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62)+番外
江夫人与沈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选择静观其变。
澜意从乔霜的话语中品出一丝不对劲来,“大伯父说他失去了记忆,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你为何口口声声称大伯父为‘李郎’?”
乔霜毫不犹豫回答:“在李郎恢复记忆之前,我都是叫他寻郎的,因为他是我在湖边寻到的人……”
澜意回归正题,“大伯父,您该回答侄女的问题了吧?”
大老爷闭口不言。
李太师沉声道:“老大,说话,回答澜意所问。”
大老爷活到当祖父的岁数,还是会惧怕自己的父母,下意识点头哈腰,说:“儿……儿不知作何选择。”
“好,好啊!”罗老夫人被他这句话逗得嗤笑一声,“母亲知晓你有仁义之心,不愿舍弃与自己相伴多年的女人,
这点母亲能够理解。”
她指了指杨夫人的方向,“惜桃她是你的发妻,为你守寡十数年,将大房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以为她是为了我们李家吗?不,她是为了你,为了让京城众人记得李家有李慎这个人!”
罗老夫人越说越激动,“什么诰命尊荣,那都是虚的,惜桃在乎这些吗?人走茶凉,这么多年,若无她时时刻刻在我身边,我都要忘记我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了!你最对不住的,不是这一对母女,也不是明润和澜舒,而是惜桃,你明白吗?”
“儿明白。”大老爷一字一句说。
二老爷听到罗老夫人的话,感慨更多了,道:“大哥,我这做弟弟的都觉得大嫂这些年实属不易,你万不能再对不起大嫂一次。否则,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哥哥!”
江夫人见自己丈夫发了话,立马附和道:“大嫂出身将门,当年是多么明媚爽朗的女子,骑马射箭样样俱佳,可你看看她眼角边的皱纹,这都是因你而生的。你,实在是对不住她。”
“当年,杨家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劝说大嫂归家改嫁,大嫂都没有答应。”沈夫人接话道,“她既是为了照顾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为了你不被世人遗忘。”
孙夫人觉得两位妯娌说得极对,边听边点头。
澜意见大老爷还是如此犹豫,主动给大老爷提建议:“大伯父,你若想再对不住大伯母一次,便带着她们母女二人出去吧。”
第92章 这样的结果,或许是最好……
一边是乔霜母女的抽泣声,一边是两眼通红的杨夫人。
大老爷左右为难。
乔霜已经没了父母,大老爷便是她的全部,她十分害怕大老爷会抛下她,扯着大老爷的衣角哭诉:“李郎,当年你落入水中,是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将你背回家,你身负重伤,我为了寻找医治伤病的草药,险些跌入悬崖。这些……这些你都忘了吗?”
她的语气愈发激动,哭得也更加惨烈。
“我不是爱慕虚荣的女人,我只是想要一个依靠,就一个依靠啊!”乔霜垂头拭泪,“我娘生我而亡,我被村子里的人说是不详,克死了亲娘。后来我爹病重,药石难医,村子里的人愈发厌恶我,觉得我是个晦气之人,个个对我避之不及。只有你,只有你对我始终保持善心,我这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你啊!”
大老爷有些动容,抬头看着杨夫人的脸色。
杨夫人不苟言笑,脸色愈发地白,神情也变得木讷许多。
他嘴唇翕动,“惜桃……”
杨夫人痴痴呆呆看着他,未曾回应。
罗老夫人轻咳一声,“老大,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是如何想的?”
“母亲,儿……儿实在是罪大恶极!”大老爷一脸懊悔,“儿对不起苦苦等待自己的惜桃,也对不住对儿一片痴心的乔娘。真要让儿选一个,儿情愿自己去死。”
“那你去死好了。”罗老夫人冷不丁接过话头。
众人一滞,就连李太师也瞪大了眼睛。
他一向是惧内的人,听到罗老夫人如此发话,便道:“若你母亲不认你,你便不是我的儿子,我也只当我的大儿子死在了十二年前的那场战役,永远没回来过。”
小辈们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澜惠看着一向果断的澜清,道:“澜清,你快劝劝祖父祖母啊!”
澜清直接拒绝,“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没有我的话语权。”
她看向杨夫人和澜舒母女,眼神毅然。
她们姐妹二人的话入耳,罗老夫人听得不怒反笑,站起来由崔嬷嬷搀扶着,走向大老爷。
“老大,不是为娘的说话狠毒,是你做得这件事,实在是于天理不容。”罗老夫人始终是条理清晰的,“就算你没了记忆,十几年的时间,还不能让你记起一切吗?就凭着澜意的一幅画,能够让你恢复所有记忆?”
罗老夫人冷笑一声,“怕是你早就恢复了记忆,一直不敢承认吧?你是李家子弟,知道李家的家规,儿郎不允许纳妾,女儿家嫁出去,也是尽量要求夫君不纳妾,如若非要纳妾,也必须选身世清白的良家女子为妾。你爱上了她,并有了和她成婚的打算,便装作记忆没有恢复,稀里糊涂把日子过下去。你害怕回京,害怕被我和你父亲训斥,更害怕面对曾经与你伉俪情深的惜桃,是不是?”
慕琛听到这番话,悄悄在澜意耳畔说:“祖母睿智。”
澜意十分得意,“我祖母一向睿智。”
“难怪有你这样的孙女。”慕琛含笑说。
澜意没搭理他,而是在观察大老爷的神色。
大老爷原先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现而今自己的心事被罗老夫人挑明,即刻换了一副惊慌失措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