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11)+番外
“好了,你回去吧,凶手不是你。”慕琛摆手道。
何无忌闻言一愣。
“若你真的想杀,当年就动手了,何至于等到今日?”慕琛淡淡说道。
何无忌不再说话,也不为所动,只呆呆看着地上。
慕琛吩咐官吏看紧何无忌,不要让他做出自杀之事。
回到正堂之上,慕琛扫视众人,对朱知府道:“朱知府,如今定案尚早,仵作还未推断出死因,此案还有许多疑点,不能草草定案。本王曾在刑部历练,有一定的经验,想亲自前往赵同知府上查证,不知知府可否允准?”
朱知府也觉得此案并不是这么简单。
赵同知是在家中身受重伤而亡,身上虽有血迹和打斗的痕迹,但总觉得这不是致命伤。
仵作验尸结果也只能初步断定赵同知死于刀伤。
他刚想说话,就看见一个官吏急匆匆地赶来。
那个官吏急急忙忙对朱知府见礼,说:“知府,方才仵作说,赵同知死于中毒!”
马通判面色一惊,“此话当真?”
官吏连忙点头,“这是下官听仵作亲口所说,假不了!”
澜意将视线放在了马通判的身上。
令澜意奇怪的点是,他的这个惊并未见惊讶之色,反而让她看见了一丝惊慌之色。
澜意顺势看了慕琛一眼,与慕琛交换了一个眼神。
另一个官吏同样匆忙赶来,带着一个老婆婆进来,与她一齐对朱知府见礼,道:“知府,这位老婆婆说,她在申正三刻左右见到牛铁柱从赵同知府上后院悄悄翻墙出去,手中还拿着一把有血的匕首。”
第63章 真正的凶手是下毒之人。……
“赵同知不是死于中毒?”马通判下意识问。
两个官吏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作答。
朱知府默默记下仵作所说。
他一双眉目软和下来,和声问老婆婆:“婆婆,您说您看到了什么?”
老婆婆头发花白,将近花甲之年精神矍铄,双手背在身后,恭恭敬敬地说:“朱知府,老婆子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神还是很好的。老婆子在申正时分出门去寻我那顽皮的孙子,刚走到赵同知家附近,就看
见牛铁柱提着刀鬼鬼祟祟地走了!”
她越说越后怕,满眼的恐惧,说:“老婆子亲眼看着他的刀正在滴血,把老婆子吓坏了!”
朱知府大概了解了情况。
仵作说赵同知死于中毒,而他当时看过了,赵同知身上有几处明显的刀伤。
或许牛铁柱的确有嫌疑。
朱知府冷下脸来,挥挥手示意官吏给老婆婆赏钱,并让官吏带走老婆婆。
他侧过头去看马通判,“你带人去把牛铁柱带来。”
马通判应声是,叫了几个官吏,风风火火前去牛铁柱家里。
慕琛大致知道了这是个什么案件。
他问:“这牛铁柱与赵同知有何关系?”
“牛铁柱是个杀猪的,与赵同知的妻子冯婉青梅竹马,痴恋冯婉多年,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不知为何,最后娶冯婉的却是赵同知。”朱知府也是几年前才调到汝宁府当知府,但他爱民如子,时常走访各家,对当地百姓的事略知一二。
让澜意好奇的是赵同知中了什么毒,她看向那位替仵作传话的官吏,问:“赵同知身中何毒?”
官吏终于有机会开口了,忙道:“是无忧子!”
无忧子。
澜意垂眸沉思。
窈姨跟她说过,无忧子有剧毒,若烈日之下曝晒过并碾碎,再将其倒入水中或其他的食物当中,食用者当即便感觉头顶昏昏沉沉,没过一刻便会睡去。
睡去即死亡,却会让人听见微弱的呼吸声,给人一种睡觉的假象。
澜意问朱知府:“赵同知的尸身是在哪里发现的?”
“是在他府上书房。赵同知的夫人进门看他躺在床榻上,以为他酒醉未醒,便让丫鬟去床边叫醒他,丫鬟发现赵同知浑身是血,壮着胆探了探鼻息,发现他已经死了。”朱知府将当时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澜意。
听到朱知府的这番话,澜意可以断定赵同知身上的刀伤只是障眼法了。
真正的凶手是下毒之人。
“多谢知府告知。”澜意道,目光瞥向慕琛。
慕琛明了,站起身来。
“朱知府,我们可否去赵同知府上?”慕琛问,“这一个案件,我与王妃总觉得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朱知府自是不敢拒绝此事,他怕只怕慕琛给他添了乱子,抿着唇角点了点头。
“小郭,你带殿下和王妃去赵同知府上。”朱知府吩咐先前的那位官吏。
小郭当即给朱知府行礼,应声是。
赵同知府上发生了命案,官府的人前去清理现场,赵同知的尸体已经带回了衙门,府上的丫鬟婆子和小厮也分别被关押起来,由几位官吏守着。
当然了,赵同知的妻子冯婉也被几个官吏守着。
案是她报的,死者是她的丈夫也不假,但这并不能排除冯婉作案的可能性。
澜意原以为赵同知府所在的巷子挤满了人,没想到一路畅通无阻。
只是刚一走进赵同知府,就听到一中年男子的叫喊声。
“我又没有害我大哥,我为什么要被关在屋子里?”中年男子不服气,大声喊着守在他屋门前的官吏。
官吏充耳未闻。
“这是?”慕琛看到澜意眉心微皱,连忙问小郭。
小郭不以为意,“殿下别搭理他,谁的家里还没有几个无赖啊!这个人名叫赵通,是赵同知的堂弟,父母双亡前来汝宁投奔赵同知。赵通整日里游手好闲的,一件正经事也不干,赵同知没少为他操心,偏他还不领情,总是借着赵同知的名头做些欺男霸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