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船娘生存指南(123)

作者: 小拾舞 阅读记录

宋谨轻摇了摇头,又赶在小家伙失落之前,从怀中取出了一份热腾腾地包子。

然后扯了个善意的谎言:“她最近忙得很,大概要过阵子才有空回信给你,怕你等的心急,便叫我先来说一声。”

宋小哥一招手,将项辰也叫过来。

“喏,这是你阿姐托我给你们带的吃食,趁热吃吧。”

小孩子心性还是比较单纯的,哪怕这个谎扯得漏洞百出,二人也没察觉到什么。

项辰倒是不急着吃东西,反而想跟宋谨商议一下刚刚那个方案的可行性。

虽说西码头处的情形他们看得到,但这堵墙之后是什么,二人确实不知。

尽管也曾怀疑过,也听其他劳工们警告过,但跃跃欲试地心理还是怎么都停不下来。

而且,褚郁和项辰讨论过,若是真能通过这堵墙来去自如——

那将来不管想做什么,岂不都更方便些。

宋谨其实一看到他们在研究爬墙,便知这俩人的心思。

不过对于这俩小孩的想法,他有点挠头,“你们有没有想过,或许这个念头并非是从你们这儿,才开始有的?”

宋谨的性子随和,自然也不爱像那些板正的长辈们,一上来便带着说教的口吻。

他更希望用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想通。

这么一提点,话就不用再往下说了。

两人吃着热乎包子,心中的寒意却不停涌现。

是啊。

劳工们日日住在这堵墙下,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怎会不起别的心思。

所以那些警告并非是吓唬他们的。

这么一想,褚郁不禁打了个寒颤,“宋大哥,你的意思是……那后面有人守着?”

他这句话声音说的小了些,像是真怕隔墙有耳似的。

宋谨默然地点了下头,随即温和道:“也不必过分紧张。不过,看守虽没站在墙根下,却也一直在附近徘徊,所以从这里出去,你们别想。”

言外之意,老实等着你阿姐的回信吧。

二人默默塞进口中一个包子,腮帮子鼓鼓地望着宋谨,然后同时点了下头。

不过说起“回信”,宋谨又多想了一点。

若是这褚姑娘当真看不懂褚郁的信笺,也不知该怎样回复……他是不是需要再想些什么办法,至少能让二人有个沟通的方式才行。

可不知怎么,宋谨就是觉得褚朝云能看得懂信,也有能力回信。

虽说他对这位姑娘的了解也不算多,但依着她和刘新才做生意的劲头,褚朝云更像是一个办事干脆,不拖泥带水的性格。

难不成,还是因为病了的缘故?

不过这话他只在心中盘旋了几回,并没敢告诉这俩小的。

又嘱咐二人几句“多注意安全,遇事多做思考”后,宋谨便快步离开了胡同。

……

一夜之后,东大街口就发现了人命案。

不过这次倒不是什么悬案,而是卖香饮子的蔡家大儿子出了事。

据说那大儿子儿时得过一场病,醒来之后脑子就不太清楚了。

起初蔡家也是四处求医,几乎整个蕤洲都走遍了,但也还是没找到能给长子看病的大夫。

好在家里还有个小儿子支撑,慢慢的,二老也就释怀了。

哪怕长子脑筋不清楚,也就是费点功夫多多看着他,就这么养一辈子也不是不行。

只是昨个,是小儿子成亲的好日子。

二老没出摊,一早就带着大儿子在家中布置。

原本是个热热闹闹的喜庆日子,可不知怎的,大儿子却在当晚避开家人独自出了门,跑去东大街街口的水井边,竟是生生的撞死在了那里。

蔡家二老陪着参加喜宴的来客敬酒,双双都吃得多了些。

又一想,往常这个时候,大儿子都自觉性的回房间去睡觉,就也没太担忧什么。

结果一早人刚醒来,就有官差来给他们送信了。

宋谨和朱力赶到现场时,仵作师父已经开始准备验伤了。

井边围着几名衙差,一旁还有痛哭不休的蔡家二老。

宋谨同情的望去一眼,见新嫁娘也在旁悄悄抹泪。

不过新妇的老爹,似是有些嫌恶的撇着嘴,还不停想拉走自己的闺女。

新妇姓周。

站在她旁侧的周老爹,此刻正低声斥责她,“一个傻子你为了他哭泣作甚?他死了对你们有好处的,若是他不死,将来蔡家二老归天,这累赘你们不是还要接手吗?”

周老爹一直就是这么个讲话难听的脾性,周娘子不愿听他说话,索性转过身去安抚婆婆。

不多时,仵作师父就给出了结果,“是撞死的没错。”

旁边的衙差点点头,似是往远处望了一眼,“那就可以结案了,知府大人稍候便到,咱们且等等。”

众人默不作声地等着大人,宋谨却抱着双臂不时往那井边看。

朱力注意到他的目光,也跟着投去一眼,只是还没询问他看的什么,身后站着的路人就窃窃私语起来。

“怎地就死了?明明昨个还好好的呢!”

宋谨转过身去,“您昨个见过他?”

那人忙“嗯”了声,似是心中的话不吐不快,也没顾忌宋谨抬尸工的身份,就小声嘀咕起来,“见过啊,我去他们家吃喜酒来着。”

“大家伙也别说蔡老大脑子不好使,要是真一点不知事,怎地还见人就喊‘他家弟弟要成亲’呢!”

“确实,蔡老大昨个可高兴了!”

又一吃过喜酒的人接茬。

宋谨轻皱下眉头,往那两家人的面上多看一眼。

朱力见这边的说话声被仵作师父听到,忙拉了下宋谨,“喂,别问了,咱们又不是官差,管这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