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清穿)(128)
弘历指着某个店铺的招牌给她瞧,陆薇一看,顿时乐了,招牌上有汉满蒙三族语言,汉语写着张记茶肆。
哈哈,比紫禁城宫殿的牌匾上还多了一种语言。
中国人自古有经商的天赋,天南海边的客商汇集多伦城,到处都能听到熟悉的汉话,陆薇越逛越发现很有意思,关内城市有的商业这里都有,茶楼酒肆不说,还有香粉首饰店,甚至还有一家店面主营苏绣、苏扇,看来哪里都不缺有钱的消费者。
当然,多伦城也有他独特的地方,陆薇发现城里的大小寺庙特别多,和尚也特别多,她大为惊讶,问弘历:“四爷,为什么建这么多寺庙?”
弘历只是简单道:“蒙古诸部自来信奉喇嘛教,圣祖在此设汇宗寺,意在将这里变成喇嘛教朝奉圣地,是以寺庙所聚集在此。”
陆薇明白了,“因蒙古诸部常年不和混战,因此圣祖要用信仰手段来团结他们。这里的僧官们都是朝廷任命的?”
弘历颔首,笑道:“一点就通,对。”
他问陆薇要不要进去看看?
喇嘛教,那就是藏传佛教了,陆薇不了解就不进去了,如果是玄奘法师的那个大乘佛教庙,她还可以进去拜拜。
她不愿去,弘历也不勉强。
他问她走累了吗,是否要歇会儿?
陆薇摇头,“不累,我以前在畅春园时,每天足足可以散步一个时辰,我很能走的。”
那就继续逛。
天冷,街上的人很少,李玉、胡世杰,还有那些侍卫们不远不近在后面跟着,大多数时候都是弘历在给陆薇介绍这座多伦城,如果某处康熙来过了,他则会重点介绍。
陆薇很纳闷:“您真的是第一次来吗?”
弘历用一种朝圣般的语气说:“我让画师画过多伦城,但我也是第一次来,只不过我在梦里已经来了无数回了,这座多伦城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他说这话时,仿佛多伦城是他的爱人一般。
这是他最崇敬的祖父圣祖皇帝亲手缔造的城市,弘历负手而立,站在额尔腾河,看
着滚滚河水流,道:“当年喀尔喀蒙古十数万人南归大清,圣祖以极大的魄力收容他们,不惮于与噶尔丹开战,只可惜天不暇年,他未能完全平定准噶尔部,可惜先帝未能完成他的遗志。朕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拿下准噶尔部,完成我祖父未竟之志!”
挺好的,中国的版图当然越大越好,陆薇就说:“五十四年前,说不定圣祖皇帝也曾像您这样,看着额尔腾河的河水,心中谋划着如何攻打噶尔丹呢。四爷您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日后他不但拿下了准噶尔部,还搞定了西域,并且给它起了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叫做“新疆”。
弘历说什么,她都能接的上,而且还说能到他的心里,弘历不禁感叹道:“朕原本很遗憾不能带太后来看这座多伦城,现在带了你,同样很好。”
陆薇秒懂领导的意思,“我回去后会将今日见闻一一讲给太后听的。”
弘历又道:“你知道朕为什么想让太后来这里看看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难道是让太后了解先人的创业的伟大?
陆薇摇头。
弘历道:“朕是想让太后明白朕为什么执着于嫡子。”
啊,原来是想解释他为什么总是嫡嫡道道。
可陆薇更加纳闷了,“太后看过多伦城之后就会明白吗?”
因为他继承了祖父的遗志,所以连同他祖父原来效仿汉人王朝嫡子继位的那套也一并继承了?
是这样理解的,没错吧。
第78章 二更
“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
这个金句当真是皇帝亲口对陆薇说的!
“先人”指的就是他的圣祖爷爷。
陆薇觉得乾小四这口气大的,仿佛他才是康熙的爷爷,真是倒反天罡了,现在做孙子的非得要压过爷爷一头!
人家康熙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清朝搞不来嫡长子继承这一套好吧。
乾小四自信心爆棚,他爷爷没做成的事,他肯定能比他爷爷做得更好,而且他还能得到他爷爷得不到的福气。
陆薇是真不知道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退一万步,就算他真有嫡长子,就凭他那么高寿,除非嫡长子是他唯一的独苗宝宝,要不然也是康熙废太子的下场。
祝他好运吧。
反正弘历非常自信地说:“连你都能懂朕的心意,相信太后一定会懂朕的。”
陆薇点一下头,“嗯,懂吧。”
……
刚才两人沿着额尔腾河逛街时,雪粒子下停了,现在又扑簌簌地下起来。
李玉连忙撑着伞过来,皇帝接了伞,举过头顶,陆薇抬头一看,很好,这伞撑得很绅士,把她整个人都笼罩住了。
这会儿街上的人越发稀少,陆薇估摸着气温怎么快到了零下十度,尽管她穿得很保暖,但还是冷啊,忍不住直跺脚。
弘历道:“画师说这里有一家很好吃的烧麦铺子,我带你去吃点东西再回去吧。”
那感情好啊,陆薇想起那热气腾腾的摆在小蒸笼里的烧麦,心里都暖和多了。
然而等到一笼烧麦放在她面前时,她愣住了,“原来四爷说的是羊肉包子呀。”
弘历大笑,“没见识了吧,这是羊肉馅烧麦,别的地方虽然也能做出来,但都没有塞外的好吃,你尝尝。”
他替陆薇夹了一个烧麦,放在她面前的小碟子上。
陆薇拿着筷子,并不急着吃,她道:“中国地大物博,我没见识的东西多得是,同样的,四爷你没见识过的东西也多得是。既然这样,你就不能说我没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