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了,阿娘这一晚上,嘴都没有合拢过呢。”
“你竟然一直观察着朕么?”
“那是自然,阿娘难得有这般情绪外放的时候,我自然要好好记下来。”
武皇咬着牙,像是在跟谁较劲似的:“让那些人再说朕武功不行……日后,在提及文治武功之时,那些人只能挨个儿夸朕!”
李令月一听武皇说这话,就知道她是真醉了。
“好好好,让那些讨厌鬼每日都来变着法子的夸阿娘,即使他们再怎么看不惯阿娘,也得憋着!他们要是敢昧着良心说话,其他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朕虽然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可朕有朕的‘天策上将’,替朕平定四方!”
李令月闻言,双眼一亮。武皇清醒的时候,是断然不可能允许她征战四方的,也不知她能不能趁着武皇醉酒,骗个承诺。
“我当然愿意为阿娘平定四方,可也得阿娘允许我上战场才行,阿娘你看……”
武皇扫了她一眼:“不、许、再、上、战、场!”
“哦。”李令月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怎么醉了酒的阿娘,还是这么难糊弄呢?
要不是武皇将小半个身子靠在了李令月的身上,需得借着李令月的力道才能站稳身子,李令月都要怀疑,她家阿娘究竟是真醉还是假醉了。
盛大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而后消散。那烟火斑斓的色彩,映入了武皇的眼底。
李令月笑吟吟地看向武皇:“这是我特意为阿娘准备的,阿娘可喜欢?我便以这烟花,提前恭祝阿娘缔造盛世。只愿将来,我大周能如此时的夜空一般,繁花似锦,光彩夺目,民间的百姓们也能丰衣足食,见一见盛世的烟花。”
哎嘿,虽然放烟花什么的土了点,但在重大的庆典上,拿烟花来庆祝庆祝还是不错的。
唯一麻烦的就是大明宫是木质结构,容易起火。在放烟花的时候,需得让底下的人特意找空旷的地带来放,还得注意着别让火星子溅到宫殿和树木上。
武皇望着那片夜空怔怔出神,直到烟花散尽之后,她才倏然攥紧了李令月的手。
“说得好!朕上位这些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虽说我大周如今还未达到盛世的标准,不过,在朕与你的努力下,这太平盛世迟早会到来!”
“令月,在许多人眼里,朕登基为帝,不仅是篡位上台,朕以女子之身为帝,更是一件惊世骇俗之事。他们一心盼着朕出错,好以此为由攻讦朕。朕偏要让所有人看看,朕不比任何人差!女子兴许体力不如男子,但并非天生就比男子蠢笨!朕要与你亲手缔造一个盛世,让后世之人一想到这个时期,便想起朕与你!”
作为当今唯一的女皇,武皇虽手段能力样样不缺,可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但凡她行将踏错,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大加指责。
这些年,武皇看似过得肆意妄为,实则一直对自己要求极高。
寻常皇帝能犯的错,她不能轻易去犯。唯有她立下远超寻常皇帝的功劳,才能得到相对公正的评价。
在这一刻,武皇丝毫没有遮掩自己的情绪,她的情绪,自然也触动了李令月的心绪。
李令月回握住武皇的手:“这是自然!我的阿娘定能心想事成!”
李令月说这话,并不是在宽慰武皇。大周武德充沛,经济繁盛,这些年,大周的人口数量也在年年攀升。
只要这种势头能够一直维持下去,大周进入到盛世,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她们所期盼的盛世,绝对会比历史上的“开元盛世”更早到来。
对于李令月而言,难的不是如何开创一个盛世,而是在盛世出现之后,如何将这盛世尽可能延长。一时的鲜花着锦,终究不及松柏长青。她虽不指望大唐能够千秋万代,却也盼着黑暗的日子少一些,绚烂的日子多一些。
她同样盼着,后世之人在提及她的大唐之时,能多几分骄傲与认同,少几分唾弃与嫌恶。
……
当李令月将武皇扶回她的寝殿时,武皇已经彻底醉了。
只见武皇神色茫然。这时候的她,已醉得不省人事,却保留着最基本的警惕心。
李令月想要找人来伺候武皇更衣,却被武皇给挥开了。此时,唯有李令月和上官婉儿,能够靠近武皇。
李令月与上官婉儿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淡淡的无奈之情。
“哎,没法子,今儿个就让我们来伺候阿娘一回吧!婉儿,你说呢?”
“圣人既然需要婉儿,婉儿自当从命。圣人,来,伸手,臣要替您更衣了。”上官婉儿用哄小孩的声音哄着武皇。
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把事情做成。谁料醉酒之后的武皇,竟“老实”得很,让伸手便伸手,让抬腿便抬腿。
李令月和上官婉儿见状,松了口气。
很快,醒酒汤熬好了,上官婉儿亲自端了进来。她刚准备喂给武皇,却发现武皇头一歪,已经睡着了。
上官婉儿正犹豫着该不该唤醒武皇,就见李令月主动请缨道:“我来吧!”
李令月是武皇爱女,就算武皇被吵醒了会生气,也不会拿她怎么着。
“阿娘,阿娘……”李令月轻轻推了推武皇,见武皇没有反应,不由加重了手上的力道。
武皇在睡梦中,只觉得有人一直在自己耳边嗡嗡嗡,叨扰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宁。她不由怒斥道:“是谁胆敢打扰朕休息?还不快给朕拉出去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