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曼秋:“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戴柯:“你看上其他男的?”
梁曼秋垂头犹豫一瞬,回答有或没有都不太准确。她还不能承担“看上”的重量,它比“喜欢”更加直白大胆。
安静的几秒,梁曼秋心里像刮了阵狂风,吹到戴柯心里,留下一地狼藉。
她好像间接坐实了嫌疑。
“喂?”
戴柯用虎口托住她的下颌,抬起她的脸面对自己。
“哥,你别问了。”梁曼秋偏头避开,绕过他,拉开房间门小跑出去。
梁曼秋给戴柯留下的后遗症不止欺骗,还有打架后的离家出走。
戴柯追出几步,冷冷叫住她:“跑去哪?”
“下楼、买个墨水。”梁曼秋又骗戴柯一次。
如果想念是喜欢,回忆是喜欢,那么她有喜欢的人。喜欢是一个美好的词眼,她的感情里还包含负面情绪,会嫉妒,会撒谎,她不知道够不够得上喜欢。
一路跑下楼有点热,梁曼秋在楼下便利店买了一支雪糕,刚咬了第一口,被戴柯抓包了。
梁曼秋交替看着缺口融化的雪糕和戴柯,递了递,尴尬道:“哥,这个香草味挺好吃,你要不要试试?”
戴柯误会她的意思,一脸嫌弃,“谁要吃你的口水?”
又不是没吃过。
梁曼秋往嘴巴塞了一大口,差点冰掉牙齿,习惯性跟上戴柯背影,“哥,你去哪里?”
戴柯:“猪肉玲手机要换系统,让我去她家刷机。”
梁曼秋:“我也去,你骑车还是走路?”
戴柯没回答,走到小区靠围墙的单车棚,拉出尘封许久的自行车,嫌弃地拍拍坐凳灰尘,跨坐上去。
“等我。”梁曼秋追过去,等戴柯的胳膊放行,让她坐进前梁。
戴柯不情不愿抬起“栏杆”,让她挤进来。
大半年过去,他们好像又长大许多,姿势稍显拥挤,戴柯稍微低头,下巴就能垫上梁曼秋的头顶。
他也真这么磕了一下。
梁曼秋像被敲一榔头的土拨鼠,缩了下脖子。
“又打我。”梁曼秋从口袋掏出纸巾擦嘴,包了雪糕棍,就近投到路边垃圾桶,扶稳了车头。
梁曼秋问:“哥,你的铃木呢?”
戴柯:“停太远,不想走。”
他没敢把车停回碧林鸿庭,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藏着。
这还是戴柯第一次白天用单车前梁带人。
姿势暧昧,少男少女样貌出众,一路回头率畸高。
金玲和金明姐弟也贡献了一份。
他们从家里阳台俯视,面面相觑。
以前夜里模糊,不觉得有什么,光天化日放大了亲昵的细节,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让人莫名想起八十年代娶媳妇,新郎就是骑单车把新娘带回家。
金明忽然问:“猪肉玲,你会用前梁带我么?”
金玲:“怎么可能,我后座都不想拉你好么?”
姐弟俩脑袋里充满问号。
不同的问号。
金玲平常大大咧咧,跟男生打成一片,“踩单车还带人多累啊。”
金明相对敏感许多,趁着戴柯和梁曼秋还没上楼,紧忙问:“猪肉玲,你看大D和小秋他们是不是有点?”
金玲:“有点什么?”
金明对手指,“就是、不像兄妹……”
金玲:“笨蛋,他们本来就不是兄妹。”
金明:“哎呀!你不觉得他们有点、那什么、太亲密了……”
金玲扯了下唇角,歪头为难道:“大D和小秋?他们好像一直这样吧?”
戴柯和梁曼秋上楼敲门。
金玲把他们带进卧室。
姐弟俩还是以前的小房间,架床上下铺。他们是亲姐弟,无需特意分隔,也没有条件分隔。
以前听说戴四海特意租房,让戴柯和梁曼秋各自一间房,金玲和金明还很羡慕。偶然跟家里人提起,大人讳莫如深,说不是亲生兄妹,当然要分开,防微杜渐。
姐弟俩心思幼稚,没往深处想。
现在当事人就在眼前,更不敢多想。
戴柯插U盘拷贝安装文件,其他三人围观讨教。
梁曼秋挤在他身边,“哥,原来你不止会玩游戏,还会修电脑刷手机系统。”
离得近,胳膊几乎挨着胳膊,戴柯隐隐闻到梁曼秋唇齿间淡淡的香草奶味,清甜诱人。喉结滚了滚,他也馋香草味雪糕了。
戴柯:“不然家里电脑你修?”
梁曼秋:“我以为阿伯找人来修过。”
金明说:“大D会的东西挺多,他不是还会修机车?”
戴柯买了一辆铃木小BK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同龄熟人间早已不是秘密。
金玲反骑着一张椅子,“大D,你以后大学打算读计算机专业吗?”
戴柯:“没兴趣。”
金玲:“还以为你想往这方面发展。”
梁曼秋:“他坐不住办公室。”
虽然戴四海希望戴柯以后能找一份坐办公室吹空调的工作,不用像他天天吸油烟累死累活。
戴柯有一种被看懂的惊喜,抽空看了她一眼,“你又知道?”
金玲:“小秋真聪明。”
梁曼秋的武断得到肯定,她不好意思笑了下,“猜的。”
刷好手机系统,顺便电脑杀杀毒之类,戴柯载着梁曼秋兜回档口。
梁曼秋续上前头话题,“哥,你想过去哪里读大学吗?”
戴柯高一规规矩矩,偶尔偷懒,没有逃课,在滨中高中部处于中游水平,高二选了理科,不出意外应该能保一个本科,一本还需要加把劲。
“没想过。”就像中考前,戴柯没有任何目标高中,卯足劲考出最好水平,能去哪里就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