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夺姝色(重生)(191)
女子浅浅一笑道:“臣女今日是替贵妃娘娘带一句话的。”
“对于娘娘所言,殿下意下如何?”
她嗓音娇柔,眼波盈盈。
谢怀衍将目光从眼前的文书转到了她面庞上,意味不明地笑道:“那就要看贵妃娘娘能够拿出多大的诚意了。”
女子缓步行至他身畔,见谢怀衍没什么反应,这才大着胆子将手指搭上了他的肩膀,力道适中地揉捏着。她道:“贵妃娘娘说了,事涉先皇后,只要殿下有疑问,她必定知无不言,也会尽全力帮助殿下一步步查清真相,让罪人付出代价。而朝堂之上,祖父和父亲一旦会意,便会事事遵从殿下安排,为殿下效力。至于诚意......”
鼻间嗅到的香气愈来愈浓,谢怀衍微微眯了眯眼。女子俯下身子,红唇微颤,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几乎贴上他的面颊,吐气如兰,低声软语。
“臣女......亦是诚意的一部分。”
第90章 侍疾 山雨欲来。
启元殿, 御书房。
皇帝放下奏折,抬眸看向眼前众人,道:“对于禁军选拔和整饬之事, 众位爱卿有何见解?”
恰逢几年一度的禁军选拔,皇帝恰好也想借此机会整顿一下数目庞大的禁军队伍,以加强宫城的戍卫和安全。
如今宫中禁军分为三支队伍。一支直属御前, 只护卫皇帝的安全;一支戍卫宫城, 每日巡视宫内各处;另有一支较为特殊,主要负责守卫京城街坊, 管理城中治安。
前几日太子提议,将宫外那只队伍分出禁军, 单独命名, 如此一来,宫城之内的禁军便更利于统一管理。皇帝并未表态,今日召了禁军几位正副统领和兵部官员, 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众人几番商讨下来, 最终达成了共识,同意太子的提议。只是这分出的一只队伍该如何命名,又交由何人管理,却依旧未曾定下。
皇帝只吩咐了几人, 先按照禁军军士标准,面向京城不同层级家世的青年进行选拔,至于其他事宜,可以不必着急。
谢怀琤得知此事时,心底如明镜一般。不用想也知道,太子定然想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的人手进禁军。
禁军的地位何等重要,他怎甘心放弃?不论是宫中, 还是宫外,若是其中举重若轻之人乃是他的心腹,那么谢怀衍往后倘若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谋算,做起来就轻而易举了。自古皇权总是离不开军队,而这亦是如今的谢怀衍最需要的。
朝堂之上和六部之中,谢怀衍的势力稳固而阔大。但唯独军方上,他没什么优势。即便姜家名义上是他的母族,但却从未明确表现出倾向于他的态度。且姜家所统帅的军队常年驻守北地,于宫城之内的争斗,还是不如禁军更好把控。
况且......谢怀衍本人大约也不会全心全意信任姜氏吧,毕竟他与姜家并无半分血缘。
谢怀琤记得,前世谢怀衍并未走这么一步。那时的他没有费什么力便将自己打压到了尘埃之中,登上皇位之路也顺畅无比,自然没有像这一世一样,费尽心思只为了能够胜过自己。
那么此次,皇帝又会如何决断呢?谢怀琤勾唇冷笑。凭着他对皇帝的了解,他可以确信,此次禁军相关事宜,皇帝一定会冷眼旁观,并且暗中权衡考量。
因此,每一个涉事之人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考验。皇帝正是借此机会,想看一看他与太子究竟会如何参与其中。
负责此次禁军队伍选拔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燕辙。他出身平民,没有沾染那些世家子弟的心机和算计,一向坦荡正直,因此禁军统领将此事交代给了他。
即便是位高权重的谢怀衍,面对这样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人也无可奈何。任凭他如何软硬兼施,燕辙都毫不动摇,只秉公办事,绝不徇私。
谢怀衍见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转而去在另一支队伍的统领人选上下功夫。
皇帝亲自下旨,为负责拱卫京城、察查缉盗、稳定民心的这支队伍命名巡捕营。原本按照众人的猜测,这巡捕营应当隶属兵部管辖,统领之人自然也该出自兵部。
但皇帝却迟迟未明旨,不由得令众人猜测纷纷。
谢怀琤旁观着皇帝的态度,心中渐渐浮起一个猜测。只是他尚未来得及同姜清窈通气,新的旨意便颁布了。
旨意上说,令姜湛接任巡捕营统帅一职,凡事可自行决断,不必事事请示兵部。
尘埃落定。
*
姜清窈独坐窗下,对着宫墙上方那抹残留的夕阳余晖发呆。
哥哥接手了巡捕营,此事在旁人看来是无上荣宠,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姜家。可在她看来,这无疑意味着未知的考验和不安。
如今,姜家所得到的权力越多,她就越觉得惶恐不安。伴君如伴虎,谁又能确信,恩宠背后的究竟是什么呢?
她疲倦地合上眼,双手慢慢覆上面颊,遮蔽了眼前的光线。温热的掌心轻轻用力按压着眼睛,激起一点细微的麻痒。
许久,姜清窈放下手掌,眼前漫上一层模糊而晃动的阴翳,她眨了眨眼,依稀辨认出窗外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她心头一动,忙定睛看去,顿时如被凉风吹过,脊背轻微一僵:“......太子殿下?”
谢怀衍静静站在窗外,不远不近地与她对望着。听到她的称呼,他唇角动了动,微微笑道:“表妹怎么又这般生分地唤我了?”
姜清窈定了定神,随即如往常一样恬静一笑:“只是有些意外,表哥怎会在这个时辰来枕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