顶流偶像从练习生做起(44)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最优秀的学员一起组队,但这样会失去自己在队伍中的话语权,让自己出于被动的境地。
沈容非常懂得如何让孩子们成长。
姜吾觉得,这个商人太过凶残。
思索之际,旁边有人靠近。姜吾让开一步,想要方便对方,却听到男生开口:“姜吾,以后我们就是新舍友了。”
康曲指着花名册,朝姜吾笑笑。
前一天,他还在因为“输给了天才”而懊恼自卑。今天站在姜吾面前,却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干脆利落。他们身高相仿,肩膀抵着肩膀,相视之下一起笑起来。
“你好。”姜吾礼貌地回应他。
“你组好队了吗?”康曲对着姜吾说这句话,视线却延至台下被人潮包围的某处。
姜吾顺着看过去,耿嘉致正在匆忙将人群往外推,“别挤别挤,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急也没用,他也没法一个人拖几十个人。
要组队的先写纸条好吗?姓名,初始等级,月末评价等级,擅长的乐器还有舞种,都写清楚,咱们双向选择好吗?别挤了,一会儿再把人挤坏了。”
姜吾摇头,“还没有,你呢?有什么想法吗?”
他原以为,康曲像那一圈人一样,也想要和弘斯年一起。
康曲很快收回视线,认真看着台上的A4纸,“有。”
“你应该也知道吧,这样的组队,需要能力相仿且好相处的队友,才能够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
他语气真诚,如同那晚向弘斯年发起斗琴挑战时一样坦率,“我不会找弘斯年做队友,我也无法接受自己的成绩并非出自自己的努力。”
姜吾忽然意识到,康曲或许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
那句“或许我就是不应该走这条路”的天赋悖论,或许并不是轻巧的说辞。
更像是一种无奈。
普通人朝着一生所向努力刻意练习上万小时,达到了自以为足够的水平。抬头才发现,有天赋的人也在不屑努力,他们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为这几万小时而缩短。
反倒是过去血泪溅满的努力成为了继续前进的枷锁。
姜吾也明白,自己无法与康曲感同身受,他轻轻拍了拍男生的肩膀,想要卸下那无形的重担。
“那你想到了吗?那个能力与你相仿,还很好相处的队友。”视线再台下扫过,这样的学员并不算多。
C等级的学员一共有48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康曲不会退而求其次,也不会转而求助能力更强的学员。
姜吾隐隐能够猜到,他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你。”
“可以吗?我想要和你一起组队。不需要其他人,就你,还有我。”
第30章
“我们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在康曲诚挚的邀请最后,是耿嘉致截断了对话。
“什么意思,你不打算和我们一组吗?”耿嘉致怨怼地看着姜吾,身后跟着师星阑和弘斯年。
三个少年都所应当地认为,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仍是不锈钢一般紧密聚合的团体。
就连弘斯年也对此表示不满。
在姜吾答应之前,三个人把他带出了教室。
他想要性分析,但是抬头对上三束带着情绪的视线又说不出口了。
第二天姜吾早上叫耿嘉致起床,失败。
辗转去A17宿舍叫师星阑,也失败。
最后他一个人去健身房晨训,结束后又同集训第一天那样,一个人去浴室清洁。
宿舍内外响起行李箱拖行时的噪音,静谧的清晨被少年们整装的动静打破。
姜吾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时,碰到了拖着行李箱等在门口的刘川。
也是怪,在姜吾的记忆里,从那次不太友好的午餐之后,他们之间就再没有任何交集。
即便是在餐厅或是卫生间碰上,也没有过多的反应。
少年视线撞了下,都没有移开。
“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姜吾问。
抓着行李箱的男生移开视线,表情扭捏起来。
和前一晚不同,走廊里的噪音干脆,不舍和遗憾仿若一夜随着湿冷的雨一起蒸发。
姜吾抬头看着男生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拍了拍刘川的肩膀,“再会。”
走出了好几步,身后的男生才低声开口:
“对不起。”
-
琴房内,弘斯年坐在姜吾身边,听他把第95首练习曲弹了5遍。
见他还要继续,弘斯年忙捉住他的右手:“钢琴累了,你让他歇一会儿。”
姜吾从善如流,停下来在旁边的书架上找其他的琴谱进行练习。前后的琴房内,小提琴声和吉他弹唱的声音交合。
姜吾一边找,一边把刘川的事情讲给弘斯年听。
“你想说什么?”弘斯年眨巴着眼睛看他。
他年纪轻,但也并非完全感知不到哥哥们的情绪。昨晚的组队之争最后是姜吾妥协把问题留置。
不仅是师星阑他们好奇,他也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关系那样好,姜吾在组队的时候还是很犹豫。
“其实他不用跟我道歉。他没有说错什么,只是把我当成假想敌。在这个集训基地中,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敌人。面对敌人,竖起盾牌,保持警惕,是人的本能。”
“小年,刘川说得很对,我的确是一个‘破格录用’的例外,我和你,耿嘉致,还有师星阑,我们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竞争者。”
弘斯年意识到他要说什么,本能地进行反驳:“如果你是在意分数,我们都不介意……”
“但是我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