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86)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垄断只会阻碍医学的进步,也终将会拦住他的步伐。

或许他改变不了历史的脚步,但起码,可以决定自己的路。

“是么?”谢望的目光重新落在眼前的切口上,似乎觉得颇有趣。

虽然不想承认。

但在这人面前,他好像又找到了做学生的滋味。

半个时辰后,郭纳从麻醉中醒来。

守在一旁的林慎立即站了起来,紧张地问:“郭公,您觉得怎么样?”

“老夫像是睡了一觉。”郭纳压低下颌看向自己已经被打开过一回的肚子,似乎仍觉得不可思议,“老夫的脾脏……”

“已经被摘除了。”李明夷遗憾地通知他这个消息,“因为术中出现了大出血,所以不能保脾,只能切除才能保命。”

这个手术中的意外,他并不打算隐瞒。

郭纳也并未因此而动怒。

他只是联想到什么一般,沉思的目光无意识地看向无边凛冽的远方:“所以,割去病灶,便能保全一身。”

李明夷颔首。

病人能理解当然最好。

但在那双清醒过来的眼神中,他似乎看到了比这句话本身更深远的意味。

“老夫明白了。”许久,郭纳方收回思绪。

手术之前,使者带来的那个噩耗还在耳边回荡。

安禄山已经揭开温顺的面具,带着狼子野心,正以最快的速度向黄河的南面袭来。

那么陈留必不可免地将成为一线战场之一。

“婴城。”他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还未出这间手术室,便果断地看向谢望,“请你父亲来,老夫有要事商议。”

第38章 发热

郭纳要和谢敬泽商量的自然是守卫陈留的要事。

局势骤然紧张,容不得再往后拖延,该面对的始终都要面对。

“父亲此刻就在门口等候。”谢望以眼神示意林慎出去传话,接着提议,“太守公刚行手术,身体亏乏,不如就在官医署中修养。”

和前两次手术比,这次的开腹取脾显然对病人创伤更大,李明夷也说过术后仍需继续观察。官医署虽不比太守府戒备森严,但至少有一个手术室可以随时抢救。

随着麻醉余力慢慢退去,切口的疼痛逐渐明晰起来。郭纳看着自己还留着寸余长伤口的肚子,颔首接受了他的建议。

他望向站在一旁的李明夷,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口吻之中多了一份恳切:“那么能否请这位李先生也留在官医署中,一同治疗?”

开腹术后仍有相当长一段的危险期,即便郭纳不要求,李明夷也没打算走。

但这样的时局下,太守住进后的官医署必然会戒严,所以他还有个请求——

“我愿意留在署中,但还请太守不要限制我出入。”

郭纳大致猜到什么:“你是想去见亲人?”

人皆有私心,想在灾难来临前先安顿好自己的家人也是人之常情。

李明夷却摇摇头,诚实地道:“我还有另一个病人需要照顾。”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声“属下来迟”,谢敬泽在林慎的引导下迈入了手术室中。

陪他一起来的谢照瞥了李明夷一眼,目光十分复杂。

这人口中所说的另一个病人,无疑指的是还在牢狱中的那个突厥少年。可事态有变,任谁都清楚如今郭纳才是他们这些医者最该力保之人,把一个阶下囚和太守相提并论,也只有此人能说出这样的话。

某种程度上,他很钦佩李明夷。

但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这种坚持实在有弊无益。

“是么?”这个回答却令郭纳颇意外。

在此之前,他都以为这位民间医生是和谢望等官医怀着同样的目的。但没想到自己这个太守,在对方眼里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病人。

想到此处,他反倒微微而笑:“好,老夫答应你。”

谢照略觉不妥:“太守公……”

“无妨。”郭纳知道他想说什么,抬手将他的话打断,“前线之事,暂不可惊扰百姓。”

谢照转眸瞟了一眼自己的父亲,从他沉着的脸上读出相同的意思。

愈是在风雨来临之前,愈需要安定人心。

安禄山举兵之前,郭纳的确有过逃避的想法。但眼看战火就要烧到陈留,作为太守的他绝不可倒下,更不可以露出脆弱的姿态。

所以放李明夷出去,也是向惶惶不安的百姓证明,他们所依赖的太守已经转危为安,仍是他们坚实的依仗。

在两位沉稳如山的前辈面前,谢照亦慢慢松开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下官明白了。”

得了郭纳应允,李明夷便先回到衙门。今早走得匆忙,没有和张敛告假,也不知道前线的这个噩耗他听说了没有。

但走之前,谢照特意交代过他保守机密,不能和外人提起战事相关。张敛虽是官府的人,但李明夷谨慎起见,还是只将要留在官医署中照顾郭太守的事情告诉了对方。

“看来太守公病势沉重啊。”张敛难得无事地闲着,打了桶水,有一搭没一搭擦拭着自己解剖用的刀。

前几日不是雪便是雨,衙门都未开堂。按说压了几日,今天该忙起来,可这一整日依然冷冷清清,连谢照等人也不见个影。他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也隐约能感应到事态不同寻常。

人一闲下来,很多之前被忽略的消息便不时浮出脑海,他不多想都难。

张敛抬眸看他一眼:“没有出别的事吧?”

李明夷没说话。

“算了。”张敛知道他从不撒谎,既然不可言说,那事情只可能比他想象得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