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玫长舒口气,直至此时此刻,她的心是彻底放下了。对苏天佑说着,“父亲,我的东西全部整理好了,可以走了。”
苏天佑点头,对贺大老爷说着,“告辞。”
贺大老爷脸色难堪至极,也只能无奈的拱拱手。
苏玫没什么行李,六处田庄的地契被张婆子贴身收着,再就两个箱子放在丫头婆子坐的车上。
苏天佑难得的和苏玫共乘一辆车,事情办完,苏天佑也是长舒口气,看着苏玫也有些无奈,“为父能为你做的也就是这些,再惹出祸来,别来寻我。”
苏玫马上道:“父亲放心,从今以后,女儿定痛改前非,绝不会给家族蒙羞。”
苏天佑听得点点头,“此事我还没告诉老太爷和老太太,回去之后,你自己去说吧。还有你二伯和二伯娘那里,你也自己去说。”
三房的事情太多,他这个儿子实在没办法再给父母说,孙女也和离归宗了。
外头贺家都料理完了,家里人就让苏玫自己去说吧。
“是。”苏玫应着,看一眼苏天估,有些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女儿和离对家族来说是大事,按理说应该把家中长辈平辈请在一起,大家商量后再决定。
苏天佑是先把事情办完了,再让她去跟说,全然不顾礼法。
但苏天佑干事,本来就不太讲究这些,是他能干出来的。
坐车回到苏家,苏天佑径自去了书房。
苏玫让张婆子带着丫头婆子先回屋收拾,因为离的近她先去了苏越房里。
苏越伤了腿,正在床上歇着,看到苏玫过来,火急火撩的说着,“姐姐,你再去劝劝母亲。父亲并不是真要的和离,她何苦要出家。”
关氏和苏天佑现在就是各过各的,每人一处院子,离的远远的,无事不见面。
再不行就在这里弄个佛堂,想怎么理佛都可以。没必要非得在莲花庵出家。
一旦真出了家,后悔了想回头都没有余地。
“不用担心,我想过了,明天我就去莲花庵找圣和师太。只要师太不收,母亲就没办法出家。”苏玫说着。
思来想去,劝关氏太难,可以从圣和师太入手。只要没有庵堂收关氏,她就没办法出家了。
苏越怔了怔,跟着点点头,“还是姐姐有办法,只要庵堂不收,母亲也只能回家了。”
关氏虽然出身很好,与父母兄弟的关系都很好,要是被婆家欺负了,父母兄弟会给她出头。
但这个岁数了,莫名其妙的要出家,家里人肯定不会支持她。
就是想回娘家,父母也会把她劝回来。
“还有一件事,今天父亲带我去了贺家,我与贺英和离了。”苏玫说着,有些愧疚的看着苏越。
无故和离,肯定要影响家族的未婚男女。血缘越亲,受的影响越大。
苏越刚退了亲,亲姐姐又和离,将来说亲肯定会受影响。
“和离了?”苏越惊讶不己,随即道:“如此也好,贺英确实不是良配。只是此事,姐姐还是要先瞒着母亲。”
苏玫见苏越并无责怪之意,这才松了口气,“是任性太过,给家族蒙羞。”
“姐姐别这么说,都是一家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苏越说着。
看着关氏和苏天佑的婚姻,他也觉得,苏玫和贺英和离挺好。
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千万别生孩子,早离早好。
姐弟俩说了一会话,苏玫就回了浮碧园。
虽然经常回来小住,但这回不同,张婆子带着丫头婆子把屋里屋外全部打扫一遍。
等苏玫回来,又带着一众人下人给苏玫磕头,欢迎主子正式归家。
苏玫心中万千感慨,看着自己的小院。
回想没嫁给贺英前,她从来不觉得父母多重要,父母给她的都是应该的。
直到这一通折腾下来,说是扒皮抽筋,脱胎换骨都不为过。
苏天佑对她说,以后再惹出麻烦,绝不会再帮她善后。
她相信苏天佑不是玩笑,但经历了这么一番后,她怎么可能会不懂事。
太过于一帆风顺的人生,没办法成长。而扒皮抽筋的成长,真的好痛。
“姑娘,洗把脸吧。”张婆子说着,“还得去拜见家中长辈。”
苏玫点点头,洗脸换了衣服,从苏震岳起,谷夫人,苏天华,叶氏,一个个拜见,说明情况。
本来苏玫还很点忐忑,和离不是小事,尤其她这样无故和离的,根本就是大逆不道任性妄为。
结果却出乎苏玫意料外,长辈们虽然意外,却都和离也挺好。
谷夫人安慰了她一通,连叶氏的态度都很温和,明明二房还有未婚子女,被无辜连累,将来议亲时亲家肯定不好说话。
苏玫的最后一站是听雨轩,苏钰己经收到消息,早早让绿川备好茶水。
“三姑奶奶竟然真的和离了?”绿川做梦一样说着,婆子传消息过来时,她甚至确认了好几遍。
苏钰有些意外,又不意外,苏天佑行事向来如此,“也挺好。”
一盏茶后,苏玫来了。
姐妹叙了一会话,苏钰看着她,全身上下带着肉眼可见的放松。
与苏天佑和解后,苏玫经常回苏家,虽然精神好了许多。却不像现在这样,是真的解脱,完全放松下来的状态。
“想过再嫁吗?”苏钰笑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