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饭馆[美食](190)
曲新荣分到的就是鸡胸附近的肉。
鸡肉尤其是鸡胸脯肉缺少油脂,烤过后容易发干发柴,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鸡外面包裹一层猪网油的缘故。
叫花鸡倒不算完全的烤鸡,更像是通过黄泥的热度半烤半焗出来了。
曲新荣吃着鸡胸肉,感觉自己如果闭上眼睛,根本尝不出来这是一只鸡身上口感最粗糙、最干柴的部位。在烤制的时候,肉汁被烤出来不说,还重新慢慢渗透到鸡肉之中,让鸡肉嚼得再久也不柴。
对比其他选手的作品,曲新荣很笃定,酒坛泥起到的效果要胜出面团许多。
不管是密闭性、导热性还是传递酒香的效果,面团都比不上可能会被食客们嫌弃的黄泥。
不然南荼也不会冒险选择酒坛泥了。
黄泥不只是泥土,还是建筑材料,泥团密实,保温性能好,还导热均匀,能让叫花鸡各处均匀受热。
曲新荣放下筷子道:“口感上既保留了传统叫花鸡的酥烂,又不失咬口,不同的食材带来了层次丰富的风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又融合的恰到好处,这个程度拿捏的称得上精妙。”
有大众评委道:“这就是我想象中完美的叫花鸡,甚至说还有点超出我贫瘠的想象力了,毕竟我头脑里可以调动的素材不多。今年最幸运的事大概就是作为评委参与过这次美食记忆大赛,也给我留下了属于叫花鸡的最完美的‘美食记忆’。”
他也不是滥用完美这个评价,毕竟前面也吃过四份出自不同厨师之手的叫花鸡了,这些话都是真情实感、发自他内心的。
评委们纷纷给出本场的最高评价。到后面四个选手压力倍增,尤其是在此之前觉得自己已经十拿九稳的黄经业。
下一个就是他的叫花鸡了。
装有南荼叫花鸡的托盘被拿下去的时候,唐琛一直往那个被吃的差不多只剩下骨架的叫花鸡上瞄,早知道就不要建议多增加十个评委了,不然还能带半只鸡回去吃。现在什么也没了!
第74章 叫花鸡3 账户余额一下子变得让人心潮……
木锤落下之前, 黄经业都盼望着有评委主动要求来敲他的叫花鸡。
虽然没有第一个被争抢着敲鸡的关注度,也好过没人感兴趣。
直到工作人员的木锤落下,这个期盼终于落空。
这个时候就不要讲什么矜持了, 黄经业主动介绍道:“包裹叫花鸡的面粉来自格莱斯顿星的黄金农场, 小麦生长环境纯净, 日照充足, 使用传统的低温低速研磨方式,以求最大限度保留面粉中的麦香味。我又在面粉中添加了独家秘制的香料粉和鹤宴出品的‘鹤宴酒’。”
鹤宴酒在银河星名声很响亮, 如果是凡品,不可能有资格冠上鹤宴的名头。就算是鹤宴的客人,也不是想喝就能喝到鹤宴酒的。
这不比酒坛泥高雅多了?
黄经业还补了一句, “我认为身为一个厨师,端到客人桌上的食物, 不管是起到装饰作用的食材,还是不可食用的部分,最低限度也该是食
品级的,而不是为了噱头把什么脏东西都混进去。”
南荼的叫花鸡受到一致好评, 他如果不赶紧提醒下评委们使用泥土存在问题这件事, 评委们的印象就定型了。
而且这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在鹤宴, 连放在盘子里的一根菜叶的形状都是有要求的, 把一个泥坨子就这样端上来,放在鹤宴, 黄经业想都不敢想。
惹的鹤宴的客人不高兴了, 对他们这种没什么话语权的厨师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费盛听着这话很别扭。如果制作叫花鸡用泥土不对, 那他刚才兴致勃勃的要敲南荼的叫花鸡泥团成什么了。又听到黄经业三句话不离鹤宴,更是觉得自己被瞧不起了。
他是去不起鹤宴,但是他要作为一个去不起鹤宴的人, 说出自己的想法。
“那发明叫花鸡这道菜的人,一定没有黄厨更懂叫花鸡,不然也不会‘错误’地用了黄泥了。”费盛阴阳怪气道。
黄经业被他直指关键的一番话说的一愣,才找补道:“古代条件所限,也可以理解,我们厨师应该做的就是去芜存菁。”
有个年轻女评委说道:“我觉得泥土没什么脏的。我们吃的每道菜不也是从土里生长出来的吗?从土里来的终究要回到土里去,连我们也是一样的。如果想讨论食品级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也要给上个选手一个解释的机会。”
转了一圈,南荼终于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她不急不缓道:“酒坛泥一般选用质地细腻、无杂质的黄土,经过筛选、晾晒、高温消毒、研磨等工序才会用在封坛中,陈年三年以上,取来后我也对这些泥进行了消毒。”
“至于叫花鸡的烤制过程,大家也能看到,经过数小时上百度的高温烘烤,而且不直接与中心的鸡肉接触。可以不接受这种制作方法,但请不要污蔑封坛泥是‘脏东西’。”
南荼全程没看向黄经业,她不是向他解释的。
面对南荼的反击,黄经业意外地闭口不言,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咬住不放。因为他发现他的叫花鸡外围的面团被敲碎了,还没拆荷叶,只怕这么唇枪舌战下去,叫花鸡的口感就不好了。
主持人这才继续流程。
评委们品尝过黄经业的叫花鸡。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费盛觉得这份叫花鸡没有南荼做的好吃。
不过他刚才为南荼出了头,这会就轮不到他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