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139)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死了人,魏昌宏是能再补,可真正有能耐还忠于魏家的人,却是不太好找。

何况那苗易跟着魏昌宏这么多年,手里不知过了多少魏家见不得光的脏事,魏昌宏保他,倒也在情理之中。

马车一路疾行,很快抵达兵部。

施元夕下了马车后,第一时间往这几日工作的地方赶。

她人刚进了门,一直关注着这边的罗明正,当即站起了身来。

他抬起了头来,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施元夕。

施元夕朝他轻颔首,随后快步进了兵部中。

在整理里间的东西时,罗明正给施元夕打下手,一边帮她传递着东西,一边神色复杂地道:

“多谢施小姐。”

昨日若非施元夕阻拦,他已经不管不顾地将东西交上去了。

今日御史呈递的证据是采买的账册,采买之事与他无关,也查不到了他的身上去。

罗明正虽不清楚那出面的御史,跟施元夕有没有关系,却清楚她昨日的举动,是救了他的命。

他在兵部多年,也知道朝中局势越发紧张了。

几方势力割据的情况下,似他这样的人,即便拿着证据投诚,对方也未必会留他性命。

说到底,他只是权力争端下,一颗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

手中无权势,朝上无地位,一个兵部的六品小官而已,这样的争斗下,像他这般的官员,不知道要死多少个。

他也早已习惯被这般对待。

而施元夕……

虽不知她底细如何,有一点罗明正心底却是明白的。

至少,她将他的性命看在了眼里。

会这般做的人,便与那魏昌宏,有着最根本的差别。

所以,罗明正此刻再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开口道:“施小姐可有什么吩咐的?”

这便是同意了施元夕昨日的提议。

施元夕垂眸,神色不明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今晚我会派人给你送信。”

罗明正轻声应下。

因为苗易的事,整个兵部忙得人仰马翻,他们二人短暂地碰头说了几句话的事,压根就没人注意到。

这番动乱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分,钱侍郎将所有重要的物件都清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直接派了禁军看守,这才放所有人离开。

入夜,施元夕让影三给罗明正传递了消息,她则留在了府中继续温书。

一直等到了影三去而复返,她才熄灯睡下。

翌日,天明时分,施元夕刚起身,就收到了兵部传来的消息。

今日需得要向朝上汇报研制的进展,因而,传施元夕同去早朝。

她得了个兵部历事之名,此番却是第一次参与早朝。

施元夕神色却尤其平静。

原因无他,这汇报进度之事,什么时候都能做。

魏昌宏早不叫她,晚不叫她,偏偏在苗易出事后叫她上朝。

就是让她去堵那些御史的嘴。

苗易有天大的错,也架不住施元夕目前所做的事情更重要。

这可关系到了整个大梁,在前线无比紧张的情况下,会有人不长眼地去阻拦她吗?

简单地说,就是拿她去堵枪口了。

施元夕倒也不在乎,只换了身衣服,直接去了宫中。

她今日穿的,就是上次去参加殿试时的那身衣裙。

那衣裙的材质与官袍类似,就算是身处朝中,也不算突兀。

不过,饶是如此,待她真正出现在了议事殿时,还是引来了所有官员的注意。

一群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色官袍的男人中,出现了一个女子,想也知道会有多么扎眼。

施元夕却还算镇定,只轻垂眼皮,跟兵部的官员站在了一块,并不与谁多来往。

一直到早朝开始。

施元夕眼瞧着穿着龙袍的小皇帝,被魏太后牵着,一步步走上了那殿上的龙椅中坐下。

魏太后则步入了后方的垂帘中,帘子遮掩住了她的表情和神色,隔得远,看得不是太过真切。

早朝开始。

朝中官员先是例行汇报了些事务。

刚开始的气氛,倒还算得上平和,但在短暂的几瞬后,争端便开始了。

上首的御史率先发难,开口就是苗易犯下重罪,恳请朝上的小皇帝将他给处置了。

接着,便有兵部的官员跳了出来,力证苗易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行事周全。

那御史当即冷笑:“照吴大人这么说,只要有过功劳,便是天大的罪名也能就此抹去了,是吗?”

“张御史慎言!启禀皇上,臣绝无此意,是张御史妄加揣测,企图往臣的头上扣下罪名!”

场面之热闹,堪比东门的菜市场。

那是你方唱吧我方登场,来来回回,多方混战。

施元夕正看得津津有味,猝不及防地就被点了名。

她轻抬头,看向了殿上那道模糊的身影。

“行了,都消停些吧。”魏太后不堪其扰地道,她目光落在了施元夕身上:“哀家见今日施元夕也在,边疆战事才是如今最为紧要的事。”

“刑部审讯尚未结束,便是真定了他的罪,也不必急于一时。”魏太后冷声道:“倒是改制火铳之事,眼下进展如何了?”

众目睽睽之下,施元夕自队列中走出。

她生得一张芙蓉面,又着这般浓烈的颜色,行走时,裙摆轻轻晃动。

这身打扮和长相,无一彰显着她与这朝中臣子的不同。

一经出现,是整个大殿内都安静了三分。

施元夕立于朝上,轻躬身,开口道:“改制火铳之事进展顺利,子弹目前也已有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