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神主播又来更新怪谈版本(135)

作者: 浩然天风 阅读记录

君不犯好衣装,将略略散开的发丝也抿得一丝不乱,才抬头打量天色。

他上山时刚过午后,现在已近傍晚,寒凉的风在灰黑色的雨云下回荡,吹得满林都是扑簌簌的风声。

空气湿润阴冷,不知是因为前不久下的那场雨,或是正在酝酿的下一场雨。

但不管是哪个答案,他都只有一个应对方法——趁雨还没下起来,下山回家。

“天公不作美,坏我兴致。罢了,明日再来。”

君不犯语气淡淡,脚步却很迅捷,不通武艺的少年儒生在泥泞凹凸的山路上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挂在腰间的青竹剑被稳稳地握在掌心,任由光华流转于无锋的刃,彰显“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儒雅平和。

然而他的动作快,雨云淤积的速度更快,不过转眼功夫,天穹便蒙上一层厚厚的阴霾。

黑得发亮的云层宛若烧沸的水不停汹涌,时而亮起大片参差错落的电网,时而滚过一阵沉闷的惊雷。

少顷,浓云翻滚,大雨滂沱而下,只一息功夫,便让天地间只剩一面茫茫的雨帘。

君不犯叹了口气,在暴雨把自己打成落汤鸡之前,先一步躲到一株参天蔽日的榕树下方,并脱了外衫盖在头顶,挡住从叶片罅隙里钻落的雨滴。

雷声轰隆作响,整个世界仿佛都因其而震动,豆大的雨点将枝叶拍击得胡乱摇晃,发出密集的响声。

眼看雨势越来越大,加上雷电齐鸣,君不犯隐约觉得这种天气不该躲在树下,便思忖起要不要冒雨回家来。

不过,他并没有斟酌太久,一个稍显陌生的名字就从他记忆深处浮现——山神庙,兰惹寺。

时年人间不太平,妖邪横生,鬼怪扎堆地出现,如同春雨后冒头的笋尖或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天子持帝玺敕封山川河流,为之加以神名,筑以庙观,以庇护途中往来的百姓,维系人、神、邪祟三方平衡。

至于那些偏僻危险之地,人皇莫能履及之所,则有人仙坐镇,震慑一方。

这座无名山在云梦泽治下,同样建有山神庙,其名兰惹,就在半山腰。

不若去那里躲躲雨,实在等不到雨停,便在庙中歇息,明日再回也可。

这样想着,君不犯的眼前浮现出一条通往山神庙的道路,那是他来时走过的路,像刻印一般清晰。

身手平平的少年儒生把衣服一抖,挡在头顶,另一手则把着青竹剑,朝山神庙——兰惹的方向飞奔而去。

“嗒嗒嗒……”

雨水打在水坑里,水坑被君不犯轻巧踏过,发出相似的声音,在一帘茫茫水幕中惊彻回响,又被掩盖。

不多时,他跑出了半里多的路,终于瞥见兰惹寺高高拱起的屋脊,速度立马再提三分,像一柄劈开雨幕的剑,直直冲到檐下。

寺门大开,殿中并不供奉神像,只挂着一幅画,点着两盏长明灯。

君不犯扯下湿淋淋的外袍跨过门槛,霎时有轻暖的风拂上身来,吹落他睫毛上挂着的水珠。

他抖了抖身子,寒意尽去。

彼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阴云之下夜幕四合,这场瓢泼大雨也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君不犯按照印象里的做法,将山神庙的门窗关上,拉下木闩,这才对着不远处的画像拱手。

“儒门弟子君不犯,借贵宝地避雨,叨扰了。”

画像上只有一个云雾遮掩的背影,笔墨勾勒的云气在烛光下流动,自有安泰如山的古老气韵。

就仿佛那真是一位神明留下的刻印。

君不犯却不在意这些,兀自在灯下坐了取暖,同时恢复气息,仪容,扫去雨中奔行的狼狈,重归一丝不乱。

他正打着,忽然从磅礴的风雨声里听见了一声极轻的、指甲叩击门框的声音:

“叩。”

君不犯动作一顿,侧耳再听,那声音消失了。

他耐心等待片刻,才又等来第二声“叩”。

山神庙有规矩,白日门窗洞开,夜里门扉紧闭。这是因为山林中多精怪妖邪,它们又常在夜晚出没,故而拟来保护百姓。

君不犯是力量低微的儒门中人,秉承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并不打算破坏规矩。

因而他没有起身,只是隔着门道:“山神庙夜里不开门,若要躲雨,檐下自便。”

那叩击声停了,良久也没再响起。

君不犯以为门外之物已经识趣离开,正要继续头发,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道又低又轻的声线:“外面冷。好冷。”

君不犯的手倏然顿住。

那声音听起来十分青涩稚嫩,应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虽低却不怯弱,让君不犯隐隐有种熟悉感。

从前不爱经书爱杂书的年岁里,君不犯曾从某部志怪话本中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山中邪祟夜半敲门,故意伪装成熟人的声音和语气唤屋主人出去,待得门一开,便张开布袋似的巨口将其吞下,远遁而去。

故事是假的,但精怪是真的。

君不犯定了定神,说:“门外有廊柱,你躲到那后面,可以挡一挡风雨。”

屋外安静了一会儿,才飘进来一个“好”字。

长明灯的光将糊门窗的纸染成一片暖色,有瘦小的影子投落在上方,在君不犯的注视下挪到廊柱的位置,矮身下去。

看影子,应该是个人。但精怪也能幻化为人形,不可心软。

君不犯抿好鬓边翘起的头发,外面冷不防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像是要把心肝都呕出来一般,衬着雨声,又刺耳又凄凉。

他松开手指,那缕头发又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