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74)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兵部和底下的各大军队息息相关,京中布防调换,新任边疆军主将更是周瑛心腹。

他此前自视甚高,觉得不过是协助调查,没想到短暂的十来天,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京畿营中各方将士和官员,都与京中大小世家牵连颇深,这也是他们这一方能够与周瑛叫板的底气所在。

事到如今,顾安仲心里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他的话却遭到周围官员的炮轰。

“顾大人这是去了一趟刑部,连心气都丢掉了?”

“此时退回江西,就是放弃我们所有人家中几代经营下来的心血!顾大人这哪里是要走,这是要我等的命啊!”

“上阵杀敌都得要分个胜负,如今两方还没真正出兵,你便要我们做逃兵?”

顾安仲在接连的反对声中,眼眸闪烁。

他看着谢郁维冷沉的侧脸,心中微顿,反应过来。谢郁维站在世家肩膀上,拿到顶尖的权力。

如今却也被世家架在高处,动弹不得。

这回头路,他是走不了了。

混乱的局面下,顾安仲听谢郁维开口,打断这满室的争闹声,他沉声道:“自明日起,联合京中重要世家弹劾上书。”

朝上调换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京城布防,更是直接触动京中权贵的利益,那些遭到打压的世家权贵,也该反扑了。

谢郁维亲自出面,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毕竟那魏家,还有蒋谭明身后的蒋家和牵涉到其中的齐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

这些权贵将权势地位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

本来周瑛临朝后,他们心中就有些忐忑,如今对方不声不响地就换了布防。

……施元夕手里还有那么些强悍不讲理的武器。

谁看了心里不害怕?

谢郁维出面,有他和江太妃顶在前,各大世家联合。

周瑛和施元夕能杀一人两人,可能杀尽这么多的世家之人?

朝上风向开始发生转变。

春闱之后进入朝阁的众多进士,未得重用不说,连带着周瑛此前提拔起来的寒门之士,都遭到多番打压。

施元夕所在的翰林院好一些,其他的包括六部都碰上了极大的阻碍。

人手安排不进去,新政亦无法推行。

周瑛每次问话,便会碰上些个软钉子。

事事皆应承,态度恭顺,场面上的漂亮话说得是一个比一个动听,却什么事都没办成,只不断拖延时间。

等到殿上的周瑛发怒,欲要拿人问罪,那些人就会将底下的寒门出身的小官推出来顶罪。

若牵连上下,领罚后就更好办了,只管攥着权柄紧闭家门。

休养时谁都不见。

经由他们这么一番折腾,朝上许多要事停摆,殿上的周瑛威信力越发降低,下边的底层官员做了事情也没用,只得也停下手。

朝中一度陷入僵局。

早朝无人说话时,御史台的人便开始发力了。

拿祖宗规矩来压人,开口就说调换布防不合理。

理由是京中布防皆有规制,镇北军调遣离开驻地不合理,各地驻军减少带来的不便等等。

施元夕听完后,道:“朱御史所言有理,依据规制,现如今的驻京军是不合理。”

那朱御史闻言,眼皮抬了下,他也习惯施元夕的行事风格了,她开口应承的话,多半都是为反驳他立下的。

果然。

施元夕淡声道:“按照祖制,驻京军的人数至少应当扩充到十万人。”

“正好,将驻扎在京城附近的其余镇北军都调遣入京,人数便够了。”施元夕微顿:“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七万人不够,她还要增添到十万。

换人以后,驻京军就是架在所有朝臣脖子上的那把大刀,这些权贵如何能应?

当天朝上难得热闹,许多官员站出来反驳施元夕。

她的态度也代表了殿上之人的态度。

周瑛半步不让,权贵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行事越发无所顾忌。

惠安宫内,郑奇明沉下面孔道:“到得今日为止,各处提拔起来的官员,已有十余人先后遭到贬斥和处罚。”

年轻官员不得重用都是小事,问题在于那些真正做事的官员受到各方阻碍,远的不说,吏部已经乱成一团。

王瑞平本就刚上任,许多事情还没真正上手,这些时日世家不断找事,给他找了许多麻烦。

同样的情况,在冯炜然的户部也发生了数次。

不太一样的是……京中之人对冯炜然不太了解,不知他秉性的情况下,有人犯到他的头上来,当日就被他命人打了四十大板。

冯炜然是让自己身边的人动的手,下手极重,那受罚的人被人摆在户部门口,来往的人都能看到。

经此一遭,倒是让那些人安生了些。

罗明正道:“六部之中,只有兵部和刑部的情况稍好些。”

兵部是顶上的顾安仲行事如常,没生出太多乱子。

至于刑部……是有几个领了闲差的刑部官员刻意刁难,可生事当天,徐京何就让他们几人去刑场监守,亲眼目睹他处斩了几个世家之人。

据说那几个人回去后连饭都吃不下了,哪还有什么力气生事。

“无论如何,这么下去都不是个办法。”施元夕抬头看了眼李侍郎。

李谓的名字也在吏部候选名册上,继续下去,他们这批官员都没办法顺利进入朝堂。

谢家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京畿营,倒逼他们撤回调换布防的旨意。

法不责众,世家为着利益反扑,是在施元夕的预料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