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回见到李令月,李令月还是一名初露锋芒的少女,虽然朝气蓬勃,但难免带了几分青涩。
而这次,经历了数次战争洗礼的李令月,看上去稳重了许多。
她的年龄相对于一名将领来说,依然年轻得过分,但她身上,已然有了大将的气度,叫人信服。
再加上,她身上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运到,仿佛得天眷顾。
苏定方想,也难怪李令月能够在边关屡立奇功。
“臣,参见太女殿下。”
“老将军何必如此多礼?我还记得,从前我都是以晚辈的身份向您请教兵法,您不曾拒绝过我。怎么几年不见,你我反倒生分起来了?”
李令月面上洋溢的笑容,让苏定方恍惚间觉得,她依旧是当年那个缠着他学习兵法的小公主,而非位高权重的皇储。
时间在他们彼此的身上都刻下了痕迹,但有些东西,似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礼不可废。”苏定方说着刻板的话,面上却多了一分笑意。
“如今,这礼已经行完了,咱们从前是怎么相处的,如今依旧怎么相处吧。这是在边关,又不是在朝堂,守着那堆繁文缛节做什么!”
这番话语颇对苏定方的胃口,苏定方很自然地切换了他对待李令月的态度。
他将目光转向赤玛伦,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声名远扬的吐蕃都护,她是吐蕃降臣,也是大唐首位女性官员。
无数人都曾用质疑的态度来审视赤玛伦,觉得赤玛伦不过是运气好,得了李令月的欢心,这才能够跃居高位。
可苏定方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吐蕃都护一职何其重要,若赤玛伦没有那个能耐,即便她再怎么讨李令月欢心,李令月也不会将她放在这个位置上。
赤玛伦未必是能力最强的官员,但她必定是最适合接任这一职务的人。
果然,不久前吐蕃地区传来的战报,证实了苏定方的猜测。
此时,苏定方正默默地打量着赤玛伦。
赤玛伦有着深邃的五官与姣好的面容,但当苏定方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她的精明和干练。
再加上坐在赤玛伦身旁的陈茵……
看样子,太女殿下的身边簇拥着一群非同凡响的小娘子啊。
不知不觉间,这群小娘子已经拥有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苏将军来得正好,咱们正在商量攻打云南之事。大唐国威不容侵犯,云南爨氏与五诏胆敢来犯,便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李令月道:“将军率领麾下的大军千里奔袭,虽没能赶上支援北天竺,却可以拿下云南,也让麾下的将士们捞些军功回去!”
“看样子,殿下对拿下云南把握十足。”
“那是自然,我阿翁麾下的大将素有一人灭一国的功绩,我如今也有攻灭数国的功绩在手。我就是想在老将军面前谦虚一下,只怕也不能。”
李令月表示,她有那么多优势在,若还拿不下云南,她干脆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第169章
从云南通往外界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云南通往中原王朝的五尺道,一条是云南与吐蕃进行贸易往来的茶马古道,还有一条是云南通往南边诸国的南丝绸之路。
云南的商队主要从这几条道路进出云南,李令月如今想要率军攻打云南,自然也要从这几条路进去。
如今他们身处吐蕃,首选自然是连接吐蕃与云南的茶马古道。不过,考虑到茶马古道有一些路段相当窄,无法容纳大军通行,只能挑选少量精兵从这条路线攻入云南。
李令月与苏定方、陈茵商议后,决定兵分三路,一人率领一支军队,分别从三条路线攻打云南。
苏定方选择的是距离相对最远的南丝绸之路,他想要趁此机会观察一下云南以南的诸国。
他所率领的军队人数也是三路队伍中最多的。
李令月分到的是五尺道,这五尺道始建于秦,汉代有所拓展。只听名字也可知,五尺道并不算宽敞。因此,李令月也不能带太多兵。
陈茵负责率领小股精兵从茶马古道攻入云南,她已在吐蕃停留数年,时常到各处巡视,三人之中,她是对茶马古道最为了解的。
商议完毕之后,李令月三人就开始从苏定方带来的士兵以及吐蕃本地士兵中,遴选这次要跟随他们攻入云南的士兵。此外,筹集粮草和药材的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云南多瘴气和毒虫,为了以防万一,三支队伍在出发前,需得筹备一些药材。
山路难行,李令月不知道这一仗要打多久,在出发之前,她还特意打开荧幕,跟嬴政“报备”了一下。免得她打仗忘了时间,下回再联系的时候,她家那位又臭着一张脸给她看。
“说起来,这回,我还真是要多谢你呢。”李令月看着荧幕中的嬴政,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谢我做什么?”嬴政不解。
“这五尺道,最早是你们秦国修建的呀。”李令月道:“蜀郡太守李冰修了一段。待你一统天下之后,你又派遣常頞继续修筑此道,将此道一直延伸到曲靖。后来,与你齐名的那个汉武帝又派人对五尺道进行了拓展。”
李令月发出了深情的感慨:“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前人栽树,我这个后人才能乘凉啊。”
嬴政:“……能帮到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