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1)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魏青染根本就故意的。

她只怕早就知道今日谢郁维会来国子监,才让人传了那样的谣言!

来往的学子众多,皆是神色惊异地往徐京何身上看。

徐京何不为所动,倒是身侧的谢郁维,目光微顿。

因他二人同时出现,加上今日的传闻实在劲爆,有些学子走出去没两步,就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嘶,徐司业和谢大人竟还一起出现了。”

“这可真是精彩了,我今日才听说,那施元夕费尽心思地入国子监,就是奔着徐司业来的。”

“这事我也有所耳闻,她行事未免也太过放荡了些,那可是徐司业啊!”

魏青染走在人后,听着周围的人惊叹的声音,似笑非笑。

徐京何出身于江南徐家。

徐家世代簪缨,门生遍布天下,乃是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

徐京何自小便有神童之名,在江南那等遍地读书人的地方,只要下场科考,便是第一。

他十五岁时便已考中举人,只是多年来都在江南,未涉足京城。

一遭入京,不走科举,在国子监内一年多便考至甲一。

被当代大儒林老称为绝才。

这般人物,作为施元夕的下一个目标,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徐京何目前官职虽比不得谢郁维,可他年纪尚轻,背后又有强势的徐家,未来在朝堂上,必定能有一份锦绣前程。

只是徐京何被无数读书人推崇,又向来洁身自好,这般人物,旁人哪里能容忍施元夕这样的人沾染?

这传闻一出,施元夕的名声只会更臭。

且,还是在谢郁维的面前。

一个水性杨花,不择手段的女子,便是再有几分才华,又算得上什么呢?

只要跟勾引二字沾边,日后她便是会有更好的名次,也不免会让人想歪。

也不知那名次是不是正经得来,更不知她在背后用了什么肮脏的手段。

在大梁,名声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就是比她性命还要重要的存在!

这边喧闹非常,乐书对上了那些指指点点的目光,心头尤其难受,她忍不住抬起头,去看施元夕。

和许多年前一样,那些窥探的目光,不断落在了她的身上。

施元夕的心境,却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

她迈着平静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到了徐京何的跟前。

在无数人或惊愕或厌弃的视线中,她神色平缓地道:“学生见过徐司业。”

微风卷起了她的裙摆,谢郁维抬眸看她站在了风中,身姿岿然不动。

他的神色却有些难看。

当年为了计划顺利进行,他与她退婚,冷眼看着魏青染辱没她的声名。

彼时只觉得是成大事必要的牺牲,可今日亲自感受。

周围的议论声,还有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几乎让他不能呼吸。

谢郁维神色晦暗不明。

旁边的施元夕却从袖中掏出了那篇文章,递与徐京何,道:“学生有一物,事关重大,需交与徐司业定夺。”

她展开文章,定声道:“此为女院魏青染写给学生的信,信上称,魏青染对徐司业任职有诸多不满,又因三年前旧事对学生怀恨在心。是以,她命学生接近徐司业,与其牵扯不清,令徐司业声誉受损。”

“如有不应,便要让学生声败名裂,滚出国子监。”

施元夕目光坦荡,没有半分游移。

是以在场的许多人都不会知道,魏青染根本就没有写什么信。

魏青染就算是想要她死,也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可那又如何?

当年她毁尽施元夕声誉,往施家送了一份她亲笔所写的《女德》,让萧氏将施元夕关在了祠堂内,抄写她的笔迹三百遍。

今日施元夕就用她魏青染的笔迹,完全杜撰出一封不存在的信件。

也让这位魏小姐好好感受一下,何为子虚乌有,何为百口莫辩。

被人捏造事实造谣传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17章 退学处理!

施元夕在未穿越前,就格外喜欢临摹。

她临摹过很多的字帖,擅长多种不同的字体。

到现代后,虽说硬笔写得更多,但她偶尔心烦意乱看不进去书时,也会铺设一张宣纸练练笔。

魏青染让她抄写的三百遍《女德》,在她被赶到了越州前,还命谢府的下人特地送来给她。

说是给她的送别礼。

这般羞辱,换做别人或许早就将那些东西毁了。

可是施元夕没有。

她将三百遍《女德》都收在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中,就压在了那个保存着她所有物品的木箱底部。

昨日回来后,她让张妈妈把东西找了出来。

张妈妈看着那厚厚的一摞纸,险些掉下泪来。

施元夕却满脸平静。

她坐在了月色里,将昔年所承受的所有侮辱,一一摆放在了面前,提笔,临摹至后半夜。

写完最后一笔后,她起身,在秋日渐冷的夜风里,一把火点燃了所有的宣纸。

在熊熊燃烧的火焰映射下,她神色格外沉静。

上天赋予她的每条路,她其实都走得异常艰难,但每一步,她都没有白走。

周遭一片哗然。

不远处的魏青染,将她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她当下又惊又怒:“我给你的信件!?”

魏青染从未遇到过这样荒谬的事,以至于她惊怒之下,竟是快步上前,想要夺过施元夕手里的东西。

施元夕不闪不避,只淡声道:“魏小姐果然厉害,徐司业面前,便敢直接销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