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还真就作了一辈子[年代](152)
见靳延已经走了,沈意欢也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陪着小表妹玩了一会儿后,才按着约定时间赶到大院门口。
“意欢。”张竹溪刚从自行车上下来就看见沈意欢也推着车子从大院里走了出来,赶紧对着她挥了挥手。
沈意欢看她光着手,“冷不冷?怎么没戴手套,我再回去拿一双给你吧。”
“不用不用。”张竹溪摇了摇头,绑在发尾的小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会儿太阳正好,一点儿也不冷。”
怕她坚持,张竹溪干脆又重新上了车,“咱们走吧。”
“你慢点儿。”沈意欢看她把二八大杠骑得歪歪扭扭的,胆战心惊。
但还好,张竹溪的车技还算过关,两人安全抵达了百货大楼。
沈意欢这次来主要是陪着张竹溪来买带给她家人的礼物的,她已经一年多没回过家了,这次趁着妹妹结婚,最近的演出也不算多,干脆休了一个月的假。
张竹溪老家是云省,一家人都是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而她之所以成为唯一的例外,走上专业歌唱演员的路,据说全靠她们县宣传队的一个小领导。
对方在下乡探亲时偶然听见了她的歌声,惊为天人,便将她特招进了县宣传队。后来也是这个小领导推荐张竹溪去了市里,一层层往上,最后经由昆市文工团的推荐,公费来了北城参加总政的选拔。
张竹溪也不负众望,成功拿下了合唱团六七年唯一一个女演员的名额,在团里的表现一直也很好。
“你太客气了。”沈意欢有些无奈地看着张竹溪抢着付了停车的钱,从她手里接过手牌。
张竹溪抿出一个笑,转移话题,“意欢,你说我给我妹妹买什么才好呢?”
沈意欢也不太清楚,“我只记得我表姐们出嫁的时候,我妈妈一般都送一套新床品或者一套新衣服当陪嫁,要不给你妹妹买身新衣服?正好结婚穿。”
其实蒋佩群送的不止这样,但沈意欢知道张竹溪每个月都会汇钱给家里,料想手里也没存多少钱,自然不会说出来给她增加负担。
张竹溪摇了摇头,解释,“我们那边结婚穿的衣服会由族里的长辈安排,并不能穿别的。”
“那我们先逛逛,说不定就能碰上合适的了。”沈意欢体贴地避开了这个话题。相处一年多,沈意欢怎么可能感知不到张竹溪对于家里事的避讳。
但这次张竹溪却一反常态地说了下去,“我其实想直接给我妹妹钱,让她在婆家多个依仗。她其实才满十六岁,哪里就能结婚了,但我拦不住我家里人。”
她的眉眼泛出点苦涩,“可她年纪实在太小了,心思也单纯,就这么给钱的话,我又怕她护不住。”
沈意欢知道少数民族会有自己的习俗,但听到十六岁出嫁还是吓了一跳。她压着声音,“是不是太小了点啊,我当时上学的时候,好多人这个年龄还没来初潮。”
听到她的话,张竹溪眼里的苦涩更甚,“要是没来反而是好事,多多少少还能拖几年,就是成熟了才逃不掉。”
“你们那妇联也不管吗?”沈意欢干脆拉着张竹溪停下。
“大家都是这样的。”张竹溪垂着眸子,答得艰涩,“包括我妹妹自己,也没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那?”沈意欢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她不清楚张竹溪是在委婉求助,还是只是在单纯聊天。
张竹溪算是她在文工团玩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了,沈意欢也是张竹溪最亲近的朋友,但沈意欢对张竹溪、尤其是她家里的事也几乎都是空白的。
这还是沈意欢第一次听张竹溪主动聊起家里人,沈意欢也早就察觉到张竹溪是个心防很重的姑娘。但沈意欢并不觉得这是缺点,张竹溪一个人在风云变幻的北城,无论怎么保护自己都不为过。
“没事的,等我这次回去看看,要是我妹妹的婆家太不靠谱的话,我会想办法的。”张竹溪反过来安慰沈意欢,“是不是把你吓着了?”
沈意欢摇摇头,提议,“那既然这样的话,我觉得你还是多留点钱在身上吧,万一遇着事了,这个最有用。”
“好。”张竹溪也觉得沈意欢说的是正理,“那我就给我妹妹买两罐雪花膏,再给我家里人带点北城这边的特色吃的...”
沈意欢跟着她一起将计划的东西都买全了,自己也零零散散买了些。即使说着少买点,但两人再出百货大楼时两只手还是都提得满当当的。
“去我家吃饭吧。”沈意欢见张竹溪花费不小,就没再提在外面吃饭的事,邀请,“现在回去食堂也没什么菜了。”
张竹溪有些犹豫,既觉得自己这样去沈意欢家里很冒昧,但又不想抚了沈意欢的好意。
“走吧!”沈意欢干脆替她做了决定,“我正好还有事想拜托你呢。我家里人挺喜欢吃你们那边的东西的,你这次回去如果有机会的话,就帮我换点干菌菇、干笋什么的。”
见能帮上忙,张竹溪也就放松了很多,不再推脱,但等骑上车就发现了问题。
张竹溪借的是团里一个师姐家的车子,二八大杠的重量本就不轻,再加上车头挂的新买的东西,她几乎要用全身的力气来控制车把不跑歪。
沈意欢也注意到了她的窘境,但她自己的车身上也挂着不少东西,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帮张竹溪分担,便干脆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