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129)
他通过王恒之向施元夕传递了自己的意思,施元夕没有搭腔,他本以为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没表述清楚。
如今看来,施元夕只怕已经猜到了,这份试卷最后的评定,会落在了他的身上。
她不是不接腔,而是清楚地知道,在王瑞平给出一个合理并且公平的评定前,她不能跟王瑞平过多接触。
她和王恒之只是寻常的国子监同窗,王恒之还和这次无数参考的国子监生是同窗,这一点上,他们无需避讳。
可一旦跟王瑞平来往过密,那这事就变了味道。
他们是坦然,但在有心之人的眼里,这便是牵扯不清。
她不做任何的表现,恰恰给自己保留了这份纯粹的评定机会。
让王瑞平可以在朝上,和所有的礼部官员一起做出公平的决断。
施元夕的年纪,便能够想得如此全面,着实难得。
而当亲眼看到了那一份答卷后,王瑞平更是无话可说。
他仔细翻阅了数遍,才将这份答卷交给了旁边的两位礼部侍郎。
其中一位,还是施元夕的亲大伯。
施致远回避了,他不参与评定,但还是忍不住看了几眼施元夕的答卷,越看面上越是惊讶。
王瑞平便在此时道:“启禀皇上,春闱虽还没有放榜,但本次春闱试题的答案已出,目前看来,施元夕的答卷,大体上都与礼部出具的试题答案差不多。”
“而国子监内给出的评分,应当也是出入不大。”
除了策论一类,很多都是有着正确答案的,这个东西,礼部官员最近天天审阅,已经是熟悉非常了。
至于策论,这个东西每个批阅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
但不管观点悬殊再多,施元夕的文章紧扣题目,且观点新颖,就算是对她有着再多的偏见,基本评分点在那,最低也不会低于甲中。
施元夕有几项上乃是全优。
所以综合来看,仍旧是甲优评分。
满场哗然。
裴济西还有几分怔忪,没能回过神来。
谢郁维却已经反应过来,他抬头,与朝中隐匿的谢家官员对视了眼,对方得了他的信号,便直接上前一步。
在这喧闹的朝堂中,开口便道:“皇上,施元夕是国子监生,还有如此大才,便不该被就此埋没了才是。”
“臣以为,大局当前,当不拘泥于旧制,而是以边疆将士为先,还请皇上下令,命施元夕即刻入兵部,研制改制火铳及子弹。”
此言一出,朝上便立即安静了三分。
众多朝臣的目光,俱是都落在了那出言为施元夕争夺官位的官员身上。
此人明面上,一直都是中立一派,与朝中最为主要的三家,都无任何关系。
此刻开口,似乎当真是起了惜才之心。
魏昌宏却是冷笑:“你也知晓,此事违背旧制,还敢拿出来说?”
施元夕手里握着的,可是能够改变朝局的重武。
他们如今跳出来给她求得官位,所图实在是过分明显,且更加加重了魏昌宏对施元夕的怀疑。
谢郁维也实在是了解魏昌宏。
他猜忌心过重,越是如此,就越发不会重用施元夕。
但谢郁维不一样,他非但可以保证施元夕的安全,还能给到她想要的位置。
“那魏大人以为,该当如何?”这句话一出,朝上更是安静了三分。
谢郁维回头,看向了那始终游离在了人群之外的徐京何。
徐京何声色冷淡,面上更没什么情绪,他既没有出言帮助施元夕,也不像是其他人那般,沉浸在这个春闱同考的评分里,而是直指魏昌宏。
“是该继续放任北越集结大军,踏平我大梁河山,还是阻拦重武入战场,让留在了前线的将士,白白地去送死?”
满场死寂。
此前对于严广海所作所为,还处在争论阶段,到底是朝中官员忌惮魏昌宏的威势,不敢言语太过。
徐京何却是毫无保留,直接揭下了魏家的遮羞布。
“还是说,魏大人其实早就已经知晓了北越出兵一事,如今这般不慌不忙,是早有了成算?”徐京何那双没什么情绪的眼眸轻抬,与上首的魏昌宏对视。
“如若是这样的话,魏大人也该早说才是,以免整个大梁的百姓与官员都被蒙在了鼓里。”
“徐大人!”魏昌宏还没开口,魏家的官员便已跳了出来:“这是朝上,在皇上的跟前!还请你说话注意分寸!”
魏昌宏眼神阴鸷,他只定定地看着说话的徐京何,直接道:“确实,眼下一切都该以边疆为重。”
“只是,将士在战场上厮杀,有人在后方给出生入死的将军使绊子,这般行径,便与千古罪人无异。”
“你说是吧,徐大人?”
殿内气氛压抑,在徐京何和魏昌宏的对峙中,无人开口。
“正是。”徐京何那双寻常看着温润的眸,此刻凉幽幽的,他缓声道:“不过魏大人说的将士是谁?”
“不管是谁,应当都不会是那延误军情的严广海。”徐京何微顿:“还是说,北越集结的十万兵马,是凭空冒出来的?”
朝中之人都知晓,北越境内多山地,且百姓生活贫困潦倒。
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北越人的掠夺性才会那么强,他们好战,不过是因为形势所逼。
只是往年边疆北越兵马至多不过两三万。
想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十万兵马,谈何容易?
如今对方突兀地冒出来,就是严广海瞒报军情导致。
魏昌宏还要力保此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