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60)+番外
澜意抿唇,不知是该笑还是不笑。
拒霜实在是忍不住,“王妃,要不您还是舍弃这些绣活吧——”
澜意冷哼一声,将圆架子丢在桌上,视线不离它,道:“真的不好看吗?”
她问暮云:“你觉得呢?”
“奴婢觉得,王妃还是适合写字画画。”暮云怕澜意伤心,接着道:“奴婢并不是说王妃绣得不好,只是王妃书法、画艺都是绝佳,这样的一双手,用来刺绣真是可惜了。”
拒霜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刺绣时稍有不慎手就会被刺痛,还是小心为妙。”
这样的话,澜意听了心里舒服。
她拾起桌上的圆架子,再次用针线改进上面绣的牡丹花,认真地说:“做事情要有头有尾,我将这朵牡丹花绣好后,再去做别的事。”
暮云和拒霜相视一笑,皆应了一声是。
澜意忽然想到今日的日子,手中的针线一顿,看得暮云纳闷,问:“王妃这是怎么了?如此心事重重的。”
澜意看着上面绣得差不多的牡丹花,用手去抚摸着,感觉没有特别突出的针脚,不会让小孩稚嫩的皮肤感受到疼痛,才回答暮云的话:“阿琛说,这几日大伯父就会回京。”
拒霜性子直率,“这不是好事吗?姑娘怎的还不开心?”
澜意也不知缘由,“我的心头,总有一种忧虑,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暮云安抚道:“王妃只是太过于想念大老爷了,思则生虑,王妃且放宽心,不会有坏事发生的。”
“但愿如此。”澜意想笑,但却笑不出来。
院内传来慕琛的一阵笑声。
暮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与拒霜一同搀扶澜意站起身。
“澜意、澜意!”他的声音近在咫尺,叫得十分急促,欢呼雀跃地走近屋内,上来就将澜意抱在怀里。
暮云和拒霜见状行礼,退至一旁。
澜意则是时刻护着自己的肚子,警告一声:“你注意点!”
慕琛高兴过了头,松开了手,有些讪讪地说:“对不住嘛,方才听到一桩喜事,心里高兴,想第一时刻同你说。但是一见到你,我就想抱着你,一刻也不愿意撒手。”
“是什么喜事?”澜意心中有一个答案,但害怕希望落空,只能将这个答案藏于心中。
慕琛嘻嘻一笑,“长鸣将大伯父带回京城啦!”
“真的吗?”澜意瞳孔微微张大。
慕琛点头,“千真万确,此刻大伯父估计已经回了李家,正与家人团聚。”
“太好了。”澜意微笑。
“太好了!”拒霜高兴得直接跳起来,“王妃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澜意没有不放心的,“放心,我放一万个心。”
慕琛搂着澜意的腰,搀扶她走出屋内,说:“那回家瞧瞧去?”
“好。”澜意含笑点头。
众人刚走出屋内没几步,澜意就看到白蔻急匆匆的身影,一看到他们便行礼,焦急地说:“王妃,大事不好啦!”
澜意一愣。
慕琛下意识望向澜意,稳稳当当扶着澜意,问:“怎么了?有话好好说,你别吓着王妃。”
白蔻吞口唾沫,一口气将自己得知的消息说出:“方才奴婢听到丹桂姐姐派人来报,说大老爷带了一个女人和女童回府。”
众人神色无不错愕。
丹桂是沈夫人身边的一等侍女,她说的话,有一定的可信度。
澜意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什么。
第91章 我情愿你死在北地。
在大荣王朝,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此事放到李家,便显得格外突兀。
李家的家规有一条,儿郎不准纳妾。
所以李家没有妾室,每位老爷和公子都守着自己的妻子过一辈子。
杨夫人与大老爷年少时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这才结为
夫妻。
只可惜大老爷“死”于隆化十二年的那场战役,尸骨无存。
杨夫人重情重义,留在李家抚育儿女十数年。
大老爷此举不仁不义,对不住为他守了这么多年的杨夫人。
李家诸人也是这般想的。
回到李太师府时,澜意察觉到府上奴仆皆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不敢发出半点声音,怕李太师与罗老夫人不高兴。
慈寿堂内的氛围更为低沉。
李家诸人,除了在衙门的三老爷、四老爷,皆齐聚慈寿堂。
李太师夫妇坐上首,冷冷瞪着跪在下面的三人。
大老爷上了年纪,加之在北地待了数年,胡子变得愈发浓郁,连嘴唇都看不见了。跪在他旁边的是一对母女,女人不过三十上下的年岁,正是风姿绰约的时候,一双眼睛无辜地眨了眨,不明所以。女童更是茫然,看着这么多人都在盯着自己,吓得往女人的怀里躲。
在大老爷回家之前,李太师就已经听到陆大将军府提前传来的消息了,他知道自己儿子在北地安了家,还有了一个玉雪可爱的女童。
他命府上奴仆将太师府周围的百姓都驱散,在侧门迎接大老爷三人,不让百姓看李家的笑话。
澜舒站在杨夫人身后,又气又恼,奈何大老爷是她的父亲,她不能出言指责父亲的行为,只能选择生闷气。
陈佳怡在旁安抚杨夫人。
她心里有气,是因为婆母杨夫人待她极好,将心比心,她自然不希望杨夫人受委屈。
江夫人满眼心疼地看着杨夫人,又将目光转向两位妯娌和小辈们,再瞅瞅上首脸色阴沉的李太师夫妇,刚想开口缓和气氛,就听到慈寿堂的侍女紫苏进来痛传:“四姑娘、四姑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