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先便知道李令月在命人研究此物,眼下,李令月给他寄来了用纸张写就的书信,是不是说明纸张已经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了?
在打开李令月的书信之后,嬴政看着李令月小心翼翼的劝慰之语,有些哭笑不得。
他究竟给对方留下了什么印象,对方才会觉得他会因为一些不相干的人的话而伤心?
恼怒自是有的,伤心么……那些人还不配。
在信件的末尾处,李令月还特意提到了他们上次一起去逛过的地方开出了几朵小花来。
她将两朵稍稍有些蔫儿了的花附在了信中。
嬴政从不是什么懂得烂漫之人,亦对这些花儿草儿的没什么兴趣。
但他见李令月巴巴将东西送来了,犹豫了一瞬,还是将之留在了桌案上。
为嬴政研墨的侍者,见嬴政的大案上多了两朵花,不由瞪大了眼。
这两朵不知打哪儿来的野花,怎么看都与秦王风格不搭啊。
他悄悄掀起眼帘,见秦王与往常一样处理着桌案上的奏疏,压根儿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他便也垂下眼,继续手上的活计。
……
收到从长安寄来的纸,嬴政第一时间命人去与李令月一行人接触。
他想要以朝廷的名义向李令月等人购买纸张,并派一些墨家子弟去跟着李令月等人学习造纸术。
这项重任,被嬴政交给了王绾。
相邦吕不韦趁机向嬴政请辞相位,言自己近日以来身子愈发不爽,怕是没有精力在为秦王效力。
他的请辞书,嬴政收下了。
嬴政虽同意他卸任相职,却不同意他彻底赋闲。
如今他手底下正缺人,恨不得把以往为秦国效力过的人才全部“返聘”回来,又怎会任由吕不韦闲着不干活?
别的不说,通往孔雀王朝的商路,还需要吕不韦来开拓呢。吕不韦本是商贾出身,对这些擅长得很。至少在做生意这方面,嬴政觉得可以对吕不韦报以信任。
“吕卿既然辞了相位,你觉得何人可接替你为相?”嬴政问。
吕不韦揣度着嬴政的心意,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昌平君芈启与王绾。
却见嬴政身子微微前倾,不待他回答,便又道:“寡人听说,你手底下有一门客,名唤李斯,此人师从荀子,很有些才华。你觉得,他如何?”
荀子虽名满天下,作为其弟子的李斯却不甚出名。
秦国朝堂上的朝臣们,在听到这个名字从秦王口中说出来时,都露出了茫然之色。
吕不韦一时不知秦王究竟是在试探他,还是当真看好李斯的才华。
秦王连他都不信任,难道还会信任他的门客吗?
不论如何,李斯眼下毫无建树,若要拔擢他为相邦,恐怕难以服众。
吕不韦心中是这么想的,便也是这么对嬴政说的。
“李斯的确是臣的门客,他才华出众,就是王上不提,臣原本也是打算将他举荐给王上的。”
吕不韦道:“只是,李斯从未担任过高官要职,若是王上突然对他委以这等重任,对他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他已经因为举荐嫪毐跌了一次大跟头了,此时当真慎之又慎。这年头,被举荐者若是办不好差事,举荐者说不得也要跟着吃些挂落。
嬴政不置可否:“让那李斯来见见寡人吧。”
他准备先考校对方一番,再做打算。
第027章
李斯被人带到嬴政跟前时,颇为忐忑。
他原本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准备离开吕不韦为门客提供的居所了,咸阳宫中却忽然来了人,告诉他,秦王欲召见他。
若是在往日,李斯自然高兴。
面见秦王,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后在秦国谋得官位,这正是李斯入秦的目的所在。
然而眼下,吕不韦正要请辞相位,在这节骨眼儿上,秦王却要见他李斯,这于他而言究竟是福是祸?
秦王究竟是如何知道他李斯之名的?他会不会因为他是吕不韦的门客而迁怒他?
吕不韦为门客们提供的居所位置极好,坐着马车从居所出发,只需半个时辰便可抵达咸阳王宫。
这半个时辰的路程,李斯却像是走了一天一夜。
他有心想向奉诏来接自己的咸阳宫侍者打探信息,对方却木着一张脸,丝毫没有与他交流的打算。
咸阳宫是高台建筑,李斯跟在侍者身后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待他终于被带到秦王与一众大臣面前时,他早已冷汗涔涔。
身穿玄色衮服,高坐于王位之上的秦王周身气势迫人,冕旒上垂下的旒珠遮住了他的面容。
“你就是李斯么?”
秦王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股子寒气。
他从桌案上翻出一沓竹简,命身边的侍者交到了李斯的手中:“你之前递交给寡人的‘变法’奏疏,寡人甚是满意。寡人欲册封你为左庶长,主持变法一事,你可愿意?”
秦王这话,便如在水中投入了一枚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左庶长,便是当初商鞅变法之时曾担任的官职,同时握有军政大权。
随着秦国这些年来的官职改革,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这些官职,已经不再拥有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