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38)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而他在位时,小皇帝不过三四岁,学未能学成些什么,反倒是在一系列变革中被推上皇位。

此后被魏家架空后,更是半点都没接触到什么学问和治国之策。

徐京何看过小皇帝的功课。

江南徐氏人才辈出,他祖父及家中许多长辈都曾收过许多学生。

他本人也是国子监出生,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资质,还是比较容易断定的。

小皇帝的资质在寻常读书人中都只算平庸,更别说处在这等高位上了。

谢郁维掌权多年,应当比他还要清楚这事。

开口便说让小皇帝亲政,亲的什么政?

谢家的权政吗?

谢郁维目光落在他和施元夕的身上,他冷声道:“当由内阁辅佐,为避免有人大肆揽权,可进行轮换。”

“如何轮换,谁人来决定轮换?”施元夕挑眉道:“到得这般地步,是不是还应该重新择出一位内阁首辅来?”

“谢大人既是知晓魏家揽权的真相,便应该也清楚,魏家所在的时期,内阁是何等模样的吧?”

施元夕的话,让朝中官员都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魏昌宏此前便是内阁首辅,他大权在握时,整个内阁如同虚设,所有东西都不过是他的一家之言罢了。

“魏昌宏揽权许久,内阁内无一人能左右他,一路放任他嚣张至此,以至于酿成大祸。”

“谢大人觉得,这样的内阁,谁能有资格成为新一任的内阁首辅?”

殿内那些嘈杂的声音,一瞬间消弭大半。

施元夕神色平静地看着谢郁维,其实他们都清楚谢郁维的意思,他在中书省担任要职,几年后步入内阁,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那个内阁首辅之位,大概就是他给自己谋划的下一步。

但是……

如施元夕所说,他和整个谢家在魏家大行其事的时候均无作为。

他为保存实力作壁上观,那到得此时,便是没有摘取果实的资格的。

“是被魏昌宏打压,一蹶不振,逢着大事就病了的吴阁老。”

“还是默认魏昌宏所行之事,对其听之任之的任阁老?”

被点到名的人,脸色涨得通红,那吴阁老更是羞愤不已,当场便要越过所有人去撞墙。

周瑛静坐在一旁,在满场嘈杂声中冷声道:“都让开。”

她端着茶盏,低抿了口茶,冷声道:“让他撞。”

整个殿上都安静了。

拦着吴阁老那些人悻悻地松了手,吴阁老脚步一虚跌坐在地上,他抬头,不可思议地看向周瑛。

余光瞥见谢郁维的神色,那吴阁老咬了咬牙,憋着一口气想爬起来,真当着这满殿朝臣撞死在柱上。

就听得周瑛面无表情地道:“史官何在?”

“可记清楚了,今日是吴怀英要谋夺那首辅之位,本宫不允,他便要撞死在这慈宁宫大殿上。”

“是青史留芳,还是弄权不成的恼羞成怒。”周瑛轻抬起眼皮:“诸位心中都有个决断吧?”

第109章 人选

那吴阁老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轻易不敢动作。

他有心赴死,可需得要建立在能够获利的情况下,这一撞,要么得权,要么得名。

若两项都得不到,便是叫他去白白送死。

殿上的周太妃并非是好拿捏之人,他死了,他府上的儿孙们还在,他沾染污名死去,只会累及全家。

他不动,周瑛却是动了。

她起身,冷眼看向殿下的官员:“除吴阁老以外,今日可还有谁要死谏,都可一并站出来。”

“也让本宫好好看看,在魏家只手遮天,胡作非为时,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朝臣都在做些什么。”周瑛负手而立,目光冷沉:“当时不曾发作,是忌惮魏家的权势,还是说……”

她冷笑不已,面色沉肃:“你们是掂量着本宫不如那魏氏权势滔天,轻易动不得你们这些权臣!?”

朝上的官员心头突突直跳,哪里敢应下这样的话。

也不瞧瞧这慈宁宫上下都是谁的人,便是真有这样的想法,也决计不敢表露在面上。

当下,整个慈宁宫内响起了朝臣们整齐划一的声音:

“臣等不敢。”

谢郁维目光起伏,神色冷沉。

谢氏一脉确实打算死谏,可在他们行动前,施元夕联合殿上的周瑛,将挡在他们面前的那层纸戳破。

他们拿魏家的事来压周瑛,施元夕就用整个谢氏一脉都无作为来做出回答。

此事之上,谢家辩解不清,那些为他们所驱使的朝臣更是无法解释。

局势已经走入死局。

谢郁维面上不显,心中却已盘算着化解之策。

他还没做出反应,外殿便传来阵阵喧闹声。

殿中的朝臣们皆抬首去看,这一眼,就瞧见谈墨率领着镇北军的一众将士,大阔步进入殿中。

魏昌宏伏诛后,镇北军扫平京中动乱,至今仍有一部分将士留在京中。

谈墨作为镇北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如今更是驻守在了京城。

清理京畿营中魏党人手的事,便落在他的身上。

他寻常轻易不参与早朝,此前商议边疆要事时也未在朝上,此刻却赶在重要关头出现。

场中谢氏官员,见状心头一凛。

顾安仲的脸色,更是瞬间冷沉下来。

谈墨简单行礼后,躬身道:“朝中正逢动乱之际,镇北军中十万将士,请周太妃临朝,以安定朝局,抚慰军心!”

果然。

谈墨此刻出现,就是代表镇北军前来表态的。

兵权所属,便是军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