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位面小饭馆[美食](229)

作者: 挽星霜 阅读记录

 南荼有她自己的道。

 难怪她随手指点,就让单烨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行人吃着鱼面,不由得说起了敲出这一张张鱼面的单烨。

 “能从赌坊及时收手,迷途知返,更有把赌来的银钱立刻丢弃的魄力,我若是他的师父,此时不知道有多欣慰。”

 “我门内也有这样冲动的弟子,一身少年意气看得我这把老骨头也觉得振奋,就是怕他往后修行之路磕磕绊绊,要吃上不少的苦头。”无极长老说道。

 玄清君对单烨更加了解。“之前这孩子就没少因冲动犯错,他师父罚他挥剑一千次,没想到越是罚他心中锐意越甚,只好改成洒扫山门上千阶台阶,效果也不佳。却没想到今日敲个鱼面,竟然卓有成效,我看他已经沉稳了不少了。”

 大家都找机会观摩过单烨敲鱼面的场面了,只看单烨老僧入定般的神态,就知道他因为这次经历受益良多,往后的修行只会更顺遂。

 南荼这办法不错,敲鱼面是水磨功夫,正适合用来磨磨单烨的脾性。

 一顿饭吃完,玄清君还特意去感谢南荼,单烨毕竟是他们赉侯山的弟子,他出面理所当然。

 南荼自认为受之有愧:“我可不懂这些,我只是需要人做事,恰好单烨又找上门来想做我的员工而已。”

 玄清君:“是,老板使唤伙计做事是理所当然,不过这敲鱼面的活计恰好磨练了单烨的耐性,真是个妙法,我要是早些知道就好了。”

 他也有不少徒弟,可惜大多已经过了需要锤炼心性的年纪了。只剩一个年纪小的叶知梧,性格虽有一点少年人的跳脱,但脾气和火爆冲动沾不上一点边,实在是用不上这个妙招,想想竟然有些遗憾。

 “这算什么妙法?”这种厨房里磨练耐性的活,南荼顺手拈来:“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多讲几个。把一斤红豆、一斤绿豆、一斤黄豆混在一起,让人挑拣出来。要是觉得不够,就换成小米、芝麻和白藜麦;在保证鱼身不散的前提下分离鱼刺和鱼肉,要求鱼肉里不能有一根杂刺,这个鱼最好是鲫鱼;取一块方正的嫩豆腐,只切竖刀,刀不许切到底,一边至少切上八十刀,豆腐如发丝那样细,至少有六千四百根,丢到水里自成一朵绣球花。”

 玄清君看向南荼的眼神肃然起敬,这哪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是只个饭馆老板,分明是个刑部的郎官!

第87章 米糕 “你是说赵姑娘不是‘赵姑娘’?……

 厨房里蒸汽缭绕, 掀开锅盖,一股热腾腾的米香飘出来。

 南荼的米糕做好了。

 为这一块米糕,南荼不知道折腾了几天。

 先是为了确定发酵的程度, 复尝试了好几次, 后来又为蒸米糕的工具烦恼。

 现成的蒸笼不知道是边缘太高还是个头太小的缘故, 水汽总是跑进去, 蒸出来的米糕不是表面湿漉漉的就是太软。

 后来南荼查了蒸糕点的资料,改用一种竹子做的蒸架, 也被叫做竹屉子,比蒸笼要大上一圈,而

且矮上许多, 在里面铺上一层干净的湿纱布,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发酵好的米浆舀进去, 一直舀到和竹屉子边缘平齐,再上锅蒸熟。

 这样蒸出来的米糕蓬松柔软,饱满得一直顶到竹屉子的盖子上,把竹屉子倒扣起来, 蒸布一撕, 一锅圆圆的、如磨盘一样的米糕就蒸好了。

 横着切成长条, 再打斜刀切成小块, 米糕块就成了一个个大小一致的菱形,取出六块拼凑在一起, 叠成精致的雪花状, 一盘清香软糯的米糕就做好了, 雪白晶莹,透着米香味和发酵的微微酸甜,叶知梧吃了一块, 就大叫到这就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米糕。

 但米糕不是做给他的。

 打着归还话本的名头,南荼提着一盒米糕去了赵姑娘的绣楼。

 赵姑娘欣喜道:“你都看完了?好快,我的那几本才只看了一半,画倒是画的不错,惟妙惟肖的,就是上面附的字缺横少竖的,我得一边看一边猜。”

 南荼说:“不急,你慢慢看,我那里还有许多本。对了,这是我今天做的米糕,我看你爱吃,送给你尝尝。”

 赵姑娘奇怪道:“我爱吃米糕?”她掀开了南荼带来的饭盒盖子,恍然大悟,“哦,我爱吃的!”

 说完,她就拿了一块。

 赵姑娘吃东西不用嘴巴,但南荼可以确定她吃了。

 因为下一刻,她脸上突然变化出许多激烈的情绪,好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缩短在这短短几秒里似的。

 “这个味道、这个味道……”她痛苦的抱着脑袋,感觉整个人都快裂开了,就像有人一刀一刀的割着她的魂魄,把什么东西割掉丢弃了,但这一刻,伤口再次崩裂开,新的血肉在生长。

 “我要回家,放我回家!啊!”赵姑娘尖叫起来。

 暮云镇的地面开始晃动,南荼站立不稳,扶住了一边的门柱。

 她心中有惊诧也有欣慰。惊讶的是她真的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赵姑娘并不是什么天生天养的精怪。欣慰的是她在米糕上花了这么多时间,没有白费功夫。

 要知道为了追求赵姑娘可能吃过的米糕的味道,最后这一锅米糕,她连酵母都没放,发酵时用的是上一次做米糕的糕头子,就是希望味道能更接近米糕的传统做法。

 南荼听说过,与其他记忆相比,嗅觉记忆往往更加持久,因为气味与情感和记忆之间有深刻的联系。当熟悉的气味刺激到神经时。就能触发到与之相关的记忆,使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