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偶像从练习生做起(62)
耿嘉致弹的这段旋律算得上急促,像是曲中人强烈的渴望着什么。
想到这,耿嘉致的脑袋小狗一样凑过来,眯着眼睛问他,“听出来了吗?”
姜吾:“一点点。”
“一点点也够了。你最大的问题不在技巧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耿嘉致看着姜吾干净的练功服,边角处因为练习频率过高而产生磨损,毛边透出来一点,被姜吾坚持穿着。
虽然无伤大雅,耿嘉致还是莫名难过。
姜吾说过,他的目标并不是最后的出道位。
这首写得没什么味道的歌对于他来讲,是不是也像他身上这件磨出毛边的衣服一样无伤大雅?
想着,小狗忽然背过身去,猛按了把角落里的高音琴键。
姜吾:“?”
他细细品味着耿嘉致的建议,开始盘数自己想要什么。
夜色降临,基地内灯火通明。
临近出发的时刻,孩子们都兴奋,背着自己的小包,带上水和干粮,随时准备出发。
弘斯年他们收好东西过来琴房找人,师星阑将耿嘉致和姜吾的包递上。
呆坐在施坦威前的少年回头,对上几双逆光看过来的视线。
顶灯在几个少年头上落下漂亮的光圈,姜吾眨了眨眼,呆滞地多看了几眼。
他要......什么呢?
第44章
青澜山的海拔并不算高,但是位置绝佳,加上新宁是海滨城市,海拔稍微有一点就能有不一样的景观。
也因为海拔不高,所以相对安全。
尽管如此,奚雨萌还是让助教把手机提前发给孩子们。
“山上其实有民宿和露营地,但为了大家的安全,紧跟大部队,有什么问题随时电话联系。”她一边交代一边强调,
“因为是外出活动,还是原来的要求,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要购买路边的食物或者民俗里的水。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找附近的助教老师。”
姜吾把手机别在手臂外侧。
山里7月并不热,考虑到要熬到第二天凌晨,还是要多穿一件防风,因而在外面套上了白色速干外套。
耿嘉致他们三个有样学样,下车时也跟着把外套穿上。
上山有一条坡度平缓的阶道,爬起来并不累。
少年们个子背着自己的“行李”跟着大部队向上。栈道两侧是茂密的海棠树,栏杆和木板栈道上落上好些被风吹落的花瓣。
姜吾四人走在队伍最末,跟在奚雨萌和助教老师身后。
奚雨萌和助教们走出几步就要回头确认身后几个孩子还在。
几个人里姜吾最是稳重,她们自然不用太担心。但到底是孩子,又在户外,作为长辈总是操不完的心。
看她们频频回头,耿嘉致开始挑起话题,揽着姜吾的肩让他唱歌。
昨夜他错过的,都想听回来。
姜吾也不推辞,一边上行一边轻轻哼唱。
一开始只是他一个人清唱,后面弘斯年开始和声,师星阑听得嗓子发痒,负责起姜吾平时不擅长的声部。
流行风格的歌曲,竟让他们几个唱出来合唱团的味道。
奚雨萌和助教们对视一眼,听着少年们哼唱,也放下心专注爬山。
开了个头以后,前面的少年们也开始撒开欢地开嗓。
山林里海棠花未眠,脱离了摄像机的少年们身上的开关被打开,胆子也大了很多。
平时不擅长的歌也敢放声开唱,甚至有人在人群中点名开始点起歌来。
“阙邈来段Bbox呀,之前让你演总是不干,来炫个技。”阙邈跟着连胜,旁边李居南文文弱弱的,也跟着捅他的肩膀。
他这人向来不扫兴,真被撺掇着来了一段。
离了舞台,没有话筒和设备加持,只在这寂静空灵的夜色里,效果意外惊喜。
有男生凑过来摸他胸口,“你说你这胸腔怎么长得呢?怎么我就练不成?”
阙邈笑着,不冷不热地讥讽他,“菜就多练,找什么借口。”
少年被撩起一身热气,各自围城小团体开始各聊个的。
冷寂的夜因几首歌热络起来,上山路上一直热着。
队伍最后的四个人也没闲着,耿嘉致和弘斯年聊着小猫的事情,挑了几个名字,但还没有确定下来。
决策权被耿嘉致大方地让给姜吾。
被咪咪,福福,小花,猫猫念了一路,姜吾一个也没选。
他也想了一下午,自己决定下来。
“叫焦糖。”
耿嘉致捧着自己精心选出来的名字:“?”
但对比之下,焦糖这名字的确要比什么咪咪猫猫用心许多。少年很快说服自己,笑着附和,“她毛色也像焦糖,这名字好听。”
弘斯年看他没骨头的样子,颇看不起地瞪了一眼,心里还是更喜欢自己想的那个。
“真好,基地里冷冰冰的,倒是因为一只小猫,难得像个家了。”
耿嘉致不自觉地感叹一声,未发觉自己触发了什么样的开关。
年纪最小的弘斯年最快安静下来。
之前弘铧梁开世界巡回演唱会总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是小孩子第一次这样长时间和父亲分开。
周末当然会把手机发还,但隔着信号电波听到的看到的,终究还是太远。
基地里本地人算少数,孩子们来自大江南北,离家数月筑梦,被一句不经意地感叹,挑起难覆灭的思乡情。
好容易热络起来的气氛眼看要冷下去,人群深处却传来一句清凉干净的哼唱: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1]
“去追寻难以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