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203)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果然,被他这么一解读,安禄山的神情顿时平复不少。

“严公深明朕心。”他疲倦地一阖眼,声音之中的肃杀却不减半分,“既然你自认是举世无双之人,必是有把握替朕复明,朕也可以给你一个承诺。”

那双白目徐徐睁开,无光的眼眸格外冷酷。

“朕可暂且留他们不杀,待朕复明之日,自当普天同庆。不过——若你失手,朕就只能让他们为你陪葬了。”

*

手术的日期最终拟在初四。

一方面是因为安禄山这两日宴席繁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来自太原的战报。

拿下两都并不是燕帝国扩张的终点,现在李唐的新皇还好端端呆在西北由朔方军庇护。不进则退,已经坐在权力巅峰的安禄山当然不肯满足于与旧主分庭抗礼。

在生命的末年,他还想完成千秋万代的基业。

这半年在河北连连告捷的史思明部,正好也想和自己的老对手再比试一回。得到安禄山的首肯后,在这位燕军老将的带领下,十万精兵于十二月通过井径奔袭太原,倒循着朔方军当初支援河北的路线,又重新一口扑咬回去。

这次,目标的守城将军是老熟人李光弼。

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已经和史思明部交手数次的李光弼相当了解敌手的惯用招数,不仅见招拆招,还发动百姓一同作战,挖沟壕、掘地道,兵法连用,给这支以悍勇出名的强兵好好上了一课。

太原攻之不下,甚至屡屡兵败,史思明部复仇不成,只能卡在太原城门口咬牙切齿。

战况瞬息万变,稳坐洛阳的安禄山也不得不隔空给出调度。

“李兄,你说我们……”

直到手术前夜,作为助手的林慎才被通知具体的手术时间。至于大殿上的那番对话,李明夷没有告诉他,严庄更不愿生事。

他只知道这次的病人是叛军首领。

之前那次手术,他还能说服自己是为救人;可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林慎还是很难坦然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

可若不做,惹怒了安禄山,要死的绝不只是他们两个。

正在他踟蹰两难之际,却听见门框被谁笃笃轻敲。

两日不见的大臣严庄站在门口,脸上的伤痕仍触目惊心。他却能保持风度,相当亲切自然地迈步走入。

见青年愣愣看着自己,严庄朝外扬扬手:“陛下明日将行手术,你务必仔细预备着,去吧。”

手术室是一早就备好的,这分明是要支他走。

林慎望一眼正收拾着几张纸片的李明夷,见对方点了点头,便不做声地走出去了。

“这些日子有劳先生了。”屋里只剩严庄和李明夷两人,面对这个险些连累他的硬茬,严庄不仅没有发难,反而露出一脸的赞赏。

“老夫看得出来,先生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当日高义,也实在令老夫佩服。”他徐徐露出后怕而庆幸的神色,“好在安氏急于求医,还能被老夫劝服。”

李明夷挑眉看着他。

这话说得很巧。

仿佛打一开始,对方就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甚至还委婉地点出了当日的救命之恩。

“不过事关紧要,老夫也不得不直言一句——郎君性情刚直,可过刚则易折。”严庄话锋一转,眼神亦严肃起来,“有时要达目的,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

这回轮到李明夷猜不透对方的哑谜了。

“严老有话直说吧。”

严庄目光一忖,反倒沉默下来。像是经历了难言的心理斗争,良久,他沉肃开口:“或许在李郎眼中,老夫是个叛国的奸臣,可如今眼睁睁看着百姓受难,老夫也是日夜难安。相信郎君也看得出来,安氏虽有将才,却不行王道。”

他懊悔地闭了闭眼,语气愈发痛心疾首:“范阳起兵本为诛贼,却未想老夫自己成了贼子。老夫日思夜想,眼下唯有一法可以改变时局,拨乱反正。”

李明夷眼神一跳:“阁下若有想法,大可直接书信投诚。”

严庄却是摇摇头,眼神灼灼凝望过来:“老夫不过一介书生,于战事无可襄助。好在安氏还算信任老夫,肯用先生治病。”

这一席话大有暗示。

李明夷慢慢搭下眼帘,无言地看着桌案上那几张被火烧过的残页。

见他不反驳也不答应,严庄左右一顾,将门窗合得紧紧的,这才走到李明夷面前,将声音压低至只剩一丝气息。

“擒贼先擒王,只要叛军无首,两都即日便可收复。”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道,“明日,先生只需动小小一刀,便能功垂千古,名留青史。”

说完,他紧紧盯着眼前的年轻人,等待对方答复。

呼、啦。

北风强劲地往紧闭的窗格上一扑,带来一阵严寒的气流。慢慢渗进屋子里的凉意,逐渐充斥在面对面的二人之中。

李明夷还是没说话。

半晌没听见想要的回答,严庄不由有些焦急:“此事是十分危险,可郎君当日既然敢舍命救人,何不把性命用在更要紧的地方?”

“那阁下呢?”

他的苦口婆心终于换来对方开口,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令严庄愣了一愣。

“老夫?”他马上反应过来,“若你事成,老夫会立刻将这个消息递出,里应唐军、正本清源。当然,也会为郎君正名。”

“既然阁下已经痛定思痛,又如此忠肝义胆。”李明夷徐徐抬眸,眼神却并无严庄期望的激动,反而很是疑惑。

“阁下自认深得安氏信任,想必不乏动手的机会。既想赎罪,之前为什么无所作为?若无在下的出现,又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