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105)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被点到命的两个胡医,见自家少主人回来,立时不敢再开腔,退至一边,只小心翼翼用眼神打量他背后那人——

一个年轻、冷峻的中原男子。

此人跟着少主进门后,便直接走到小少主的身边,不仅没打招呼,甚至连一丝表情都欠奉。

瞧他那目无旁人的样子。

两人迅速交换过一个眼神,确定此人绝非善与之辈。

“可以拆除了。”检查过史朝清的右手,李明夷抬眸道,“我需要器械。”

史朝义颔首:“先生的东西已经全部备齐了,有劳先生。”

李明夷微微拧眉。

出城之前他的手术器械还全部留在官医署中,对方不问而取,与其说是备,倒不如说是抢。

这位突厥部落的少主人,虽然伪以温和有礼的态度,但内里依旧是只小狼崽子。

“阿使德里、执失思为,你们二人协助李先生。”

虽然不大情愿,但口令如军令,两个燕军的军医不得不从。

说是协助,但这两个连器械都不认识的胡医,显然没什么忙可以帮。李明夷也不愿意把林慎他们牵扯进来,索性一个人操作。

少年的右手上,两个克氏针交叉穿过,露出尖锐的头尾,乍一看很是骇人。

简单消毒之后,李明夷用克氏钳夹住其中一根针尾,缓缓将其抽出。

不算细的针身穿过骨骼,又在皮肉里留了这么久,拔除的疼痛在所难免。

伸手接受治疗的少年眉眼深压,异色的瞳孔中掠过一抹焦躁。

一旁的阿使德里似乎也发现了他的不适,登时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你挟私报复!”

执失思为亦有同感,怒目看向这个汉医:“听说你们是有麻醉之术的,却故意令小少主受此苦楚,中原人果真险恶。”

尖锐的针尾从皮肉之中稳稳抽出,在日光下掠过一道寒芒。李明夷没有搭理他们,以同样的手法抽出另一根针。

内里的固定彻底拆除,少年的手下意识捏握一下,看上去已经与常人无异。

直到这时,李明夷才将手里的器械搁下,不经意地瞟了两人一眼。

“他之前已经出过两次麻醉意外,再来一次,你们是想给他收尸吗?”

“你……!”阿使德里陡然起身,正想回敬对方的狂言,却忽然收住声音。

“你太聒噪了。”

少年慢慢张合手指,视线漫不经心落在阿使德里张开的嘴上,清晰地吐出几字。

李明夷的目光立刻转回史朝清的脸上。

——他会说话。

难道他根本不是聋哑,此前的两个多月都是装出来的?

不对。

少年发音虽然清楚,但吐字十分缓慢,唇形也过分标准。

这说明他并不是据听而说,而是通过学习唇语,照仿正常人发声的模式而已。

“先生不必惊讶。”似乎看出他的错愕,史朝清一字一顿地道,“我们突厥人也非善恶不分。”

他放下手,伸首看着眼前之人。

“先生本事过人,父亲会赏识你。”

李明夷向后退了一步,接着起身。

史朝清虽然不是装聋,但显然精通汉语,不仅会读唇,还能发声。当时在青莲村中,他肯定什么都清楚,却一声都不出,把所有人都骗了过去。

唯有谢照坚持不懈地追查他的身份。

治病他在行,但看人,还是小谢郎眼光毒辣。

“令尊已经遵守诺言,你我之间已经两清。”

他兄长史朝义的话,此时刚好奉还。

这场漫长的战场,李明夷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参与任何一方。

“父亲是承诺不侵陈留普通百姓。”史朝清也跟着起身,歪了歪脑袋,像是在思考什么有趣的事情,“可官员不算百姓吧?”

“……”

李明夷没指望过他知恩图报,但也没想到那些对他施以救命之恩的人,竟然反而被其当做把柄威胁。

谢照那一刀鞘真是敲得太保守了。

“先生现在一定很后悔救了我吧?”史朝清端量着他克制着情绪的眼睛,似乎想从中找出愤怒和悔意。

但对方只是以剖析的目光审视着他。

像是看着一个未经启蒙、正在胡闹的孩子。

是他最厌恶的那种眼神。

史朝清收回目光,不再逼问,而是冷冷地道:“先生乃无双良医,可惜太天真了。”

李明夷终于出声反诘:“不然,你的手已经废了。”

“的确。”史朝清赞同地颔首,“所以你这本事,更不能留给唐军了。”

他向左右施以一个眼神。

“带上他。”

治疗结束后,李明夷便被绑上一辆马车。

与他同乘的是那两个叫做阿使德里和执失思为的突厥医生,二人谨遵小少主的吩咐,一刻也没松开盯着李明夷的目光。

马车直接将他们带去黄河南岸的渡口。

已经结冰的大河,像一条蜿蜒的白色巨龙,匍匐于漫漫风雪中间。车轮碾过冰面,疾驰的风掀开车帘,马蹄扬起的冰屑里,陈留的大门便逐渐被地平线吞没。

而北岸,正是燕军与义军交锋的河北二十四郡。

他们从上午出发,一路不停,直到度过九门的界碑,才徐徐停了下来。

这座城池已经被燕军占领,战火烧过的城楼上高高挂着史思明部的大旗。铁甲戎衣的骑兵一字列开布于城门前,胸口高挺,饱经风雪的面容被城楼上的灯火映得模糊深邃。

不得不承认,燕军的军事素质的确远胜常年休养生息的中原士兵。

除了出兵奇险,两方战斗经验的差距,也是南线唐军被节节击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