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42)
“问题就在于,与你同组的王恒之、路星奕二人评分太低。”汪监丞接过话头,冷声问:“施元夕,你可还记得,这是群体策论。”
“学生记得。”
齐学正道:“……路星奕的策论为乙等,王恒之则是戊等。”
“评分都还好,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同。”邱学正皱眉道:“可问题出在,你们三人的策论,几乎没有什么相关性。”
“按照评判规则,便是你合格了,综合评判下来,也拿不到甲等。”
三个人里,只有她一个人不是荫监生。
她拿不到甲等,就意味着参加不了后边的大考。
徐京何抬眼,注视着下方站立的人。
施元夕站在了冬日的冷阳里,她穿着国子监那身蓝白配色的夹袄襦裙,乌发上戴着两支玉簪,瞧着素雅恬静。
在各类议论中,她垂眸,缓声道:“这三份参差不齐的答卷,便是学生们对议题的补充。”
“啊?”
“什么意思?”
不光外边的人没明白,里边的汪监丞也是,他皱眉道:“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施元夕在嘈杂声里抬头,那双眼眸莹润透亮,如同黑夜里的繁星。
她不疾不徐地道:“此番我们三人所呈现的内容为,博采众长。”
“学生以为,所谓博采众长,便是要发挥各人之专长,显个人之能。”
“今日这份答卷,若非要按照制式来写,王恒之也好,路星奕也罢,皆可以包装成为同学生一样的策论。可若是只要制式,就无策论。”
“策论是人心所想,学生觉得,自己并没有和他二人长同一颗心脏,认知有所不同,则呈现有所不同,博采众长者,便是不同。”
“路星奕狂放,王恒之跳脱,而我的文章,则以取长去短为题。”
不是取长补短,而是去短。
齐学正微怔,按她的话,找到了所写文章的对应内容,她写的内容与另两个人的中心议题接近,呈现出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统筹谋划者,当以取长去短,方能三元归一。”
“是以,学生本次递交的课题为:取长去短,方能三元归一。”
旁边的邱学正拿起了上交的议题册,因是现场公开阅卷,所以他们都没注意看递交上来的议题,此时展开后,才发现他们三人递交的题目,确实不一致。
路星奕、王恒之二人为博采众长,施元夕的则如她所言。
群体策论不只是有一种形式,似他们三人这般,施元夕的内容,便属于总结性内容。
如此,是怎么都不算是离题了。
汪监丞正想要骂她巧舌如簧,临开口前,却骤然反应过来。
三元、三元!?
何为三元归一。
这代指的何止是他们三个人,而是眼下的朝堂乱象啊!
以魏家、谢家、徐家为首的势力纷争。
到得她的嘴里,却变成了三元归一。
她、她好大的口气!
是的。
施元夕已经谋算好了将要投靠的阵营,这篇策论,便是她交出去的第一份答卷,是她真正的敲门砖。
她要清楚明白地告知对方,她要做的,不是收一折二,或者连同哪一方来借势而上。
她要的,是杀得这三方归一,均俯首称臣!以铸成不二盛世!
第22章 甲五级第七!
施元夕的话,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听着是一回事,在寻常人的耳中,听着就只关乎于本次策论。
静思台内嘈杂了起来,有叶滨的事情在前,在场的人都尤为关注他们的评分。
“看来,这个甲等,今日她是非拿不可了。”坐在了汪监丞身侧的学正轻声道。
“巧言令色,强词夺理。”汪监丞冷笑:“说是群体策论,可最后产生的联系,倒是她临场说出来的。”
齐学正听着他的意思,是不愿意给出这个甲等,他低下头,在施元夕的策论上做批注,一边道:“今日便是不叫她起来,最后也需要查验策论议题,只要结合了议题来看,他们的策论就没有跑题。”
“何况,策论对答是历来都有的传统。”齐学正批注结束,抬头看他:“汪监丞以为呢?”
“评分当由你们学正共同给出。”汪监丞冷脸道。
无论几大世家私底下厮打成了什么模样,面子上却还是要维持的。她都已经提出三元归一的议题了,今日的评分,谁又能在这上边给她使绊子?
何况她的群体策论合理合规,旁人就算是想挑错,如今也是半点都挑不出来了。
齐学正将定好的评分,交由徐京何。
徐京何轻扫了眼,抬头,目光落在了静立的人身上,缓声道:“甲五级施元夕,本次群体策论评分为甲。”
尘埃落定。
施元夕终究是取得了参与大考的资格,同组的路星奕、王恒之两个人,也因为她的群体议题,而同步通过了策论考核。
而国子监各处前来看热闹的学子们,听到了她通过考核后,便更加兴奋了。
这代表着,施元夕将会参与到了即将到来的第一次大考中。
和此前种种考试不同,大考才是国子监内最为权威的考试。
也最能检测学子的真实水平,在学子们的心中地位最高。正因如此,太多人实在是好奇,本次施元夕大考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名次了。
今日策论考核结束后,距离大考日,便只有七日了。
整个国子监内的格局,也将因为本次大考而发生巨大的转变。
不过本次的策论考核,也足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