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韶年(156)+番外

作者: 惜璟雨 阅读记录

慕琛此言过于幽默,不少妃嫔忍俊不禁,看慕琛的眼神都带着一丝嘲笑。

郑皇后冷冷看过去,那些妃嫔才止了笑,一脸端庄肃穆。

内侍也被慕琛的话惊讶到,正在感叹慕琛与澜意两夫妇说话都很直接时,慕琛再次开口说话了:“本王与王妃鲜少入宫,若非年节以及父皇母后的传召,我们基本上不入宫。你不是楚王府的内侍,而是大内的内侍,传递消息如此不便,真是辛苦你了。”

“这哪里辛苦,奴婢每日与殿下传信,靠的都是飞鸽传信,要不了多少功夫。”内侍终于回过神,眼见慕琛没有与他针尖对麦芒,不由得放松许多,也只听进最后一句话,所以毫无忌惮,直接将心底话也说了出来。

“是吗?”慕琛双手抱胸,言语冷淡,如冬日的冰雹,要将内侍的眼里凿出一个洞来。

内侍见状一惊,眼里的恐惧爬到了心上,连声反驳:“不是,不是!”

慕琛但笑不语,不再看他。

隆化帝当然明白慕琛话中之意,也听到内侍话语中刺耳的“殿下”二字,心中有了一个定论。

他直视前方,吩咐道:“查!”

顾维之拱手应是,亲自带了一队人马出去。

内侍仍在状况之外,不明白隆化帝为何变了一副脸色,茫茫然看着本该被他诬陷的澜意与慕琛。

澜意跟慕琛心有灵犀,只瞥了眼内侍的手。

内侍看着自己满是啄痕的手,这下什么都知道了。

澜意承认她是他的主子,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慕琛故意提起他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是想诈他的话。

而真正暴露他的,是他食指上密密麻麻的啄痕,只有长期接触信鸽,才会在拿信之时,一不小心被信鸽啄到手指。

他瞬间跌坐在地上,心如死灰,正准备咬舌自尽,被锦衣卫眼疾手快拦下了。

锦衣卫用布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咬舌自尽,更不让他发出半点声音。

慕琛眼瞅着澜意要走出席面,二话不说在旁搀扶她慢慢走至殿内中央,小心翼翼扶她行礼。

“父皇明鉴”澜意站起身,面色平静地说:“儿媳即将为人母,能够体会全天下所有

父母的爱子之心,断然不会做出此等恶事。”她搬出了柳太后,“太后前段时日召儿媳入宫,与儿媳说了许多佛理,儿媳便略懂一些佛理,佛讲因果,儿媳若盼着儿媳腹中之子好,应该是积善积德才对,又怎会做出伤害幼童之事?”

柳太后曾召见过澜意入宫,隆化帝是清楚的,至于柳太后究竟与澜意说了什么,隆化帝不好奇,更不会主动过问。

他作为一国之君,没有这等闲心,去关注母亲与儿媳说了什么话。

柳太后年岁大了,经历过不少风霜。见过世间最惨痛的一面,也见过世间最完美的一面。人到暮年,自然而然看透许多事情,逐渐了悟佛理,习惯吃斋念佛度日。

不过听到了跟佛有关的话,隆化帝倒相信这是柳太后亲口所言了。

毕竟慈宁宫内的小佛堂是他命人修葺的,为的就是方便柳太后念佛。

慕琛仔细听澜意讲完,附和道:“澜意说得极是,儿与她皆是一心向善之人,这段时日为了给孩子积善积德,做了不少善事。父皇,您可还记得,小雪那日,儿与澜意开仓放粮,并发放过冬的被褥、衣物给百姓?”

这一件事情,隆化帝最是清楚不过,轻轻点头,并不言语。

当日他听闻此事,特命他们二人入宫以示嘉赏,听到慕琛漂亮的场面话,龙颜大悦,自此看这个儿子的眼神都不大一样了。

殿内嫔妃心思各异,宋昭仪想大胆直言,遭到郑皇后怒目斜视,气势瞬间弱了,撇撇嘴看向别处。

赵王意味深长地看着慕琛,与赵王妃对视一眼移开眼。秦王一脸坦然,秦王妃略有不安。齐王夫妇神情平淡,慕琦与陈月婉轻松了不少。

唯有太子一脸不屑,“这又如何?就你们夫妇二人长了一张嘴巴会说话,我还听说过日日茹素的人,当年杀人不眨眼呢!可见话都是随口一说的,当不得真,还得看你是如何做的!”

隆化帝面色一沉,“放肆!”

只两个字,未加旁的动作及言语,吓得殿内众人纷纷下跪,太子也不例外。

众人异口同声,“陛下息怒。”

太子不明所以,壮着胆子说:“儿……儿又没说错,父皇为何要责怪儿?”

隆化帝两眼一黑,险些将桌上的东西摔太子脸上。

他与孝和皇后夫妻情深,孝和皇后温柔敦厚,通情达理,他自问也是天资聪颖之人,为何他们的孩子,会是如此得不堪?

没有一日是让他省心的。

如今年岁渐长,太子更是口无遮拦,丝毫不见成熟稳重。

郑皇后瞥眼隆化帝的神色,提醒道:“二郎,说话要注意分寸!”

陈如妃幸灾乐祸地掩袖轻笑,迎上隆化帝阴沉的目光,后怕不已,笑容都僵硬不少。

太子听不明白,“儿哪句话说错了?越是心中不安,越会吃斋念佛做善事来弥补过错。话虽如此,但儿也没有直接说祖母是这样的人啊,父皇何至于如此动怒?”

他越说越理直气壮,话里话外还有责备隆化帝的意思。

隆化帝实在忍无可忍,怒拍桌子站起身来,呵斥道:“逆子!”

郑皇后气得不轻,奈何太子是她堂姐唯一的血脉,是郑家的依靠,在这种关头,她总要护着太子。

要是隆化帝一怒之下废太子,郑家也会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