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李旦虽然同时被武皇发配出京,但他如今所在的位置,可比李旦所在的地方还要偏远些。
若是朝中那些老油条们见李旦比他先入了京,转而支持李旦怎么办?
此时,李旦处也是一样的忙碌。
对于李旦而言,武皇就是压在他头顶上方,让他喘不过气来的那片“天”。
李旦未曾料到,有一日,这“天”说没就没了。
在怔愣过后,李旦很快便回过神来,急匆匆地为返京做准备。
他与兄长李显都不是阿娘的正统继承人,他并非没有一争之力。
东西来不及收拾,可以一切从简,但身边负责保护他的人,一定要挑选妥当……
收到消息之后,李显与李旦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赶路,时常因为赶路而错过休息地,只能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当他们前后脚赶到长安之时,兄弟二人都已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最终,还是李显比李旦早到了半日——他抄了近道,还因此而遭到了野狼的袭击。
如果李显和李旦能够畅所欲言,他们定会哭着喊道:“为了皇位,我们实在付出了太多!”
李显与李旦在朝中的支持者相差不多,李显率先抵达京城,自然就占据了优势。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距离武皇失踪,到李显回京,这都过去多少日了!
支持李旦的人,以及一些中立派,自然迫不及待地要将李显推上皇位。
迟到了半日的李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兄长与朝臣们商议登基之事。
“此次先帝突然失踪,朝中人心不稳,政务堆砌。请圣人先行登基,择日再举行登基大典!”
张柬之、崔玄伟等官员将龙袍与玉玺奉至李显面前。
他们身后,许多官员跟着一起跪倒在李显面前:“恭迎圣人——”
“恭迎圣人!”
“恭迎圣人……”
李旦见周围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开始恭迎圣人了,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哎,没法子,谁让他晚了半日呢,也只得如此了。
这时候,李旦不由开始为路上浪费的那些时间而后悔。
早知道,他应该速度更快一些,每日再少睡一个时辰……
李显从底下人手中接过了那顶帝王冠,准备戴在自己的头上。
这时,一阵威严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今日这大殿好生热闹,‘新皇’的登基大典,怎么就没有人邀请朕来参加呢?”
李显朝着声音的来源处望去,而后,手中的冠帽滑落在地。
“阿,阿娘……”他的牙齿开始打颤,声音也变得颤抖了起来。
武皇就站在光暗交汇之处,她的面容瞧着不是那么清晰,李显却绝不会认错自己的亲娘。
对于此刻的李显而言,武皇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点是……此刻的她,究竟是人是鬼?
那种瑟瑟缩缩的眼神,让李显这位“新帝”显得格外没有气势。
武皇挑了挑眉,一步步朝着李显逼近,而李显则一步步后退,直至退无可退。
武皇唇畔带着一丝讥诮的笑容,将簇拥在李显周围的那些大臣们扫视了一遍:“怎么,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新君么?”
第116章
武皇的出现,令在场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趁着这档口,一队玄甲军将这登基大典现场团团包围。在场的文武百官们,皆被玄甲军控制了起来。
“朕还健在,令月还健在,你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拥立新君了,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武皇一把将正处于怔愣状态的李显从中间踹开,自己坐在了皇位之上。
在李隆基朝的时候,李隆基的皇座也被她给征用了。但别人的皇座,坐着终究没有自己的皇座舒服。
武皇重临皇座之时,那睥睨天下的姿态,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低下了头。
哪怕是支持李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李显的气度和魄力与武皇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
争不过啊,他们拿什么跟武皇争?
除非武皇消失数年,他们这些支持李显的人趁着这段时间将支持武皇的势力尽数拔除,否则,李显在武皇面前压根儿不够看。
更何况,军中的一些人支持李令月,在武皇与李令月都安然无恙的情况下,这些人绝不会转而支持李显。
先前急着拱李显上位,好挣从龙之功的一些大臣们迅速转变了态度,开始向武皇表忠心。
“圣人安然无恙,让我等不胜欣喜。请圣人明鉴,我等拥立庐陵侯,实属不得已啊。”
武皇还没回来之前,这些官员在李显面前一口一个“圣人”,眼下,他们改口改得倒快。
李显愤愤地瞪了他们中有些人一眼,而后对武皇道:“阿娘,儿臣是收到您和妹妹失踪的消息之后,才紧赶慢赶回了长安城。哪知道,儿臣前脚才踏进长安城,后脚这些人就要将儿臣推上皇位。”
“他们口口声声说,阿娘和妹妹下落不明,儿臣就要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职责来。登基一事,并非儿臣的本意啊!”
他滑跪得倒是快,他的一番话语,却让支持他的人目瞪口呆。
他们怎么不知道,李显居然还有这么无耻的一面呢?合着李显本来不想做皇帝,是他们这些人硬逼着他去做的?
面对这些不赞同的目光,李显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