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对待这种不识趣的人,就要向他们展现我们的实力。这样一来,他们才会乖乖听话!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来行事!”
李清很快就接上了李晏的思路:“我们大周必须一直强大!唯有如此,我们说出的话,我们做的事,才有分量!”
武皇欣慰地点了点头。
两个孩子年龄还小,能够想到这一层,实属不易。
从孩子的数量上来说,令月比不得她的两名兄长,但晏儿和清儿的资质都没话说。
在武皇看来,无论是李晏还是李清,都有为君者该有的潜质。
她唯一担心的问题是,两个孩子日后会不会不甘屈居人下而相争。
皇家出生的孩子,大抵都免不了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可这两个孩子毕竟是武皇亲眼看着长大的。此时,他们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若是将来,他们也走到形同陌路的地步,不免让人唏嘘。
翻过年去,李晏和李清便又长了一岁。
过去的四年,李令月缺席了他们的生辰。今年,她自然要好好陪着李晏和李清过个生。
生辰当日,李清看着自己身上的衣裳,有些苦恼地说道:“不久前才做的衣裳,又紧了……我本来想穿着这身衣裳去参加生辰宴的,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李晏不大能理解妹妹对衣裳的纠结:“阿婆不是命人为你准备了几身新衣裳吗?穿那个呀!”
“你不懂,这件衣裳可是我最喜欢的衣裳,见证了阿娘带我们出宫‘考察民情’的重要经历!只穿了几回,就穿不下了,我心里头真是难过。”
“实在不行,让人比照这身衣服的款式,给你再做几身?”
“再做几身,那些新衣服也不是这套衣裳了啊!”
李晏叹了口气,老气横秋地说道:“那就没有办法了。我们总是会长大的,便是再喜欢的衣服,我们也不可能穿一辈子啊。”
“两位小殿下,宴会就要开始了,圣人使人过来催了,您二位快随奴婢过去吧。”
除了周岁宴之外,两个孩子的生辰不曾大办过。今年,也同样如此。
武皇和李令月不愿意看到乌泱泱一群人围在他们身边儿,便只在李武两家邀请了一些关系近的亲戚来参加这场宴会。
李令月也打算借着这场宴会,让李晏和李清在武家孩子中挑选几名性子投契的人作为玩伴。
武皇一直担心,她百年之后,由她亲手扶持上来的武家会受到薄待,李令月也知道这一点。
只是,李令月是注定不可能像原本历史线上的太平公主一样,为了安武皇的心,就去与武家之人联姻的。
作为替代,李令月想到的方案就是让李武两家的下一辈多多亲近。
武家下一代中,有几个孩子还是不错的。其中有个叫武清芷的小娘子尤其机灵,武清芷的阿耶早逝,武皇怜惜她年幼丧父,本打算将她接入宫中,养在身边。可惜后来,她有李晏和李清要看顾,顾不过来,只得作罢。
李令月觉得,若李清与武清芷投契,可以让武清芷给李清做个伴。有了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她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与常人不同。
不过,李令月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们的头上。她打算得再怎么好,也得孩子们自己愿意才行。
要是孩子们与武家之人合不来,她也不会强求。
武清芷容貌出众,又妙语连珠,果然很快就赢得了李清的好感。
她比李清年长半岁,不多时,李清便拉着她的袖子武姐姐长,武姐姐短了起来。
李晏也找到了与他性子投契的武家小郎君,与他们聊了起来。
武皇看着李武两家的小辈其乐融融的样子,欣慰地点了点头。她从未提过这一茬,想不到,令月竟如此有心。看来,她不必为武家的未来而担忧了。
度过了热热闹闹的白日,晚间,李令月忽然拿出了两块成色极好的玉雕,让李晏和李清戴上给她看看。
李晏和李清好奇地接过了那块玉雕:“这是什么?阿娘不是已经给我们送过生辰礼了吗?难道,阿娘还觉得不够,所以又给我们补送了一份?”
李令月摇了摇头:“有个人很想亲自来参加你们的生辰宴,可惜不方便。于是,他将这两份生辰礼交给我,让我转交给你们。”
“是谁?”
“他……你们大抵不认识他。”
两个孩子感觉有些纳闷儿:“我们不认识的人,还会惦记着我们的生辰,还会给我们送生辰礼吗?”
他们将那玉雕捧在手掌心中看了看,见玉雕的雕工风格奇特,与此时长安城中流行的款式和风格大相径庭,不由更摸不着头脑了。
李令月揉了一把他们的头:“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快回去睡觉吧。若是误了明日的早课,我定然饶不了你们!”
“阿娘又这样,每回不想让我们追问某件事的时候,就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我们看透你啦!”
好不容易将两个孩子打发走,李令月看向了虚空中的某处:“礼物我替你带到了,这下,你可算满意了?”
荧幕中的嬴政,看着李令月与孩子们的互动,眼中早已盈满了笑意。
在听到李令月的话之后,他却摇了摇头:“什么时候我能亲临现场,为我们的孩子庆生,我才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