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227)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满场皆惊。

魏太后竟是给出了一个大部分人都没预料到的官职。

包括本身就在翰林院的郑奇明,在听到了这句话后,皆是一愣。

若是眼下一切正常,朝堂之中没有那么多事情,那么能够进入翰林院,绝对是一个官员平步青云的开端。

翰林院直接侍奉天子,是内阁的摇篮。

天子近臣,且听奉于宫中。

怎么来说,都要比入兵部当个主事,亦或者直接成为弹劾为己任的给事中要好。

可问题就在于。

整个朝堂都清楚,如今的翰林院,被魏家把持。

所谓的天子近臣和平步青云,都不过只是魏太后的一句话。

而魏家,是绝不可能给施元夕任何晋升的可能的。

她若到了翰林院,且还是官位最低的庶吉士,那便会跟郑奇明一样。

插手不了任何翰林院之事,无实权。

她甚至还没有大学士的官位。

这官职听着好听,在世人眼中,也会是颇受重视的模样,可实际上,远不如谢郁维所说的给事中。

魏太后这是给了施元夕一个最华而不实的官职,打开之后,里边只是空荡荡的一片。

“除此以外,需协助兵部尽快造出更多的武器。”魏太后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道:“身兼二职,你可能做到?”

说的是身兼二职,可实际上就是拿了个翰林院的虚衔,替兵部卖命。

两头担着还两头都不讨好。

她顶着这个翰林院官员之名,往后就算是兵部造出来了厉害的武器,明面上也是跟她没太大关系的。

这甚至不像是她在兵部历事之时,还有个明确的历事之名。

就是纯粹的在替别人卖力干活。

当下,无数目光都落在了施元夕的身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没想到的是,施元夕却在明知各方面都不合理的情况下,缓声道:“臣遵旨。”

竟是一口就应了下来。

也是,朝堂之上仍是魏太后垂帘听政,周太妃可以为她辩驳,却无法为她争取官位。

小皇帝倒是能开这个口,可也不一定能推行。

她除了应下,又能如何?

这般情况下,施元夕是强行进入了朝堂,但和从前的处境,似乎也没太大的区别。

嘈杂声中,徐京何回过头,目光幽沉地落在了施元夕的身上。

翰林院的位置,可是在宫中。

且天子近臣,可随时得到皇帝的召见。

施元夕是没得到什么实权,却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直接一步走到了小皇帝的身边。

徐京何垂眸。

今日以后,小皇帝还能像是从前那般听话好控制吗?

当日,朝中颁布圣旨。

施元夕以国子监甲一级生身份,受封为正七品庶吉士,正式踏入了朝堂。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在整个京中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女子为官,官拜翰林。

这两项中无论是哪一个,都足够让人惊掉下巴。

而对这件事,最为恍惚的人,当属施府上下。

萧氏这辈子都没想到,她只是为了大女儿的婚后生活过得顺畅些,才将施元夕从越州接了回来。

她却在一年的时间内,从一败涂地,到官拜翰林!

……不过短短的三年,她容貌没变,性情较从前变化了些许,可习性和喜好都跟之前一模一样。

所做出的事情却活像是换了一个一般。

当初将她赶出京城时,谁能想到她会有今天!

这消息一经传出,施元夕所在的平陵县主府,都险些被人踏破了门槛。

来往看热闹的,上门递帖子的,都被乐书给挡了回去。

施元夕在这种纷杂又混乱的氛围中,和王家父子、李谓一起,将那饱受折磨的李侍郎接了出来。

构陷之事已经查清,李侍郎官复原职,可经此一难,再也不像从前那般。

王瑞平看了眼头顶澄澈的天空,轻叹了口气。

今日以后,李家父子必定会偏向周瑛一方。

此事之上,是几乎没有任何可争辩的了。

回府途中,王恒之问他:“父亲如今是什么想法?”

若按他说,自然施元夕在哪他就在哪。

可如今王家拿话的人还是他爹,他的想法不重要。

“……且再看看吧。”王瑞平只回了他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那边,施元夕回到了府中,就看到了朝上送来的官袍。

圣旨已经颁布,但皇帝身体没有痊愈,明日休朝。

她第一日上值,就碰到了休朝日。

早朝可以不上,但她作为官场新人,明日是必须要去翰林院报道的。

施元夕轻抚着官袍上的花纹,神色不明。

翰林院,那个魏家只手遮天,逼走三个老臣,又把控着绝大部分官员的皇帝直属机构。

也是……顶尖权臣的摇篮。

次日一早,施元夕换上了崭新的官袍,坐着马车,抵达了宫中。

她出现在翰林院门口时,惹来了无数目光注视。

施元夕面色平缓,只跟着宫人一路进了院中。

翰林院中喧闹非常,她突然出现在了这边,屋内骤然安静了片刻。

只一瞬后,一众朝臣反应过来,都忙活自己手中的事务去了,无人管她。

朝上第一位女官,上值第一天,待遇跟她到兵部之时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里的所有事宜,她都插不上手。

只静待了几刻后,郑奇明出现在了她身后,将她领到了角落里坐下。

整个过程中,除郑奇明外,甚至没有人与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