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悔(104)
这些零嘴,都够她和昭姐儿吃把个月了。
惠昭咽了下口水,别开视线不再看那些零嘴,很有骨气地道:“叔叔,这东西我不能要。”
容玘没料到她会拒绝。看昭姐儿的样子,她理当是喜欢吃的。
“你是不喜欢这些零嘴么,还是因为什么?”
惠昭仰起脸正视他:“娘亲已经跟我说了,我们跟叔叔身份……身份悬殊,以后还是少来往的好。叔叔给的东西,昭姐儿更加不能收。”
容玘自语一般地喃喃道:“身份悬殊?”
他喉结微滚,又轻声问道,“你娘亲说的么?”
惠昭一张小脸板得紧紧的:“是娘亲亲口说的。叔叔,你以后也别再来找昭姐儿了。”
第57章 第伍拾柒章 未嫁
若是给娘亲知道了, 娘亲肯定会不高兴的。
零嘴固然重要,可什么都没娘亲重要。
容玘捏紧手中的油纸包,力道太重, 油纸包发出清脆的响声。
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和楚明熙的身份有别,他亦不认为自己这般想有何过错。
可此话从昭姐儿的口中说出来,落在他的耳中,却叫他心里格外的不好受。
在街上买的那几包零嘴, 又原封不动地被李泰带了回来。
容玘在桌前坐下,脸色看上去很不好看。
李泰立在一旁, 不住拿眼去偷觑他。
昭姐儿年纪虽小, 但凡她说出什么话来,那也是够扎人心的。
他思忖半晌,终是壮胆道:“殿下,前几日皇上捎书信过来,催您早些回京。您看,咱是不是……”
平心而言, 殿下在湖州耽搁的时日实在是太长了,哪怕明日就启程,一路马不停蹄地赶路,估摸着回了京城后,也免不了要被皇上训斥一顿了。
容玘面容愈发灰败,抿唇沉默着。
李泰瞧着心下不忍,欲要开口劝几句,又不敢劝。
现如今楚大夫一家三口过得和和美美的, 那昭姐儿也是个乖巧懂事的,殿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何况楚大夫嫁也嫁了,殿下纵使心有不甘也只能算了, 难不成殿下还能不顾自己和楚大夫的名声,硬把楚大夫从她夫君那边抢过来么?
容玘揉了揉眉心,嗓音低沉:“你先下去罢。”
***
皇上写了一封亲笔信催容玘尽快回京,得知容玘不赶紧启程回京,反倒去了湖州住下,气得连午膳也没吃。
此次江州疫病肆虐,容玘立下大功不假,可容玘也捅下了大篓子,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自该早些回京给众人一个交代,难道还指望他这个当父皇的帮他兜底么?
更何况湖州那边又能有什么事,非得他亲自去那边才行?
他不愿再纵着容玘胡来,命人立刻快马加鞭地赶去湖州,务必叫容玘速速回京来见他。
容玘听着来人道明来意,心中掠过无数波澜,最终怅然一叹。
父皇此次态度异常坚决,皇命难违,他势不能再拖下去,只得尽快回京。
一旦离开湖州,他很可能再没机会来湖州这边了。看情形,明熙大抵也不会再回京城。
此次一别,他和明熙应是再也不会相见了。
不甘、无奈、后悔,不舍,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他抬眼看着来人:“你且休息两日,后日孤便启程回京。
”
无论如何,临行前,他总该再跟明熙见上一面。
命人安顿好皇上派来的人,他出了一趟门,不许侍卫们跟着,只让李泰跟在一旁,足足在外头逗留了一个下午,直到落日前方才回来。
翌日一早,容玘又出了门,下人只眼尖地瞥见容玘的手中抱着一只风筝。那风筝做工精巧,风筝上面的图案也分外雅致,倒不像是寻常铺子里卖的普通货色。
容玘敲了敲宅门,静静等在门外。
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就盯着窗外了,知道楚明熙这会儿还未出门。
来开门的是个婆子。
婆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他品貌不俗,心想他身份定是有些不寻常,忙有些恭敬地道:“您找谁?”
“楚大夫在么?”
“您找楚大夫么?请问您贵姓?”
“鄙姓容。”
婆子点了点头:“您且在这里等等,我这便去叫她。”
来人看着气度不凡,但叶大夫先前便已吩咐过,无论来者是何人,都不许随便放人进去。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叶大夫有此顾虑也在所难免。
容玘握住手中的风筝:“还请你把昭姐儿也找来,我有一样东西要送她。”
婆子应下,阖上大门,匆匆进去找人了。
容玘不由自主地捏紧手中的风筝,整颗心像被什么东西吊着一般,七上八下的。
不过片刻,宅门又再度被人打开。
楚明熙牵着惠昭的手,并肩站在敞开着的宅门前。
容玘手指微颤,将手中的风筝缓缓递了过去:“我来给昭姐儿送风筝。”
怕遭到她的拒绝,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忙又补充道,“先前我曾跟昭姐儿说过,会送她一只风筝。”
他不喜利用孩子,只是今日不拿送风筝的由头来这里,明熙必不肯跟他见上一面。
楚明熙侧目看向惠昭,容玘攥紧藏在袖中的双手,连呼吸都屏住了。
见惠昭欣喜不已地接过风筝,楚明熙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替孩子跟他道谢:“多谢殿下。”
昭姐儿特别爱放风筝,容玘这份礼物实是送到了孩子的心里。是送给昭姐儿的东西,她自是不能代替昭姐儿拒绝容玘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