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悔(109)

作者: 岩谨 阅读记录

 马车在驿馆前停下,待叶林看清从那辆马车上下来的人是谁时,一时只觉着有些啼笑皆非。

 合着一路跟着他们的人是太子殿下。

 好笑之余,倒也让他松了口气。

 他不喜容玘,不过一路跟着他们的人是容玘,总比是什么别的不知来历的人要好些。

 一行人在驿馆安顿好,叶林趁着石竹和惠昭不在跟前,询问楚明熙接下来该如何处置。

 容玘是太子,身份尊贵,他们只是平头百姓,对容玘自是打不得、骂不得、赶不得,甚至连句略微重些的话也说不得。

 他们离京城还远着呢,难不成一路都得看着殿下跟在他们的马车后头么?

 楚明熙道:“由着殿下去罢。官道是大家的,我们总不能不让他走,总归他不来烦我们便好,我们自是也不用去理会他。”

 叶林细想了一下,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心中稍定,想着离摆饭还有两个时辰,方才一路上也委实累了乏了,便叫楚明熙不若带着惠昭歇息片刻,叮嘱过后,他转头又去忙别的事。

 楚明熙一行人坐在桌前早早用过晚膳,楚明熙掏出帕子替惠昭拭去粘在嘴角上的酱汁,牵着惠昭的手才要回屋里去,便瞧见驿馆里的伙计走上前来。

 伙计陪着笑脸:“您是大夫吧?适才来了个人,说家里有人突然得了急病,来不及赶去镇上找大夫,便就近跑来了咱这儿,问咱们这里可没有哪位客人是大夫。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跑一趟瞧瞧那病人?”

 叶林忙上前一步:“你说的病人家住何处?眼下天色已黑,我妹子出行不便,我跟她一样,也是大夫,不若我跟你去罢?”

 伙计望着楚明熙,面露难色:“小的实在不是要为难您们二人,只是那人说了,家中的病人是个女的,且才嫁进夫家不到一年,本就不适宜见生人,得的又像是妇道人家才得的病,所以才想要找位女大夫过去,小的想着您是女大夫,到底比男大夫行事方便些。”

 楚明熙和叶林对视了一眼,楚明熙颔首道:“好,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过去罢。”

 她回了屋里略微收拾了一下,便背着药箱走出来。

 此次来京,她想着惠昭素来身子弱,除却其他必要的东西,连药箱也一并带来了,这会儿正好用上。

 叶林伸手欲要接过药箱由他来背着,楚明熙摆了摆手,道:“叶林哥哥,我一个人去罢,方才驿馆里的伙计也说了,那里离此处不远,又有你找来的那位马车夫送我过去,那病人又是才嫁人没多久的新媳妇,你去了反倒不便,不如就留在驿馆罢。”

 叶林打量了来人一眼,看着倒是个淳厚朴实的农夫,许是真被他媳妇儿的病吓着了,两眼巴巴地看着他和楚明熙,恨不能下一刻就带着楚明熙去给他媳妇儿看病。

 见叶林仍犹豫着,楚明熙笑了笑,道:“叶林哥哥,此处有你看顾着昭姐儿和石竹,我也能放心些。”

 今日一早他们便启程了,行走了一整天,她们几个坐在马车里好歹时不时还能歇歇打个盹,师兄一路骑着马,还得时刻留意着周围护着她们的安全,这会儿好容易能歇下了,难道还要拉着师兄陪她辛苦跑一趟么?

 叶林不知她心中所想,只以为她真担忧石竹和惠昭的安危,想着他找来的车夫的确是个稳妥的,便没再坚持,目送楚明熙坐上马车离开。

 天色渐晚,最后一缕夕阳余晖悄悄隐匿了行迹。

 马车停下,楚明熙跟着来人行走了一盏茶的工夫,便到了屋门前。

 她进屋给病人把了脉,怕自己误诊,又确认了两遍,心下稍定。

 病人的病不算严重,只是病人才出了月子没多久,生的又是头一胎,且公公婆婆和她男人都待她极好,见她身子不适,她男人便立刻出门去找大夫,怕耽搁太久,便就近去了驿馆,病人的公公则去了镇子上找大夫,婆婆留在家中守在病榻前照顾病人。

 楚明熙看完病走出屋子时,已到了戌时。

 她仰起头看了看天色,眉头微拧。

 此处的路不大好走,早前过来的时候,车夫便将马车停在了平坦处。

 路倒不远,就是深秋时节天暗得早,这会儿夜色深沉,让她总有些害怕。

 病人的婆婆在一旁忙道:“大夫,您的马车停在哪儿,我送您过去罢。”

 儿子得知儿媳妇没啥大事人都乐得傻了,连自己找来的大夫都忘了送人回去,得亏她还记着,不然真是失礼了,哪有让大夫自己一个人找回去的道理。

 楚明熙将提在手中的琉璃瓦灯朝上提了提,弯着唇角道:“我提着灯呢,走过去一会儿便到了。时辰不早了,婆婆还是快些回去罢。”

 病人的婆婆才要说话,在屋门外等了良久的容玘走了过来,伸手抽出楚明熙手中的那盏琉璃瓦灯:“婆婆回去罢,我会送大夫回去。”

 婆婆仰起脖子打量他,只觉着此人家世不俗,与眼前这位女大夫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熟稔感,便猜到他们二人是相熟的,便也不再客气,对楚明熙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方才回屋去了。

 屋门被阖上,楚明熙看着容玘,笑容微敛:“民女自己可以走,就不劳烦殿下相送了。”

 容玘将手中的琉璃瓦灯握得愈发紧了些:“明熙,我只是想护送你回驿馆,并没有别的意思。”

 夜已深,周遭静谧得没有一丝人声。

 楚明熙和容玘并肩而行。

上一篇: 笼中鸢 下一篇: 首辅他拈酸吃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