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71)+番外
“是什么话?”四位夫人异口同声问。
“眼光长远,看清前路,过好当下,知足常乐。”罗老夫人道,眼神不离孙夫人。
孙夫人似懂非懂点头。
紫苏进来通报一声,“老夫人,诸位夫人,四姑娘、四姑爷、六姑娘以及朝光公子来了。”
沈寻灿即将来太师府做客,做为慈寿堂的侍女,紫苏极有眼力见,现在都不叫江朝光“表公子”了,免得到时候分不清是何人。
罗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快请进来!”
沈夫人又惊又喜,嗔怪道:“真是的,回娘家也不晓得同我说一声,居然连我都不知道。”
“如果你都知道了,这还叫什么惊喜?”江夫人含笑问。
屋内众人笑语晏晏。
澜意等人依次进屋请安见礼,坐在了椅子上,罗老夫人笑着让侍女上茶。
“真巧,今儿竟一齐过来。”江夫人眉眼弯弯,意味深长地瞥了眼江朝光。
澜心不知道江夫人为何总看江朝光,朝她眨了眨眼睛,似乎在询问她。
江朝光坦坦荡荡,毫不避讳,道:“我闲来无事,听润一直在温书,没时间陪我玩乐,我就去花园寻表妹。很凑巧,之后又在花园遇见四表妹夫妇二人,便四人结伴而行,一同来老夫人房里说话。”
这下子,不止江夫人眼神怪,众人不约而同交换眼神,神情各异。
江朝光浑不在意。
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光明正大做事,从不怕人议论,反正他对澜心没有非分之想!
罗老夫人但笑不语。
沈夫人用手帕指了指江朝光,“过些时日觅景来与你作伴,可好?”
江朝光爽快答应,“好得不得了!”
说曹操曹操到,慈寿堂的小厮急急忙忙跑至外院,跟侍女传了几句话,侍女欣喜若狂,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守在门上的紫苏。
紫苏再次进门,道:“老夫人,沈公子进京了。”
第97章 你小声一些。
沈寻灿身着竹绿色绣青竹的直裰,正拱手相让李太师夫妇等人行礼。
他身形修长,远远望去像挺拔的松竹,温煦的日光与之相称,看得人移不开眼。
他生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一双凤目炯炯有神,朗声道:“沈寻灿见过各位长辈,问老太爷老夫人安康,问姑父姑母及诸位长辈安好。”
“一切都好,劳你记挂着,快请坐。”罗老夫人脸上挂着和蔼的笑,“紫金,看茶。”
站在罗老夫人身后的侍女紫金应声是,给沈寻灿上茶水。
沈寻灿入座后,李太师细细打量他。
才一年未见,他好似脱胎换骨似的,再不见从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真是令人陌生。
不过,这样的沈寻灿,李太师更喜欢。
他悄悄瞥眼澜心所在的方向。
若不是澜心年纪尚小,沈寻灿比她大了五六岁,他都想促成他们的姻缘。
罗老夫人眼明心亮,看出李太师的心思,跟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生出这种心思。
李太师颔首,不再想这些。
二人短暂进行眼神交流后,罗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才一年多不见,觅景变得如此风度翩翩,大有沈大郎当年的风范。”
沈大郎是沈家最有出息的儿郎,而立之年便已坐到一州知州的位置,可谓是前途无量。
淮安沈家在前朝乃官宦世家,出过数位宰辅大臣,更出过真正的帝师。天下大乱时沉寂官场数年,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生活,从不参与党派之争。后来大荣王朝建立,天下太平,沈家子弟才重新考取功名,回归官场。
澜意的外祖父沈老,仅仅只做到了五品京官,便告老还乡了。
沈家到底在前朝烜赫一时,便是沈家子弟都不入朝为官,沈家的基业也够家族兴盛百年之久。
乱世中明哲保身,全身而退,盛世中归于官场,崭露头角。
这便是沈家的生存之道。
听到罗老夫人如此夸赞沈寻灿,沈夫人低头笑笑,跟三老爷交换了一个眼神。
今日是休沐日,三老爷、四老爷以及明润都在家中。
三老爷但笑不语。
沈寻灿坐得极为端正,道:“能得老夫人如此夸赞,是晚辈的福分。不过,晚辈自知天资和勤奋不如大哥一半,但老夫人这句话给了晚辈信心,晚辈愿以大哥为榜样,早日成为如大哥般的人。”
“好,男儿当有鸿鹄志!”李太师颇为满意。
“玉瑶,你们沈家的儿郎,都是极佳的。”罗老夫人道。
沈夫人含蓄一笑,“公爹婆母过誉了,觅景才疏学浅,还需加勉。”
江夫人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婆母没说错,就像我江家的侄儿,也就只有向阳最出众。”
江朝光正在给澜心递糕点,忽然听到江夫人提起自己,一只手楞在半空,忘记收回。
听润是个老实头,问:“朝光表哥,你怎么了?”
江朝光讪讪,嘴唇跟着抽搐,“没事,没事。”
慕琛忍不住嘲笑一声,捂着嘴道:“居然被抓个正着。”
澜意轻拍他的手一下,“愈发没个正形了,这也笑。”
“好好好。”慕琛妥协,“我不笑。”
他还是忍不住,再次轻声笑了笑,很自然拿起桌上剥过皮的橘子,拿出一小块喂给澜意吃,说:“像我们这样,才叫感情和睦。”
澜意嗔怪道:“你小声一些。”
她下意识看向四周。
澜惠、澜清相视一笑,澜心和听润一样呆愣,陈佳怡斜靠椅子上,与靠过来的明润低语一两句。杨夫人看着上首李太师夫妇的神色,见他们神情愉悦,她也笑得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