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曼秋:“就算他还生气,我也不生气了。”
戴四海笑了笑,“不值得跟他生气,你哥看着人高马大,心理年龄还没你成熟。开学一个多月还习惯吗?”
梁曼秋:“还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也没什么,我就只会学习。”
戴四海:“阿伯就知道你不用操心。你哥哥呢,有没有听到他的八卦之类?”
开学前,戴四海特地嘱咐梁曼秋多留意戴柯八卦,谨防他早恋。
梁曼秋如实说:“有女生追他,但他好像没什么兴趣,不怎么搭理人家。”
戴四海又问了具体表现,听不出破绽,才安心回主卧。
不久,戴柯恢复以往洗澡时长出来,压根没正眼瞧梁曼秋,从衣柜拿了PSP就钻进被窝悄悄玩。
梁曼秋洗了澡吹干头发,问了声“我关灯咯”,没人应,但戴柯肯定听见了——他很少用耳机,就防听不见戴四海的脚步声。
嗒——
小小的房间陷入黑暗,只有遮光效果一般的窗帘透出隐隐路灯光。
梁曼秋凭着感觉爬上上铺,塞好蚊帐,静静躺下。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梁曼秋在戴家又吃又拿,有时会觉得矮到地底下。
没多久,下铺传来动静,戴柯像以往掀开床尾蚊帐,直接把PSP扔回衣柜。
窸窸窣窣,梁曼秋默算他躺好的时间,翻身侧躺,挪近护栏。
“哥,我们一起上高中考大学,好不好?”
第26章 这什么关系,这什么感情?!
戴柯在床上烙大饼,辗转反侧,久久难眠。
以前睡不着,他会胡思乱想,关不住心底的野兽,悄悄放纵一回,不敢发出声响,极度压抑也造就登峰的愉悦。
但次日醒来会带着罪恶感,戴柯会默默加大运动量,防止再次失眠。
这一次,他像老僧入定,没有一丝杂念。
老师总骂他,以后考不上普高,只能上职校混日子。职校是什么地方,就是收容一群不学无术的学生,让少管所少一点压力。
梁曼秋突然画出一幅美好的愿景,未来里面有她还有他,比老师的唾骂更有吸引力。
大概是一起生活久了,两年来除了梁曼秋离家出走的两天,他们没分开过一天,未来如果延续现在的安稳,会让人很踏实。
戴柯同时很清楚,哪怕再努力,也不可能跟梁曼秋考上同一所高中,更别提同一所大学。
他们早晚会分开。
接下来的几天,梁曼秋的话并没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戴柯还是那副差生的标准模样,早上叫不醒,上课睡大觉,放学便往篮球场冲。
梁曼秋干着急也没用,像老师经常说的,叫不醒装睡的人。
梁曼秋在生理期休息了一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习800米,提不起兴致。
也许她看体育就像戴柯看学习一样,无从下手。
十一月,海城依旧处在过渡季节,早晚秋天,中午夏天。
翠田初中举办校运会,女子800米跑安排在第二天下午4点。
上午有万众期待的短跑决赛,运动员的爆发力、灵敏度和绝对速度都极具看点,最能掀动观众的心跳。
围观学生一个个伸长脖子,跟戴柯家档口的烧鹅一样挤在警戒线外。
梁曼秋在班上写广播稿来迟了一步,挤不到第一排,个头小被挡得严严实实。
“小秋,来这!”金玲的呼唤分外亲切。她也在外围,耐不住身高快一米七,比一般男生都要高,视线通畅无阻。
梁曼秋凑过去,无奈道:“我看不见。”
“小问题,我抱你。”
金玲弯腰,紧紧抱起梁曼秋的大腿,稳稳将她举起来。
梁曼秋倒第一口凉气,扶稳之后惊喜万分,她还没试过这般高的视野。
“看到了吗?”
“嗯。”
她们在靠近终点的地方,能遥遥看到起跑线上戴柯的身影。
他的着装最为专业,标准的运动背心和短裤,露出肌肉线条流畅的四肢,许是深蓝色的关系,衬得皮肤更为黝黑,整个人又野蛮了几分。
梁曼秋不由嘀咕,“他怎么选深蓝色?”
金玲心有灵犀,“特黑是吧?”
“有点,”梁曼秋又保守道,“猪肉玲,我是不是好重?”
金玲将她往上掂了掂,气不带喘一下,“不重啊,才几斤啊你,都不够九十吧。”
梁曼秋:“我哥说重。”
金玲没来由手软,险些抱不住她,“大D也抱过你?”
前面的男生闻声回头,好奇地打量他们一眼。
不知同样认识戴柯,还是八卦而已。
“没有……”梁曼秋对金玲也有了秘密,突然不敢再说下去。
金玲忽地想起暑假时戴柯和梁曼秋手牵手的模样,不敢再想象一下戴柯抱梁曼秋的画面,“又不要他抱,居然嫌你重。他那么四肢发达,不至于比我弱鸡|吧。”
梁曼秋立刻转移话题,“快开始了。”
发令枪举起,围观学生随之凝神屏气,静待好戏。
梁曼秋扶着金玲的肩头,忘记呼吸似的,眨眼之间,白烟和枪声似乎同时出现。
那一抹深蓝影子弹射而出,速度之快,令她想不起起步加速一瞬的相对缓慢。
梁曼秋看到截然不同的戴柯,专注、坚定、韧劲十足,他目不斜视,眼里只有终点线。
终点线也只属于戴柯一人。
身高造就步长优势,他毫无悬念第一个冲线,拿下初二男子100米短跑冠军。
人群朝终点线涌去。
梁曼秋给金玲放下地,也想挤过去,但戴柯被他们班同学护着走了。有人递水,有人披衣服,有人帮他摘号码牌,戴柯有自己的后援团,压根没工夫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