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韶年(199)+番外
三年之期已过,三老爷等来的不是朝廷的任职文书,而是罢官斩首的圣旨。
澜意心里明白,慕琛这是在安抚自己,她比慕琛更了解那个所谓的帝王,轻声道:“北凉公主出事,圣上必须要给北凉一个说法,我父亲的官位肯定保不住,我李家的声望,也会大不如前。”
自古以来,一个家族的名声,从不是看裙带之下的事,而是看他们自身有无劣迹行为,有没有被皇帝厌弃。
“我等会儿就进宫,跟圣上禀明此事,劝圣上从轻发落。”慕琛连忙接话,提起最重要的一点,“在北凉公主出事之前,太子曾出入晋阳公主府。可疑的是,太子没有走大门,选择了从偏门悄悄进出。”
太子品性如何,慕琛心知肚明。
早在他们还未成婚之前,太子色胆包天,竟敢对澜意行不轨之事,好在他及时赶到,否则他视若珍宝的人,就要被太子给欺辱了。
若是太子真的做出此事,他就是豁出性命,也要给太子劈成两半。
因为此事,他担他不在澜意身边时,澜意会遭遇不测,所以特意教澜意如何使用袖箭防身,以备不时之需。
他拧眉,想到太子可能会做出的事,又担心自己多想,让已经薨逝的北凉公主染上污名,没有把心里的疑惑说出口。
“太子?”澜意怒火中烧,一手握拳,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调,眼神越来越凶狠:“北凉公主是被他害死的?”
“或许……”慕琛猜测。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澜意打断,澜意冷声冷气道:“他真是罪该万死,不可饶恕!”
…
…
“这北凉公主做的事,真是不可饶恕,父皇消消气,莫为这等小事气坏龙体。”乾清宫内,太子义愤填膺道,没有注意到隆化帝铁青的脸色,以及审视的目光。
太子如此心大,站立在下方的皇子皇妃们就显得战战兢兢了。
如今皇子越来越少,先是七皇子污蔑慕琛,后是赵王谋害延庆侯,如今北凉公主出了事,诸位皇子生怕下一个被处置的人就是自己,皆屏气凝神,低着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比起太子的胆大妄为,太子妃就显得胆小如鼠许多,她紧紧拉扯自己的衣角,不停地给曹内侍使眼色,让他在旁劝劝太子。
曹内侍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如今就是两眼一抹黑,即刻就能人头落地。
他垂眼看着太子,眼见太子哈着腰给隆化帝献殷勤,还伸手去触碰隆化帝手边的奏折,吓得眼睛都要瞪了出来。
“父皇莫要动怒,万事有儿在,儿会为您分忧。”太子即将要触碰到奏折之时,被隆化帝推开了。
“放肆!”隆化帝中气十足。
太子一愣,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脑热做出了什么事,他主动认错:“儿知错了,儿不是故意的,儿只是怕父皇太过劳累,想替父皇分忧而已。”
隆化帝懒得看他。
“分忧?”隆化帝冷声冷气,“你怕不是想取而代之吧。”
太子立即下跪,皇子皇妃们也跟着下跪,殿内众人齐刷刷下跪,皆在向隆化帝赔罪,口口声称“陛下息怒”。
“父皇,儿绝无此意。”太子做出发誓的手势,“儿以亡母之名对天发誓,儿真的只想替父皇分忧,绝无他意。”
太子知道,在隆化帝这里,对他打人情牌是行不通的,所以太子很少搬出自己的生母。
向来只能隆化帝主动心软原谅别人的时候。
他若是还对孝和皇后有情,便会因为孝和皇后的缘故原谅太子。
但……帝王心难测。
“你不配提她。”隆化帝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瑟瑟发抖的太子,说:“若你不是她所生,你以为你能坐到如今的位子?”
此话一出,太子险些瘫倒在地。
“北凉公主出事之前,只见了你一人。”隆化帝盯着太子,“你做了什么事,你心里有数,最好亲口说出来,别脏了朕的口。”
太子拒不承认,“没有做过的事情,儿不会承认。”
太子转动眼珠,头脑一片空白,绞尽脑汁给自己找借口,说:“儿那日没有看清北凉公主的模样,怕以后认不得她,就想着去晋阳姑母府上认识认识她。”
隆化帝并不言语,坐回龙椅上,翘着二郎腿玩弄自己手上的板戒。
太子一头冷汗,“再说……北凉公主是鸿胪寺的人负责接待的,她要是出了事,也该是鸿胪寺的责任,与我有什么相干?”
澜意和慕琛不约而同抬眼,愤愤瞪着太子。
这样的一个太子被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与你有什么相干?”隆化帝冷笑,眼神望向前方,正对殿外的鹅毛大雪,扬声叫着康内侍,“康世昌,将乐陵县主带过来。”
“奴婢遵旨。”康内侍行礼道,吩咐身边的小内侍去请乐陵县主。
太子还未搞清楚状况,“父皇,是乐陵县主害死了北凉公主?”
隆化帝懒得搭理他。
底下的秦王妃险些笑出了声,秦王轻拍秦王妃,用阴狠的眼神警告秦王妃,秦王妃这才止住笑容。
不一会儿,两个锦衣卫带着乐陵县主走进殿内。
乐陵县主仪态端庄,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给隆化帝见礼,“妾见过陛下,恭祝陛下万岁。”
隆化帝抬手示意乐陵县主站起身,“将你所知道的,跟殿内众人说一遍。”
第113章 拟旨,废太子。
乐陵县主内心百感交集,眼底的恨意呼之欲出。
她不断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平心静气,不能在隆化帝面前意气用事,连累晋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