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偶像从练习生做起(86)
朴修筠点点头,“你真的很在意他啊。”
李睿好没回,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耐心等待图片在基地微弱的网络下刷新。
从朴修筠的角度看过去,正好看见一张灰色无内容的图片。
“你在看什么?”从昨天开始,他就一直在看这些没有实质含义的图片,微博上看也就罢了,有时还要切换其他软件。
朴修筠看了眼时间,心里疑惑,有什么东西,能比练习还重要。
李睿好看着裂开的图片,熟练切换到twitter搜索博主留下的id,一边回答朴修筠的问题:
“我在学习。”
“学习什么?”朴修筠不解。
“学习姜吾这么受欢迎的秘诀。”
还有能够保持名字在前的秘诀。
要知道,微博上的搜索词条,一直都是朴修筠在自己前面。
一定,是有什么秘诀。
-
E2N练舞原则上不可以和大家同时进行,所以直到下午舞蹈课结束,学员们也没能再见到E2N第二面。
晚上的自习课,姜吾在教室刷题。
过段时间就是中秋,中秋节前,他得刷完高一高二的所有政治和物的知识点。
这是上一次月末评价结束后沈容面谈时下的命令。
中秋节结束后的周六上午,是新宁市的高二会考日。按照之前他和沈容的约定,不仅仅是高考,这一次的会考和明年的高三学年会考他都需要参加。
虽然不知道沈容用了什么办法帮他在长期缺勤的情况下保留了学籍,但是周一姜吾还是收到了新宁一中的准考证。
沈容说,高二开学已经半月,他这一次返校不仅仅是要参加会考,还要确认自己选文科还是科。
针对这个公司其实有一份现成的建议和方案——选文科。这样他可以节省大量刷题的时间,来确保自己业务练习的时间。
姜吾的定位特殊,与其他人完全不同,选文科几乎可以说是最优方案。
但沈容觉得,选择科会更符合“奇迹”这个词的定义。
但这件事情关乎高考也关乎姜吾的人生,沈容最后还是让姜吾自己做决定。
毕竟是他自己选择了这条路。
姜吾验完物最后一道力学题的答案,红笔在纸页上汇总分数后,无意识地点了点。
从年初到入训,他落下的功课并不算少,但是这几个月集训已经完全补了起来。文化课进度并不按照学校的标准进度,而是根据特定的知识体系建立的。
Magnitude请来的文化课老师水平很高,虽然不强制要求学员们完成课后作业,但是每节课都是保质保量讲完。
按照进度,现在学习的内容,科差不多应该到高二第一学期结束,而文科已经将高考体系内的考核内容全部学完。
从现阶段他的成绩来讲,选文科优势更强,但他需要时间去识背巩固知识点。
如果选科,在出道之前,他只有七个月的时间去完善体系,之后的对时间的要求会低很多。
出道后时间会被大量压缩,沈容之前就已经打过预防针,依他的意思,分科并不是因为UNLIMITED才如此重要,所以更需要慎重考虑。
正权衡着,身边坐了个人。
黑色牛仔裤和其他人格格不入,不用看都知道是谁。
来人从他手里抽走试卷,来回翻动后视线停在那个赤红色的总分上。
“这是什么考试?”试卷上的汉字太多,李睿好并不能认全,但是后面的解答题内有一些数学符号,但是看起来并不是数学题。
韩国的考试并不考简答题,这张试卷对他来讲很新奇。
“物。”
李睿好听到答案表情很疑惑。姜吾又想了想,改口道,“physics”
对方这才恍然大悟:“你考了100分。”
他应该是刚洗漱完毕,身上还有沐浴露的味道,原本小背的短发被梳顺,粉色发丝盖至眉梢,比下午刚见面时少了些许傲气。
语气也顺耳了不少,说出这句话时,还转过来朝姜吾比了个大拇指。
姜吾看他态度好了很多,也不计较下午不礼貌的打招呼方式,轻轻摇头,“这只是会考模拟题而已。”
并非他过谦,事实就是这章试卷上大部分内容都是初中学过的基础物知识,有很多题目因为做了太多遍,答案他都可以默背出来。
更何况会考证上不会记录考试的分数,考了60分和考了100分,最后都只是证书上的两个字——合格。
姜吾不喜欢只做到“合格”而已。
“不过你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李睿好下午问过奚雨萌之后就等着这个时间来找姜吾。
按照这位总教说的,现在只有姜吾还有他身边的这几个少年,在坚持用每天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学习文化课。
刚刚进来的时候他看了一圈,其他人都在学习语言,只有姜吾和弘斯年在看这些写满汉字的纸。
姜吾没有说话,只是将试卷和笔收回来,从桌肚里取出政治试卷。
但架不住李睿好坚持,“因为我要参加高考。”
姜吾犹豫要不要向他解释“高考”的含义,就听到了李睿好下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想要申请大学吗?可以申请网络大学啊,前辈们都这么做。”[1]
姜吾看着比自己大近两岁的男生脸上闪烁的天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
短期内,高考是手段。但是长期来看,参加高考并取得好成绩,对他自己来讲只有利没有弊。
李睿好没等他开口,又续上一句,“难不成你想要像苏秦前辈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