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船娘生存指南(53)

作者: 小拾舞 阅读记录

褚朝云倒不是想去理钟管事的事,只是怕被瞧出什么来。

在船栏边站了好一会儿,直到西码头的赵大远远盯过来一眼,褚朝云便又跑回那堆衣裳前,坐下来继续磨洋工。

忙碌了一个下午,工头都过来送晚饭了,刁氏还没回来。

徐香荷有点担心,窝在屋子里做一会儿棉衣就跑出来瞧一眼,不过刁氏和褚朝云多次叫她“谨言慎行”,徐香荷总算稳重一些,倒也没明目张胆的往码头望。

褚朝云默默拿了几个馍,方如梅一边吃馍喝汤,一边走过来低声问:“朝云,你婶子怎么还没回来,会不会是咱们凑得银钱不够啊?”

方如梅不过这么一说,实则还是担心那些草药。

她总怕备的药不足,恐难过冬。

褚朝云轻摇下头,对刁氏迟迟不归这件事,她比谁都着急。

但她和方如梅那些人惦念的东西不太一样,她更惦记刁氏本人,怕刁氏遇上什么未可知的麻烦。

褚朝云把馍放到隔间的脚凳,人就站在木梯入口处等,一直站了有半拄香的功夫,才终于把刁氏给盼了回来。

刁氏过来时见她站在木梯上,朝她亲切地摆摆手,而后就急吼吼道:“我先下去喝口水。”

褚朝云跟在身后进了门,刁氏一坐下来就“咕嘟咕嘟”灌了大半碗,水是褚朝云提前倒好的,就预备她回来喝,只是现下有点凉了。

喝过,妇人抹去嘴角水渍,气都没喘匀就说道:“遇到点麻烦事,不过多亏了小宋那孩子。”

“小宋?”

褚朝云诧异了下。

第31章 更新

褚朝云没下过船,更没在蕤洲生活过,原以为刁氏说起那人是曾经旧识,没成想,刁氏也是今个才知道宋谨的。

方如梅那张巧嘴虽是随便那么一说,结果还真被她给说中了。

刁氏今日下船去采购时,物价比往年涨的都狠,草药的价格倒还勉强能接受,褚朝云要的那些零七八碎,却是贵的要命。

一结账,这便差了两百多文。

那推着车的小摊就停在刘新才面食铺子门脸对过,刁氏便想凭着和刘老板的一点交情,去刘新才那先借了这钱,日后就算她没及时下来送还,刘新才也可上船去取。

不过她忘了刘新才此刻就在船上,面食铺子里只有个新招的打杂伙计看店,那人做不得主,谁也不敢擅自从掌柜的钱盒子里拿钱,刁氏这下就犯难了。

可在小摊摊主那赊账,对方也是不肯。

人家是流动的摊位,实在冒不得险。

一来二去没辙了,刁氏只能说“要不就先不要了”,她本就讲的不好意思,毕竟这点东西折腾了人家半天,可那摊主一听却红了眼,小孩年岁不大,急的便要哭。

又拉着刁氏左求右求,说是等着银钱给家人救命的,二人拉锯似的在摊子前磨叨,刚好被过来吃扁食的宋谨瞧见了。

宋谨是个抬尸体的,地位还不如仵作,虽说他常常去河里洗澡,还会用些仵作师父给的香料去尸臭,可有些人知晓他是做什么的,总会嫌恶的离他远些。

就连想吃点饭,一些饭馆都不愿卖给他。

也就刘新才心眼好,不嫌他,还特地跟他说,要是天天吃冷淘和扁食也不嫌腻歪,就每日都来他这吃。

宋谨正坐在露天棚子下吃东西,一抬眼看到路对面的拉扯,小伙就放下筷子,目不转睛地听了会儿。

待听懂这二人因何争执后,宋谨弯眼一笑,起身就走了过来。

刘新才第一次见到宋谨,就给了小伙一个评价:“这小伙爱笑,而且笑起来还特别好看。”

宋谨的牙齿齐刷刷的,又白。

若非常年抬尸体,做苦工,被折腾的精疲力竭,好好拾掇一下看着也是个翩翩公子了。

毕竟尸体不是天天都有,但苦活累活可停不下来,府衙里事情多了,很多大人们不爱做不想干的,最后也要丢给他们来处理。

而且工钱还不高。

典型的累死人不偿命的破差事。

不过宋谨还是走过来了,他就站在距离二人两步的位置上,笑呵呵地阻止了他们,“都不容易,再说争吵也没什么用,差的这些银钱我先帮这位婶子垫上,你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宋谨说话时总是一副柔和的腔调,不强势,也不会让人忽略了他。

而且音色还很舒服。

他说完,刁氏和那小摊主果然停了下来,不但停了争吵,两人还都齐齐的看向宋谨,目光不一的打量起人来。

刁氏自个都是做苦工的,自然不会轻易看不起谁。

但那小摊主年岁小些,着实不太懂事,而且也因爹娘病重急需银钱有点着急。

小孩揉揉眼睛,抹掉泪珠子,有些闷闷地朝宋谨说:“这位……大哥哥,求您别捣乱了,我们这说正经事呢。”

言外之意就是叫他快走快走,这里没有你的事。

这话不怎么礼貌,连一旁的刁氏听了都直皱眉头,宋谨却一点也没恼。

难听的话他可听得太多了,而且他是来解决问题的,又不是来帮谁理论的。

宋谨依旧是那副带笑的模样,斟酌了下,便从衣襟里摸出块玉来,“婶子要是需要,我就去把它先当了。”

刁氏一听顿时有些受惊,“哎哟使不得使不得!”

她再眼拙也看得出这块玉绝非凡品,虽也奇怪这小哥身上怎么会有如此上等的好玉,可眼下并非琢磨这个的时候。

她只是觉得二人非亲非故,人家平白为了她当玉佩,这代价她有些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