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42)+番外
宫婢用绣帕擦了擦面前的那块大石头,让被一众宫婢簇拥着的柳太后坐下。
柳太后示意澜意坐在她身旁,接着讲述自己的往事。
她拄着拐杖,虽然面色衰老,红颜不再,但是那双眼睛仍旧清澈,回忆起自己年少时遇见的人,脸上不由自主挂着笑容,道:“平日里父亲母亲总拘着我,不让我出门游玩,我每次都悄悄翻墙出去,跑到城外偷偷练武。一次从家中翻墙而出,撞见了一个模样俊俏的小公子,我顿时就傻眼了,也就从院墙上摔了下去。”
说到这里,柳太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想来,年轻时候真是大胆啊!”
澜意不禁笑出了声,看得柳太后满眼诧异。
“祖母,先前孙媳还不明白,为什么阿琛这么爱翻我家墙头,原来是跟祖母学的啊。”澜意回答道。
柳太后闻言嗔怪一声,“这好好的正门不走,翻人家姑娘墙头做什么?”
“估计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吧。”澜意笑。
“这倒也是。”柳太后点头,“我自从见到了那位小公子,便也学着京城女子那般对镜描眉,簪上了我从前并不喜欢的花朵。”
澜意大胆地问:“那位小公子,便是先帝吧?”
柳太后爽快承认,“正是先帝。不过,他只是长得白净,显小,其实比我还大八岁呢!”
“这样啊。”澜意一脸惊讶,“那后来是先帝向您提亲,还是您央求曾祖父曾祖母去说亲的?”
柳太后满是傲娇神色,“当然是他亲自来提亲的!他家是武将,公爹当年为国捐躯,只留了一个荣国公的爵位给他,所以一切家事都是他一人做主。”
“先帝眼光真好。”澜意夸赞道。
柳太后轻轻戳了戳澜意的眉头,“你可别夸我,我这人越活越像小孩,不禁夸的。”
“对了,说起六郎,你可知晓他的生母蓉妃?”柳太后眉眼一紧,问。
澜意如实道:“孙媳只知蓉妃当年犯了大错,得圣上厌弃……”
后面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澜意也没必要在柳太后跟前提起了。
柳太后叹口气,“她其实并没有犯错,她是乌兰国派来的奸细,前来窃取
我大荣情报的。只是她对皇帝动了真心,没有做出背叛皇帝的事。纸包不住火,皇帝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后勃然大怒,盛怒之下欲赐死蓉妃。后蓉妃身边的窈真放了一把火,带蓉妃逃出宫内,皇帝命一众侍卫去追赶她们二人,最后一时心软,放过了蓉妃和窈真。”
“没想到……”柳太后一脸惋惜,“蓉妃最后不见踪迹,就连窈真也寻不到她了。”
澜意听完,有些震惊。
她从未想过蓉妃是乌兰国派来的奸细。
这件事情,慕琛也没有跟他提起过。
柳太后见澜意闭口不言,深知她对这些一无所知,解释道:“当年皇帝震怒,赐死了所有知道蓉妃真实身份的人。所以,哪怕六郎是她的亲儿子,他也不知母亲曾是细作。”
“原来……原来是这样。”澜意太过惊讶,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调。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果延庆不将六郎悄悄送去一户佃农家,也许皇帝不会如此愧疚。”柳太后道。
澜意心里有一个答案,“若阿琛当时在皇宫,圣上怒气未消之时,恐怕会迁怒于阿琛。”
“正是这个理。”柳太后非常赞同,“虽说皇帝当时是一时心软,但反应过来后,仍会雷霆大怒。爱之深恨之切,他会将对蓉妃所有的恨,都转移到六郎身上。”
柳太后轻抚澜意被微风吹起的发梢,“每当皇帝想起蓉妃之时,心里对六郎的愧疚就会多一分。长年累月之下,会越发地愧疚,并思念六郎,才会命人去寻六郎,得知六郎被延庆安排到一户佃农家时,那欣喜若狂的模样,活像他父亲当年。”
“祖母说得是。”澜意嘴角漾开一抹笑来。
“你们这些年轻小辈,定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要一生一世一双人。”柳太后总结道,“就像我和先帝,成婚不就天下大乱,一路相互扶持成为大荣的开国帝后,即便他成为那九五之尊,身边也只有我一人。”
澜意轻声应着柳太后的话,“孙媳定会如祖母所说,与阿琛相守一生。”
柳太后目光慈爱,抚摸着澜意发髻之上的粉芙蓉。
…
…
十月末的时候,京城下起了初雪。
慕琛按照澜意的指挥,在雪地里为澜意堆雪人。
澜意看着他那笨拙的模样,连雪人的头都捏不好,忍不住自己主动上手,“我来!”
慕琛当然不会依,回过头奔向澜意,隔着披风抚摸澜意的双手,道:“怎么这样凉?”
澜意纳闷道:“隔着这么一层披风,你都能觉得我手凉?”
慕琛颔首,“因为我的手也凉了,你站在廊下看我堆雪人那么久,手肯定也凉。”
澜意笑得很是无奈,将披风内的暖手炉给慕琛看,说:“我有暖手炉,冻不着我的。”
“那也会受冻,我们快些进去吧。”慕琛话音刚落,也不等她回答,直接将她打横抱起,准备将她带进屋内。
暮云和拒霜相视一笑,为慕琛掀着帘子。
澜意满眼幽怨地看着慕琛,“为何不让我去堆雪人也就算了,我连看都不能看吗?”
“不是不是!”慕琛着急否认,“外面冷,我怕你冻着。”
慕琛走路的步伐极其稳当,放澜意在榻上坐着,又从白蔻手中接过一条毛毯,将其展开盖在了澜意身上,说:“若是把我的澜意冻坏了,那我可要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