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256)
施元夕在现代那么多年,她也见过被大批财团支持的国家,所以更清楚其中利弊。
但只要想兴事,银钱就是绕不开的话题。
他们确实快支撑不住了,她也急切地需要银钱。
可从前以往的方式,皆不是她要走的路。
今日之前她其实不能确定徐民安就是先帝的谋士,所以兜了一个圈子,拿了赵觉和姜帆来说。
徐京何也很配合,明面上来看,他们似乎真的是为了这件事在试探。
实际上他们都清楚,这二人身上已经问不出些什么来了。
重要的证物,在他们入狱后,必然会被魏家销毁。
徐京何是聪明人,大抵已经清楚了她的意思,直接道出他们银钱不足,其实就是在印证施元夕心中的猜想。
施元夕脸上的笑容扩大了些许。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她的这个方式,徐京何若是徐民安的弟弟,那他一定会非常喜欢。
灼眼的灯光下,她眉眼如画,满眼盛满了笑意地道:“师兄觉得,以赵觉、姜帆之名,查抄那些没有被登记在魏家名下的产业如何?”
她指的,是那些仗着魏家权势,大势敛财的贪官污吏的私产。
“抄没家产,总比抄家灭族要好吧?”
第84章 谢家眼线
徐京何与她对视:“正常情况下,被刑部抄没的赃款,都会直接充入国库当中。”
“如今的户部是由谁人掌控着……师妹应当比我清楚才是。”
也就是说,就算是徐京何愿意做施元夕手里的这把刀,从那些贪官污吏身上割下来的肥肉,也只会换一种方式进入了魏家的口袋。
户部大权也在魏家手中,这一点上他们皆心知肚明。
施元夕却只道:“这是自然。”
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是已经有了办法。
但施元夕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道:“师兄以为如何?”
她并非只是单纯地请徐京何帮忙,也同样给出了一定的交换条件。
徐京何听完后,眼眸微动,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来。
他轻抬头,目光幽远,问道:“所以,我是师妹的第三个交易对象?”
排在了他前面的,还有谢郁维和裴济西。
不知为何,施元夕竟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几分别样的意味。
她当下挑眉道:“你我师兄妹,情谊自然非比寻常。”
她只当徐京何是顾虑她像是与那二人交易时那样,留有后手。
这话落到了徐京何的耳中,却好像在说,他们师兄妹间的关系,要远胜于前未婚夫婿。
他面上不显,只似是而非地道:“也是,我又不是师妹的前未婚夫。”
施元夕:……
倒也不是这么比较的。
商谈还算顺利。
虽说眼下看来,因徐民安之死,徐京何不太可能会倒向了他们这边,但他与魏家的仇怨却并非是作假。
那在短期内,他们便算得上是一条路上的人。
即便不能完全达成一致,短期内的合作还是能够促成的。
朝上形式盘根错节,而施元夕要做的,就是趁此混乱之际,做到后来者居上。
想要如此,必然得要踩着魏家上位。
边疆战事还没平息,而在拿到了镇北军这重要的一票后,眼下就是她最好的机会。
几日后的早朝时分,施元夕还站在了队列里打呵欠。
刑部的一名官员就已经站了出来,一开口,就弹劾了朝中几位官员。
那些个名字一出,别说施元夕了,整个殿上的官员俱是都清醒了。
此前魏太后在殿上失态,折了指甲,前几日朝中沐休,便是因为此事。
魏太后对外推说是身子不适,可在那日早朝后,朝上的很多官员都知道了镇北军异动的事。
暂停早朝,其实是魏家终于发现了形势不对,连忙召集了所有朝臣商议对敌之策。
好在休朝的第三日,那些镇北军将领没有了停留的借口,皆是前后离开了京中。
原本躁动的大军,也在他们离开后安份了下来。
这番表现瞧着是让魏家安心了些,实则不然。
宫中进驻的三百天子亲卫,在入宫的第一日,就将皇帝、周瑛二人的寝宫重重包围。
虽没有驱逐原本镇守着的宫中侍卫,但却等于是在魏太后的眼皮子底下一下子安插进来了几百名眼线。
魏太后的心情很想而知。
这几日内,她在慈宁宫中发了很大的火,可却都于事无补。
周瑛在天子亲卫入宫后,便去了寝宫中,以照看之名,见了小皇帝几面。
魏太后安插在了小皇帝身边的嬷嬷,被天子亲卫直接隔开,她是连这母子二人说了些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等于宫中有一半事由脱离了她的掌控。
小皇帝登基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魏太后这几日甚至都没能睡好。
今日虽是上朝了,可仍旧情绪不佳。
在这等档口上,刑部还送上来了这么一份大礼。
这官员所念的大串名单,俱是魏家手底下的重要官员!
魏太后勃然大怒,高声道:“刑部这是何意?这般了得,可是要将整个朝上的官员都弹劾一遍?”
她一开口,便让底下的官员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王瑞平轻声对旁边的人道:“太后今日火气很大啊。”
这般言论,边上的官员哪敢轻易吱声。
“启禀太后,这份名单乃是天牢中的姜帆、赵觉等人所给出的。”说话的刑部官员缓声道:“因牵涉官员众多,臣等亦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敢轻易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