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位面小饭馆[美食](184)

作者:挽星霜 阅读记录

 虽然清楚大多数厨师都不愿意无私分享自己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才总结出来的技巧,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想学到真东西就得脸皮厚。柯燕桦硬着头皮上去了。

 没想到真的得到了解决方法!

 她喜不自胜。

 有她开头,厨房里另外几个选手也生出了勇气,纷纷围绕在几人周围,提出问题。

 一个厨师问无骨鲫鱼的拆法。

 曲新荣曾做过一道无骨鲫鱼粥,米粥在奶白色的鱼汤中翻滚至粒粒开花,鲜甜在热力中尽数沁入米粒深处。

 鲫鱼拆至一根毛刺也没有,切成鱼片摆放在一边,下锅涮过后配上调配好的蘸料,米粥涮过的鱼肉软嫩无比,吸收了鱼肉鲜味的米粥更是味美。

 做这道无骨鲫鱼粥最基础的,就得先把鱼骨去了。别的鱼还好说,鲫鱼光是身上横七竖八的细刺近百根,去刺的时候还不能把鱼戳烂了,否则鱼片不成形。不小心漏了一根毛刺,客人的体验就会大幅下降。这刀工一般的厨师都做不来,厨房机器人更难以胜任。

 曲新荣笑呵呵道:“这个高杰也擅长,让他来给你答疑解惑。”

 人就像弹簧,不能一直压着,适时松手才能弹得更高。也得让邢高杰找回点儿面子。

 邢高杰一边切肥肉丁随便侃侃而谈:“拆鱼要用一把薄刀,先去脊骨,再去肋骨,最后去除杂乱的肌间刺,直刀和斜刀交错着来,免得鱼片散碎。动手之前,先去学学生物,把鱼的结构摸清再下手。”

 “技巧是有,还有两个要素同样缺不了,一个是刀功基本功要硬,还有一个是心要静,宁心静气才能一气呵成。”

 问问题的厨师得了指点,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找条鱼来拆了。

 又有人问:“上汤汤色不够清怎么办?”

 汤色主要分三种,清汤、红汤和奶汤。上汤是清汤中的一个分支,除此之外还有高汤和顶汤。

 南荼问这人:“你的上汤臊过几次?”

 这个厨师答道:“臊过一次,用的是牛肉末。”汤色想要清澈,就要用肉末吸附汤中的杂质,肉沫捞出来,汤色自然极清。

 南荼说:“如果不追求极致,臊两次的上汤用在大多数菜肴中就足够了,一次用红臊,一次用白臊,前者是鸡腿肉末,后者是鸡脯肉末,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那大家就要追问一句了:“那如果极致的话呢?”

 南荼一边包着虾饺一边道:“上汤最多可以臊五次,再多没什么必要,还会适得其反。剩下三种臊子用牛肉末、猪肉末和鸡骨头渣。”

 好几个虚心听讲的厨师顿时表示长了见识。

 有问有答,一时间厨房里竟然很有学术交流的氛围。

 没有资历和身份之别,有问题就提出来,懂的人就解答,柯燕桦几个年轻厨师听得如痴如醉,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就像干涸的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的甘露。

 这个比赛参加的太值了,哪怕成绩拿了个零蛋也划算!

 把一切都记录在镜头下的麦基十分满意,南荼简直是他的福星,要是没有她,这一期哪来这么丰富多彩的素材?

 这个氛围,连他这个外行人都觉得受触动。再结合厨师行业技艺不外传的潜规则,更让人感慨了。

 就这样交流着,一笼笼虾饺蒸上了锅。

 邢高杰虽然帮南荼打下手,但馅料的调味、面团的比例等关键步骤都是南荼亲自动手,等虾饺出锅,邢高杰只吃了一个。

 再多也没必要了。

 邢高杰放下筷子,郑重道:“南厨师,恭喜你拿到冠军。”

 他心服口服。

 岑锦文说的没错,师叔的苦心他也看到了,这次回去他一定会好好沉淀,把过往那些虚荣的念头都抛掉。

 南荼说:“和邢厨师同台竞技,也是我的荣幸。”

 纪录片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悄悄对麦基说:“导演,下一笼虾饺快好了,你要不要去提醒他们几个?”这几个人光顾着说话了,千万别耽误了虾饺出锅啊!

 麦基转头质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工作人员展示出他智脑上的倒计时:“南厨做了两次虾饺,我都知道时间了。”

 “我看你就是想吃吧!”麦基瞪了他一眼,还是往厨房走去,他把这段拍下来,还得得到一众人的同意才能用在纪录片里,毕竟这可不属于大赛的内容。

 麦基过来把话一说,大家就

听出他真的很想保留这段,齐齐把目光看向邢高杰。

 众人都认为邢高杰会觉得丢脸,毕竟他不仅输了比赛,还被师叔压过来亲口认输。邢高杰却摇头道:“我没意见。”

 要真说丢脸,得第二名的时候就丢尽了,也不差什么了。

 大家又望向南荼,南荼刚才可是说了不少做菜的心得和技巧,现在是只有在场的人记下,等放到了纪录片里就人尽皆知了,她不怕自己的本是被人学去吗?

 南荼不解地迎着众人紧张的目光:“这没什么,我也同意。”

 麦基脸上露出微笑的同时,又不着痕迹的往蒸着虾饺的锅上看了一眼。

 南荼:“虾饺好了,大家都尝尝吧。”

 第一笼虾饺只蒸了几个,邢高杰、柯燕桦还有几个厨师分一分就没了,这一锅比较多,足足好几笼,工作人员忙活了这么久,南荼见大家都辛苦,招呼起来。

 一笼虾饺拿出来,一眨眼就空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