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11)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周遭的魏家官员见状,顿觉不妙,急切地想要打断她的话。

施元夕却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她停住脚步,隔着陈海几人,远远地看着魏昌宏,面无表情地道:

“这等情况,魏大人可知晓?”

陈海面色难看地道:“施大人这是何意,惠州之事,与魏大人有何关系?”

施元夕抬眸,直接看向他:“与魏大人无关?”

“那平江都指挥使魏天昊,是否也跟魏大人,跟太后娘娘没有半点关系!?”

刷——

朝堂之上,无数人变幻着神色。

今日施元夕开口前,许多人都以为她要对付的是户部尚书。

毕竟惠州强制征收这么多的税款,那些官员究竟是怎么做的,钱又去了何处,只有户部官员清楚。

户部两名侍郎,一名在上个月时被徐京何清理了,另一名从那人出事后,便告病在家。

如今只余下尚书在支撑着。

施元夕若想在此时将其拉下马,还是比较容易的。

可谁都没想到,施元夕竟是直接将冒头对准了幕后的魏家!

且将魏家大肆揽权的背后,高高在上的魏太后,也一并卷了进来。

此刻造成的震撼,远胜于清晨在宫门外看到施元夕时。

到得如今,许多人终于反应过来,魏家为什么会在施元夕入宫前,下那么重的手去抓她了。

“你放肆!”魏昌宏没开口,殿上的魏太后直接怒声道:“你在惠州射杀平江都指挥使,哀家还没问罪于你,你却胆敢在朝上大放厥词!”

“你将这朝堂当成什么地方了?”

“启禀太后。”施元夕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抬头看向了顶上的人:“大梁朝堂,当然是为大梁百姓做主的地方。”

“是圣上的朝堂,祁氏的江山!”

这番话,好像是在同魏太后说她越俎代庖,说她祸乱朝纲。

殿上的魏太后神色突变,抬手用力地握住了身侧的扶手,险些情绪失控。

先帝驾崩以后,不,或者说,打从先帝登基以后,已经很少有人在魏太后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她端坐在上边的位置太久,已经居高临下看惯了别人谦卑的模样。

又如何能够容忍施元夕在朝上这般对她说话?

魏太后神色冷冽,好半晌才找回理智,开口道:“哀家是先帝生母,是这大梁的国母!”

“你目无尊卑,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殿上的魏太后所吐出的每一个字,都足以令底下的官员心惊肉跳,惊骇不已了。

王瑞平神色微变,为防止魏太后情绪暴戾之下,命人将施元夕拖出宫门处斩,直接抬步上前,掀袍跪下,高声道:

“请太后娘娘息怒。”

在他身后,无数官员出列,皆是沉声道:“请太后娘娘息怒。”

这些朝臣的举动,看似是在向魏太后请罪,实际上却是在维护施元夕。

施元夕说出那些话时,除魏家官员外,朝上无一人阻止。

反倒在魏太后怒不可遏时,上来请她息怒。

这哪是让太后息怒,分明就是请魏太后适可而止。

他们的行为,直接印证了施元夕的话。

大梁的江山,总归还是祁氏的江山,而不是他们魏家的一言堂。

这般情况下,那施元夕竟还没有半分收敛,她立在人群中,挺直脊梁,朗声道:

“臣可以死。”

朝中无数官员皆看向她。

见得她面上无任何情绪,更没有丝毫胆怯之色。

王瑞平面上一怔,那一直紧握着的手,终是松懈了下来。

这朝堂,未成为施元夕的埋骨地,反而成就她的一身傲骨。

今日之举,更当成就累世之名。

施元夕那道明亮的,带着女子独有的纤细声线的嗓音,再度在朝上响起。

她说:“只今日臣便是死,也需要要将魏天昊所行之事,昭告于天下。”

她说罢,直接从怀中取出了一本厚厚的账册。

这东西从惠州开始,便一直被她贴身放着,一步都不敢离开自己的眼睛。

她在京郊徘徊多日,想了无数办法入京,却都不愿将此物割舍。

为的,就是将这一份罪责,呈到所有人的跟前。

当着满朝官员的面,施元夕直接翻开账册,沉声朗读道:

“惠安二年三月十一日,收受白银四万三千两,奉于京城。”

“惠安二年三月十四日,收受白银五万两。”

“惠安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得京中命令,加收税款……”

惠安,是先帝的号。

而这本账册的内容,越到后边越发触目惊心。

刚开始时,还只是试探性地与本地商户往来,贪墨银两,替别人行方便。

从第三年,也就是先帝驾崩后开始,数额高涨,其后跟随记录的每件事情,都叫人头皮发麻。

朝野之上,一片死寂。

唯余施元夕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

在场的魏家官员,尤其是陈海等人,一张脸上血色尽失。

陈海万没有想到,施元夕手里掌着的,竟是这么久以来,魏天昊在平江给魏家做下的所有事情。

事无巨细,每一笔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所涉及事情之广,数目之大,直听得他心神恍惚,反应不及。

头昏脑涨间,他意识到,想要将这些事情知晓得这么清楚,且还能全数记录下来的,必定是魏天昊身边的心腹。

魏长空的密信中说,魏天昊身边另一名佥事,在魏天昊行事前被冯炜然抓捕入狱。

那施元夕手里的这个东西,究竟是那个秦佥事所写,还是……魏长空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