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很受用就是了。
与需要提防的儿子不同,令月不会成为她的阻力,只会成为她的助力。
武皇将对其余几个子女的感情,尽数投在了李令月的身上。
她时常抱着李令月直呼“吾家麒麟女”,又常对左右之人说“令月类朕”。
宫中人人皆知,太平公主最得武皇欢心。在武皇盛怒之时,唯有太平公主稚声稚气的劝慰,能够浇熄武皇心中的怒火。
如今,武皇愈发喜欢将李令月带在身边。
待在武皇身边的时间多了,李令月自然也会撞见武皇训子的情形。
某次,武皇再度与太子李弘结束了一场争吵,她望着李弘离去的背影,目光中闪过一丝森冷之光。
她的心中,再一次浮现出了“废太子”的想法。
随着权柄渐渐被武皇掌握于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需要一个处处跟自己唱反调的继承人。
之所以暂时没有动李弘,一是为了稳住朝中心向李唐的大臣,二是她还没有考虑好,废了李弘,她该立何人为储。
李弘虽然让武皇堵心,可她另外的几个儿子,也让她不甚满意。
若废了李弘,再抬起来一个处处与她作对的,倒不如暂且让李弘在太子之位上待着的好。
心思在几个儿子身上转了一圈,武皇又开始思考起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说的话。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在武皇登基之后,被武皇提拔的侄子们同样生出了勃勃野心。
毋庸置疑,与儿子相比,只能仰仗武皇的侄子,更能与武皇一条心。
只是,武皇心知,侄子们的才干还不如她的儿子。她想要弹压朝中反对她的声音,都如此吃力,武承嗣与武三思,难道能做得比她更好?
这时,一旁小女儿的声音打断了武皇的沉思。
时年八岁的李令月抬起头,睁着黑白分明的双眸对武皇道:“阿娘,既然您对兄长不满,您看我如何?”
武皇闻言,一双丹凤眼凌厉地扫向了李令月。
那是李令月第一次真正被武皇看在眼中,不是作为宠爱的小女儿,而是作为一名子嗣。
面对武皇审视的目光,她的儿子们总是战战兢兢,她的小女儿却凛然不惧:“既然女子也可称帝,那为何我不可?”
武皇绛唇微抿,似笑非笑道:“你只看到了朕为帝的风光,又何曾看到朕遇到的重重阻碍?”
李令月却道:“我是阿娘的女儿,阿娘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武皇看着眼前幼女莹润如玉的小脸,与她坚定的眼神,恍惚间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时的她,比李令月更想出人头地。
“你让朕想想。”
李令月点了点头:“好,我给阿娘时间,阿娘莫要让我等太久。”
武皇看着李令月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继承人方面,武皇曾考虑过她的儿子,考虑过她的侄子,却唯独不曾考虑过她的小女儿。
与政见不合的儿子们相比,与隔了一层的侄子们相比,李令月与武皇的关系更为更为亲密。
令月虽年幼,但聪颖非常。她既有运道,又有野心。既如此,给她一个机会又何妨?
一旬之后,一个对李令月推崇备至的小宫女,被武皇送到了李令月身边。
李令月为她赐名“明霏”。
第002章
明霏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标志。自此之后,武皇默许李令月栽培心腹。
有时,武皇甚至还会亲自为李令月示范该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拉拢人心,让人为己所用。
这是武皇的儿子们未曾享受过的待遇。
过去,身为武后的她对儿子们要求严格,如今,身为武皇的她又视儿子们为威胁。
武皇的几个儿子别说得到自家阿娘手把手的教导了,他们甚至连武皇一个笑脸都得不到。
唯独在心爱的小女儿面前,武皇总是有着无限的耐心。
武皇明白,若是将儿子培养出来了,他们会与她夺权,而李令月不会。
同为女子,注定无法得到朝臣们支持的李令月,会成为武皇最坚实的盟友。
武皇自坐上这皇位便知,她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令月的存在让她知道,她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
可惜,李令月虽天资聪颖,却对权谋之道不甚热衷。
与平衡朝堂相比,她似乎更热衷于上阵杀敌。
这一点,在李令月十岁之后,变得尤为明显。
自李令月展露武学上的天分后,武皇便将曾跟随李世民征伐天下的一名老将,请来做李令月的武师傅。
这老将对武皇上位一事很是看不过眼,性子又暴躁,起初,他并不愿遵循武皇的意愿,前来教导李令月。
在他看来,武皇越过一众皇子,让他来教导一名娇滴滴的公主,对他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就在这名老将准备撅蹄子时,李令月叩开了他的门扉。
“听说,阿娘有意让你为我的武师傅?”
身穿战甲的小娘子年仅十岁,还不及老将的腰高,却神采奕奕,英气勃勃。
她虽年幼,五官尚未完全长开,身上却隐隐有着昔日李世民的风采。
李令月道:“阿娘认可了你,我却未认可你!想要做我的武师傅,需得先过了我这一关!”
她举起手中比自己人还高的长枪,对着老将道:“你可敢——与我比上一比?”
被一个年幼的女娘这般挑衅,老将怎能不应战?
当下,他便放李令月入了府,与李令月好生较量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