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船娘生存指南(199)
囡囡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刁氏要不来钱还要挨一顿毒打。
某日夜里,囡囡实在撑不住,烧坏了脑子,人就变得痴傻起来。
那人见闺女傻了,将来肯定嫁不出去,失望之下又把刁氏给打了一顿,然后就跑出门去喝大酒了。
蕤洲的冬天极少下雪,不成想,那夜不但飘了一夜的雪,连路面都冻的开始打滑。
刁氏的夫君从酒肆出来已经喝的酩酊大醉,一个不慎,就摔倒在地。
一夜雪后,人就被冻死了。
刁氏无所谓夫君死活,只想着要怎么才能治好囡囡。
眼见年节将至,囡囡便吵着想叫她带自己出去买花灯,刁氏抱着女娃去了街上。
长街两旁的剪纸灯笼将天幕都映衬的通红,喜庆的日子热络的氛围,刁氏心中的阴霾也跟着减轻不少。
囡囡手上挂着一条红绳穿的铃铛,小铃铛是女娃唯一的物件。
因为实在太穷,囡囡连只小银锁都戴不起。
所以她很珍视那只铃铛,哪怕人已经变得痴傻,但也知道,只要她一摇晃小铃铛,阿娘就会开心的笑起来。
囡囡挑中一只小兔子花灯,刁氏抱着她拿银钱不方便,于是就将女娃先放下来。
刁氏低头拿铜板时,还能听到囡囡摇铃铛的声音。
可等花灯到手之后,铃铛声就不见了。
囡囡不知去了哪儿。
长街上人来人往,刁氏疯了一样在人群中寻着,喊着。
手中攥着女儿亲手挑选的那只花灯,嗓子喊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也还是没寻到囡囡的身影。
自从那天起,刁氏就彻底崩溃了。
新年伊始,西码头长街上的庙会热闹欢庆,刁氏却如同疯妇一般一刻不停的再寻找着。
她从除夕寻到了十五,原以为是彻底没了希望。
忽的一日有人送信过来,对方看着是个脸生的小哥,说话彬彬有礼,瞧着便像是哪家的小厮。
那人送的是口信,大概意思是说,有人看到了她的囡囡,就在挑选花灯那天,小女娃一个人跑到了西码头的栏杆处向下张望,结果没抓住把手,就跌落进了蕤河里。
刁氏起初不信,可小厮完完全全的描述出了囡囡的穿着打扮,还有手腕上挂着的小铃铛,几乎一字不差。
妇人终于信了。
于是她不顾冬日水冷,呼喊着跑去码头,直接下了河去,想要找一找女儿的尸体。
毕竟是过了半个月的事,找到的希望实在渺茫。
刁氏不会凫水,站在河里几次往下扎时,都被呛的险些昏死过去。
然而,妇人每一次要淹死时,钟管事都巧妙的出现在了那里,并且吩咐着小厮将人救上岸,却从头至尾都不说一个字。
刁氏反复在冷水里泡着,接连一个月之多,腿疾就那么落下了。
还有那双眼,也是因为哭的太久,所以就花了。
后来刁氏去了府衙,想求岳常帮忙捞一捞囡囡的尸骨,女儿虽然惨死,总也要有一座坟才行。
毕竟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幸了,别死了还没个地方落脚。
但刁氏并未见到岳常。
因为那段日子岳知府去了京中,回来之后又接连忙起了案子,这么一拖就拖了数月之久。
那一阵子,来报信的小厮总给她送吃的穿的,时不常就照应一下。
后来刁氏总算熬到了岳知府肯见她,岳常也只是唉声叹气地劝说道:“已经过了这么久,尸体都没有被渔民发现,想必早就不在西码头了,就算下去了,也是徒劳。”
其实刁氏知道岳常的分析在理,若囡囡还在蕤河,尸首早就浮上来了。
岳常贵人事忙,安抚之后就叫人好生送走了她。
刁氏只是一名没什么见识的妇人,就连书也没怎么读过,那些与人相交和辨人的技巧,也都是跟着夫君做生意的几年里,一点一点积累到的。
得知求助岳常无望,且蕤洲也并没有私人打捞队,刁氏心如死灰,便决定一死了之。
而这一次,又是钟管事救了她。
钟纯心告诉她,蕤河上的这条花船是离囡囡最近的存在,与其这样毫无价值的死去,不如就留下来陪着囡囡。
钟管事惋惜她的丧女之痛,就私下跟她定了一条规矩。
如果什么时候不想再留下来,走了便是。
刁氏是被钟纯心唯一默许可以离开花船的人,只是这一条规定其他人都不知晓,所以刁氏偶尔下船去采购些东西,或是给姑娘送饭,钟管事也从不会管。
但刁氏能够随意下船,赵大却早就心生不满。
他几次提醒钟管事不要这么做,万一哪天人跑了,他们不好交代。
但钟管事依旧不理。
所以刁氏,再一众船娘中,也算是最为自由的特殊存在了。
她是为了陪女儿才自愿上船,所以不用赵大防着,她压根也没想过要走。
刁氏把这一切和褚朝云说了一遍。
虽说如今距离囡囡身死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可当年没能下河去捞尸首的遗憾,在妇人心中始终是一个疙瘩。
直到那日宋谨他们下去打捞随青,刁氏心中才生出了一丝疑惑。
当年来报信的小厮就是钟管事府上的人,既然花灯那晚就已经看到了囡囡落水,为何那时不来通知她,非要等过了十五再来?
在刁氏心中,钟纯心不算是坏人,所以这许多年里,她从没有哪一刻是怀疑过钟纯心的。
直到亲眼看见宋谨解下绑住随青身体的麻绳,将那石块送到了岸上,刁氏的噩梦才接连不断地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