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217)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可这些蝼蚁偏要向他证明。

千里之堤,也总会有一处溃于蚁穴。

听见这声不寻常的响动,谢照眼神一动,站直了身躯打量过去。

李明夷也意识到什么,眼神一沉:“你兄长和林慎……”

“放心,兄长和小林郎已经被送去安全的地方。”

谢照往河渠的另一边扬扬下颌:“你的伙伴留在西市等你,不送了。”

见对方仍凝重着注视着自己,谢照又从腰间解下一个物件,递给李明夷看:“他们已经把这个什么福气留给我了,这下你该信了吧?”

看到熟悉的氧气囊袋,李明夷迟迟地松了口气。

这回马和可算他们三人的救命恩人了。

他望了望远方雨幕:“那度永他们呢?”

“已经撤了。我们断后,随后就走。”

谢照擦了擦腰刀上的血迹,将之插回鞘中。

他接着向后转了转眼眸:“放心,我也不是一人来的。”

李明夷循着他的视线望去。

长长的护城渠边俨然不止埋伏着一人,被风雨吹打的树丛下,隐隐露出数道藏匿的身影。

对方一连两个放心,倒让李明夷放心不下:“我也留下,也许能帮上忙。”

“杀个人都磨磨唧唧的,带你也是累赘。”为证此话般,谢照冷嘲地拿脚尖踢了踢地上的尸体,“你如果真想帮忙,就先替我们准备好医药吧。”

这话说得委实不算客气,但平心而论,评价得不失公允。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李明夷不打算再浪费对方的时间,将所有氧气囊袋一起塞给谢照。

“福气能快速缓解窒息。”他快速地解释一句,“紧急情况下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我知道。”谢照严肃了神色,用眼神示意他别废话。

李明夷向他深深一颔首,转身潜入冰冷的河渠中。

“朗之。”

见那道狼狈的身影顺利度过沟渠,一同潜伏着的缁衣不良人,这才担忧地瞥向自己的同僚:“那囊福气分明……”

谢照注视着前方沉沉雨幕,竖起手指:“嘘,盯紧了。”

*

走在洛阳城的小巷中,暴雨滂沱的街道已经空无人声。

不时有搜查的燕兵穿行在雨幕中,李明夷只能顶着一身的泥浆,一条巷道一条巷道地跑着,一边躲避搜查,一边寻找熟悉的身影。

谢照说他的伙伴在西市等他,但这个范围明显太大。

整个西市都已闭户,更是连个活人也看不到。

正思忖着是否先找个地方躲一阵子,视角的某个角落却忽然瞥见冷光一闪。

李明夷用力眨了眨眼。

雨水成串地从屋檐滴下,把裹着青苔的石阶打得湿淋淋的。黑沉沉的天光里,隐约可以瞧见蚂蚁大小的光点铺在潮湿的苔面中,不时闪动一下。

他唇角不觉展开。

居然忘记了,那位道长可是有现形的法宝。

大道上有脚步声踢踏走过,李明夷小心翼翼躲在燕兵视野的盲区,等到他们搜向下一条街道,便立刻顺着磷火的指引往巷道深处找去。

光点很快被雨水漫过。

李明夷停下步伐,左右看去,视线忽然定格在某处。

裹挟着冷雨的风正不停扑打着布帆,破破烂烂的幌子上打了个硕大而方正的补丁,上头笔画端直地写着一个福字。

他恍然站在原地,从未觉得那字眼如此亲切过。

许是听见了匆匆赶来的脚步声,挂着幌子的那道门轻轻吱呀一声,过了片刻才被推开。

刚刚探出一眼的马和,猛地瞥见一个浑身裹着血泥的人站在门口,不由被骇了一跳。

那人一见他探头,竟森然龇出一口白牙。

他砰地把门关上,捂着狂跳的心口唉哟出声。

活见鬼了这是。

才刚合上的门马上又被轻轻敲了两下,那上门鬼竟是理直气壮的:“还欠道长一千文钱,逾时不还。”

这嚣张的语气,哪里是欠账的态度!

马和愣了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这话里的漏洞,愤然把门一推,掰着手指和对方明明白白地算道:“错了错了,一囊是六百文,两囊合一千二百文。”

这人聪明绝顶的脑袋,怎么就记不住钱的事。

马和正要好好和他说道说道,却见对方不请自便地往前一步进了门,整个人忽然踉跄地往前一跌。

血腥的气味扑面而来,马和伸手接住那冰冷的身躯,十分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算了,这回就当本道长请你了。”

围着炭盆烤了半天,才感觉温暖的血液重新回到四肢百骸。刚才与谢照匆匆一面,很多话来不及细说,见到马和,李明夷终于有机会问起更多细节。

史思明部大军十二月攻打太原,这次的豪赌抽调了几乎全河北的兵力,所以在更早的一月前,对当地的交通管制就自然而然地松懈下来。

马和本没打算蹚这趟浑水,养好伤的蓝皮人度永却忽然登门造访,要他协助改良出更厉害的火药。他一听便知道事有不妙,既不敢和他们对着干,又生怕自己助纣为虐,硬是梗着脖子问出了对方的理由。

他们前来洛阳的目的十分简单。

冤有头债有主,史思明先走一步,那就找他们头目讨回血债。

其行动计划更是简单粗暴。

彼时安禄山及其大军尚在长安,洛阳疏于管辖,他们料想可以潜伏进来,等待时机放出一炮。

马和也实在担心那凶险的一卦,便带上银两跟他们前来。

前半的计划实施得倒是顺利,燕兵强于战斗,但缺乏管理城池的经验和纪律,一路关卡比他们想象得还要松懈。然而燕伪皇帝所在的行宫守备森严,度永按着性子等了个把月,没等到机会,反而候来了安禄山的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