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李令月也在为了她见底的积分而心痛。
当李令月带着她的亲兵来到王城门口时,武皇早已身穿朝服,带领一众朝臣来迎接她。
其中,数名支持李令月的将领与大臣,在见到李令月之后,心情很是激动。
自李令月失踪之后,武皇派人搜遍了战场附近的每一处角落,可李令月一行人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在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后,这些人原本都不敢抱任何希望了,谁知今日竟然迎来了峰回路转!
李令月入城时的天降异象,他们都看到了,他们果然没有跟错人!即便李令月不是太宗皇帝的转世,也是个有着大造化之人,其余皇孙贵胄们比不了。
此时,李令月的目光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一年半的光阴,似乎没有给武皇带来什么变化。
她明艳的脸庞上,似乎多了几分疲惫之色。她身上的气势,也变得越发强大。
在李令月打量武皇之时,武皇也用那双犀利的目光将李令月从头打量到了脚。
依照她老辣的目光,自然看得出来,在这一年半时光中,李令月经历了很多事。
但她什么都没问。这里并不是一个适合说话的地方。
最终,武皇对李令月道:“朕曾向你许诺过,朕会在长安等候你凯旋。如今,时间与地点虽变了,但朕的这份心思却是从不曾变过的。”
说着,武皇朝李令月伸出了手:“朕很高兴,能够看到吾女安然归来。”
明明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惹得李令月泪盈于眶。
李令月觉得,自己多半是染上了阿翁那爱哭的毛病。
她认认真真地对武皇说道:“儿臣回来了。”
母女重逢,自是心情激动,有许多体己话要说。
在她们身后,却有一些朝廷重臣当场被武皇带来的卫队捉拿下了狱,周围却无人敢为这些人求情。
李令月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微微侧头扫了一眼。
武皇却握住她的手,拉着她向前走:“莫管他们,都是些该死之人,没的让他们脏了你的眼……”
李令月在听到这番话时,心中顿时有了些数。她只当没有看到这些人,对武皇道:“阿娘,咱们快些去您宫中吧,我有许多话想与您说……”
李令月与武皇私下里相处时,向来随意,就像是一对来自民间的寻常母女一般。
李显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艳羡。
他倒不是羡慕李令月能够得到武皇真正的母爱,而是觉得,武皇对李令月这般信任纵容,李令月轻而易举就能得到他们无法得到的一切,这实在是让他有些意难平。
第090章
母女二人在宫殿中落定后,宫人奉上早早便准备好的点心和茶水,便极有眼色地退下了。
武皇将其中一杯茶的方向朝着李令月推了推:“这是你素日里最爱喝的‘霍山黄芽’,也不知,过了一年半,你的口味是否还和从前一个样。”
她这话,既是在关心爱女,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
原先大唐的茶都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李令月喝惯了后世的茶,又将炒茶和烘茶的技术带到了大唐。
武皇受她影响,渐渐也开始喝起炒茶来。
今日,下人们给武皇进上的“蒙顶石花”,便是精心炒制而成的。
李令月接过那盏霍山黄芽,置于鼻翼间嗅了嗅,果然是她熟悉的味道。
她面上流露出些许怀念之色,珍惜地呷了一口,对武皇道:“女儿已有一年半未曾好好品过茶了,口味倒也说不上变没变的。”
秦国人力有限,光忙着基础建设,就要消耗掉几乎所有可调动的人手。几乎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计。
在这等情况下,李令月自然不会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就让秦人去种茶。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最紧要的事。
对于秦而言,最要紧的是生存,是尽快结束战乱,并从数百年的战乱中恢复过来。
待结束了战乱,大秦完成了一些基础建设,恐怕才能腾出手去做别的。
对于大唐而言,茶则极为重要。一些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都按照朝廷的规划种上了水果、茶叶等作物。
如今大唐境内的茶产量颇高,一些品质普通的茶,便是百姓们也能消费得起。
而中高端的茶叶,非但备受皇族宗亲和朝中官员们追捧,还随着丝绸、玉石等物一起远销海外,是如今大唐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代原本就开辟了从长安出发,经玉门关、阳关至葱岭的丝绸之路。
唐代又将丝绸之路朝着更远的方向延伸,经葱岭至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因李令月极为重视丝绸之路,在她的建议下,武皇提前将其余几段路上丝绸之路也给开发了出来,除此之外,武皇还招募工匠,修建港口,大力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起初,对于武皇的这种做法,许多朝臣是看不上的。他们认为武皇鼠目寸光,满身铜臭味,才会做这种事。
一些事,若是李世民或是李治来做,他们或许会感到疑惑,或许会劝谏阻拦,但绝不会这般大肆冷嘲热讽。
但因武皇在他们看来不是通过正当手段上位的,她就不该坐在皇位上,于是,当武皇做出一些让他们难以理解之事时,受到的阻碍格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