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63)
罗明正讥笑:“他这般奢靡无度的人,竟是愿意舍下荣华富贵和普通将士同住,当真是可笑。”
只怕还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博得贤名,顺便减低被暗中刺杀的可能性。
“这是掂量着朝中之人不知道边疆局面。”李侍郎冷声道:“他贪图享乐,对阵北越军队时极少露面,胜仗都是王溪和路星奕打的,如今要论功行赏了,倒是开始维护起自己的名声来了。”
这些事,也就只有同处在边疆的将士们清楚。
寻常百姓和官员哪里知晓这么多的门道,只清楚主帅是他严广海。
“暗杀也行不通,莫非就这么放任着他为所欲为不成?”旁边的官员不解地道。
没想到,他这番话说出口后,一直静坐不言的施元夕忽而开口道:“正是。”
殿内的所有人皆是循声望向她。
施元夕抬眸,看向上首的周瑛,平静地道:“臣观王溪将军信中所写,严广海此人好大喜功,性情狂悖。”
她眯了眯眼,面上带了些莫名的意味:“影卫传来的密报称,大军回京以前,严广海便已经与江太妃搭上了线。”
“既是如此,太后不若顺其心意,将此人捧高。”她眼眸闪烁,缓声道:“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朝中都该应下。”
欲令其亡,必先使其疯狂。①
他既是这般唯我独尊的性子,又自觉找到了靠山,他们何不借势而下。
先将其捧上高坛,再谈其他。
她这番话后,在场官员回过味来,心头皆是一震。
也是,他们之前一直与谢家兜圈子,也是因为边疆还未彻底安定下来。
这段时间内,施元夕手里也掌握了不少严广海所犯之事的证据。
缺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处理对方的理由。
严广海若懂得避其锋芒的道理,此时便该学那谢郁维一般,隐忍退让。
可他已经远离朝堂多年,江太妃那边便是真的与他合作,也只是想要借着他的势头力挫周瑛。
朝中局势究竟如何,他估计也不甚清楚。
光从局面上来看,说不准还以为谢家和周瑛平分天下呢。
周瑛眼眸微闪,抬头与她对视,二人目光在空中对上,皆是明白对方的意思,她沉吟片刻,便道:“既是如此,便传哀家懿旨。”
“边疆将士及一众将领战场立下大功,即日起,所有上过战场的将士,都将得到朝中封赏。”
“晋王溪、路星奕二人为正二品龙武将军,边擒、史逾等人为正三品定远将军……大将军严广海驻守边疆多年,立下汗马功劳,特封其为正一品昭武将军。”
“另赐其威北侯爵,往后世代子孙,皆可世承其爵位!”
这道消息一出,朝野皆惊。
此番战事,路星奕立下汗马功劳,其品阶更是暴涨,一路从四五品的武官,晋升到了正二品。
这等晋升速度,已经属于超群。
但因对方立下的功劳太甚,且在战场上,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一刀一枪豁出性命拼来的。
朝中各方势力都有拉拢他的意思,他晋升迅猛,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很多人没想到的是,都知道那王溪才是周瑛一手提拔的将才,北越降书也是他亲自奉上来的,王溪所得的封赏,竟然还不如那魏家残党严广海。
当下,京中谣言四起,都说周瑛忌惮严广海在军中声望,才会给对方这么高的荣耀。
大梁爵位来之不易,如今的勋贵,许多都是建朝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家,这严广海上来便加封了个侯爵。
如何不令人震惊?
消息传至军中,严广海心头那块巨石,顿时松落了不少。
看来他提前与江太妃搭上线,还是格外有用的。
否则的话,周瑛怎么会随便松口给出这样的封赏。
这封赏一出,直接将那两个蠢蠢欲动之人压在了他的底下。
严广海心头满意,还命人封了个大红包,给那前来传信的宫人。
宫人毕恭毕敬地收了,面上掂量着十万分的小心,轻声道:“太后说了,将军若有任何要求,只管提出来。”
“您是功臣,朝上必不会叫您受了委屈。”
严广海身边的副将见状,本想低声同严广海耳语几句。
就见严广海似笑非笑地道:“得太后看重,是臣之幸。”
“若说旁的什么要求,倒也没有,唯独一项……”
“臣对朝中那位女官尤其好奇,不知此番边疆军入京,可否让施大人出京迎接?”
他这是要让施元夕亲自出面相迎!
他如今官职已位列武官中最高,让施元夕一个四品官来迎,倒也算不得什么大错。
可问题就在于,满朝都知道施元夕是周瑛的心腹。
虽目前只是个四品官,却有着半个帝师的头衔,乃是真正的天子近臣。
他要施元夕出面迎接,所彰显的,便是他在朝中的身份。
天子近臣又如何,还不是要如宫中宫人一样,毕恭毕敬地来迎他?
瞧着是在为难施元夕,实际上却是在给朝中周瑛一派的官员一个下马威。
同时,也是在给京中树起新的风向。
消息传入京中,人人惊骇不已。
偏施元夕听了后,非但不生气,还立即向宫中请命,主动率领群臣去往京郊三十里开外接人。
这等举动落在旁人眼中,便是他们如今啊,是真的招惹不起这严广海。
大军抵达当日,京郊三十里开外,路星奕驾着战马,坐在马背上,抬起头,便看到了远处立着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