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阿娘这么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身边的确很是缺人呢。”李令月笑着道。
其实,如果李令月只是想要招一些人来协助她处理政务,她管武皇借一些女官来使,就够了。
但李令月的野心不仅限于此。
随着大唐的船只不断往返于各国之间,陆上丝绸之路也延伸得越来越远,在各国商品以及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大唐的同时,许多国家也希望与大唐建交。
原先李令月和武皇物色的那些负责航海的官员已经不够用了,此时,在进出口贸易以及外交这一块上,存在大量人才缺口。
李令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通晓各国语言的女性外交官和翻译官来,让她们前往各国,为大唐和其他国家的交往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她一直希望女官能够不仅仅是为她和武皇服务的小团体,她希望这些博学多才的小娘子们能够名正言顺地步入朝堂。
但眼下,朝堂被男性官员们所占据,他们自己内部尚且要搞各种派系斗争,争权夺利,若有女性官员想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只怕会引起他们下意识的排斥。
拿一些新兴的岗位来给女官们练手,压力会小很多——至少这不会影响既得利者的利益。
待女官们在外交、商务等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来,待朝堂上的旧有官员们习惯了女官的存在,待这些官员看到了海外的蛋糕有多大,想必他们也不会天天只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跟人争权夺利了。
天天跟自己人搞内斗,哪有去别人那儿抢蛋糕,回来大家一起分来得香呢?
此外,日后李令月若是要兴办女学,她也需要率先培养出一批能够传达她思想的女性教师出来。
银行、医院、出版社……这些机构一旦兴办起来,哪一个不需要招募大量人手啊?
岗位多得很,有才能的人,不拘男女,大家只管卷起来,一起为国家效力!
李令月大力扶植女官,还有一层用意——朝中许多官员已经形成了固有观念,对于一些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强。李令月若是想要直接任用这批人,在说服他们这一关上,就要花不少时间。
与其如此,还不如培养一批能够理解她想法的女官出来。等到这些女官做出了政绩,为国家获得了种种利益,也为她们自身赚得了响亮的名声,让她们的家族获得了好处,朝廷上一些官员自然而然就会转变思想。
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
武皇让李令月亲自主办本次恩科的目的,是希望她在朝中扶植起一股属于自己的力量。
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批人才还没有选拔出来,李令月已经把很多人的去向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李令月看来,不止这一批恩科要多多招人,下一次科举,下下次科举也要选拔出那么那么那么多的人来给大唐干活!
至于培养属于李令月自己的势力,她倒是没那么着急。按照她家阿娘在历史上的寿数,她家阿娘还有好多年可活呢,更何况,她如今还有系统在手,即便她家阿娘生了什么病,她也可以用积分为她家阿娘兑换一些药物。
李令月希望她家阿娘多当一些年皇帝,她好腾出手来,扩大海外事业版图。同时,也将大唐周边的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等国尽数打下来。
要是真让她早早坐上了皇位,她反而没有这么多自由了。
就跟她家太宗阿翁似的,没当皇帝之前征战四方,当了皇帝之后,想要御驾亲征,身边的人都得拦了又拦,劝了又劝。
李令月正浮想联翩,冷不丁就被她家阿娘敲在了脑门儿上。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武皇道:“瞧你这出息,不过是给了你几个女官,至于这么高兴么?”
“阿娘你不懂,眼下小小的一步,对于日后来说,可是大大的一步!”李令月握着武皇的手道。
武皇知道她稀奇古怪的想法多得很,只以为是她又从仙人处得到了什么提示,便也没再多问。
反正,甭管李令月想法再多,在她付出实践之前,还是会跟武皇商量的。
武皇的目光落在了李令月的腹部,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色。
“这孩子,是……的吧?”
武皇原本都已经特意忽视她那个名义上的女婿了,没想到,“他”却依然不肯消停,非得通过这种方式,在她面前显示一下存在感。
李令月看了看周围,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下人们已经被武皇给屏退了。
李令月点了点头:“算算时间,应该是在我走之前……”
“你打算生下来么?”武皇问。
“自然,为什么不呢?这可是我的孩子!”李令月理所当然地道:“倘若这孩子能继承阿娘或者阿政的政治才能,能够继承我的某些理念,不也很好吗?悉心栽培之下,这孩子能成为我大周,同时也是我大唐优秀的继承人。”
“更重要的是,这孩子没有父族,便不会有人借由这孩子来争权夺利了。”
李令月眉宇间闪过一丝冷肃。
武皇心中迅速闪过了利益得失,而后,不得不承认,李令月说得是对的。
这孩子的生父是个聪明人,加分项。
这孩子的生父能够吸引到李令月,可见样貌不会差,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