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202)
短期内,工匠和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安全的。
和施元夕所想的一样。
魏家出动这么多的兵马,大肆搜查了多日,甚至还将范围扩大到了码头、百姓居住的区域,也曾屡次进入黑市查探,却都没能找到施元夕手底下的人。
同时,徐京何当真拿那十三个刺客做了筏子,赵觉身上的罪名没有洗干净,刑部余下另外一个侍郎压不住他。
他在短期之内,弹劾了十来位兵部的主要官员。
这中间还包括了罗明正。
罗明正明面上已经投靠了魏家,便不可能不替魏家办事,被波及是很正常的事。
施元夕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特地找上了徐京何。
罗明正底色比其他人干净,徐京何稍微查一下就能知道,再有就是他刚投靠了魏家,魏昌宏的性格,是不会直接将重要的事情全都交给他的。
他干的都是些零碎,官位又比较低。
动他能得到的东西实在有限。
若她是徐京何,也不会耗费太多精神在罗明正身上。
可即便如此,罗明正还是在刑部接受了几日的盘查,才回到了府中。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京何动手的官员里,不只是有魏家的,那兵部尚书顾安仲,及其手底下的几名官员,统统都遭到了盘查。
如此一来,整个兵部都被掀了个底朝天。
这些时日,朝上无比热闹。
大抵就是魏昌宏在同徐京何扳手腕,以边疆战事为由,要求徐京何立即释放兵部的官员。
至于谢郁维,暂时而言没什么动作。
施元夕猜测,他应当还存了笼络徐京何的心思,所以才没有急于动作。
在她看来,谢郁维是有些想多了。
徐京何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笼络的。
时至今日,绝大部分的人,包括了施元夕在内,目的都表现得很明确了。
只有徐京何,他好像就是纯粹地想要跟全世界作对。
越是如此,施元夕就越发看不透他。
恰好如今有了足够的人手,她让底下的影卫,查了一下徐京何的底细。
可得到的结果,却并不如意。
徐京何并非是在京城长大,在先帝驾崩之前,他的行动轨迹都主要集中在江南。
江南路远,又是徐家的天下,想要探听到消息不太容易。
不过,倒也并非是一无所获。
夜里施元夕温书,影十三便在一旁低声道:“……在徐大人入京以前,徐家另有一位家主。”
“是徐大人的嫡亲兄长,名叫徐民安。”
“徐民安比徐大人大了十岁,徐大人其实是徐家的幼子,自幼得宠,又天生聪慧,未入官场前,江南徐氏的水军,便是徐大人统率着。”
施元夕放下了手中的笔。
这倒是意料之外的事了,就徐京何眼下的表现,是半点都看不出来,那支赫赫有名的江南水军,竟是他的手笔。
“他既是已掌管了江南水军,为何又放下水军入了京城?”
影十三摇头道:“具体细则不得而知,只清楚徐大人原先有个师父,江南水军开始便是他师父在打理,后来他逐渐长大,才交到了他的手中。”
“……且江南水军并非一直都这般强势,是在徐大人及其师父的引导下,一步步改善至此。”
“至于徐大人入京的原因倒是比较明确的。”影十三微顿道:“是先前的徐氏家主徐民安病逝以后,徐大人才入的京城。”
施元夕眼眸微闪。
这么看来,一切的关节点都在徐京何这位早逝的大哥身上了。
“徐氏离得太远,很多消息都是道听途说,不过有一事,倒是格外明确。”边上的影十四补充道:
“此前徐大人在顺天府中斩杀那位柴大人,魏昌宏得到消息,匆忙赶了过去。”
“当着顺天府所有官员的面,他们曾有过争吵,争执内容便涉及到了徐民安。”
影十四的话,正好印证了施元夕的猜测。
……也就是说,徐京何这般行事,其目的不在于谋夺权势,而是他和魏家有私仇?
这个念头一出,施元夕就明白了谢郁维为何一直对徐京何礼遇有加。
只报仇的话,此人确实可用。
但徐京何表现出来的态度,却让施元夕隐隐觉得,这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
那日青云寺外对峙,她赶到时,看到徐京何与身侧之人站在了人群之外,神色……颇为冷淡。
有一种完全置身事外的冷漠感。
施元夕沉吟片刻,还是道:“此事暂且按下,徐京何此人,城府太深,日后与他来往,还需小心。”
她还是打算保持之前的态度。
徐京何与他们,未必就是同路人。
刺杀牵连兵部,魏家和其他人视线都集中在了朝上,施元夕难得过了几日的安生日子。
她每日里除去了读书以外,便是在研制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就到了国子监今岁的第二个入学日。
按照往常的管理,入学当日会公布了此前的晋升考试、结业考试的评分。
施元夕抵达国子监时,大部分学子都来齐了。
她进门时,还碰到了穿着寻常衣服的周淮扬。
他们二人此前同在甲三级中,却没有什么太多的交流,前几日里,施元夕听王恒之说,周淮扬最后还是选择了直接参与结业考试。
此事施元夕也猜到了。
整个甲三晋升甲二级的考场上,就她一个人。
周淮扬如果没有放弃晋升的话,当日便会出现在了考场同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