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清穿)(164)
……
圆明园永远不缺新鲜事。
进了八月,陆薇、纯贵妃的大瓜就没人再吃了,现在最新鲜的事是皇帝要巡幸五台山了。
这是个好地方哇,圣祖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共去了五次五台山。
这位皇帝不是去五台山找爹的,而是他每次觉得自己干了件了不起的大事,就会去五台山拜拜。
例如平定西北之乱啊,平三藩啊,收复郑氏(湾湾)等等。
乾小四毫无意外会遵循他爷爷的脚步走五台山呀。
太后肯定会跟着去五台山,令陆薇没想到是皇后竟然也会去。
她四月生的七阿哥,就算是她的身子养好了,可这趟去山西一来一回足有两个月,她舍得离开年幼的孩子吗?
令嫔道:“皇后娘娘自是舍不得,可她不能不去。”
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理当陪伴皇帝左右,而且太后也去了,作为儿媳妇,肯定要服侍婆母的。
陆薇心有戚戚。
想去的人却去不了,不想去的人必须要去,这皇后当得也太不容易了。
令嫔又道:“好在和敬公主如今长进了许多,她说要留在圆明园替娘娘好好照顾七阿哥。”
挺好啊,这姑娘看来是终于转过弯来了。
这次随驾五台山的后妃名单有:皇后、娴贵妃、舒嫔、庆嫔、令嫔,另外还有几个贵人答应。
陆薇觉得自己本该跟纯贵妃差不多的,她能混上出游,完全是凭了太后的关系。
至于皇帝,怎么说呢,就很奇怪。
以前陆薇与他见面时,气氛算好,可自从那一回韵松轩谈心之后,皇帝再见她,化身高贵无情的头牌,从不搭理她。
她父亲犯事受罚,皇帝冷待她,陆薇觉得正常。
可杏子却觉得十分不正常,“皇上以前多喜欢同您说话,为何突然就疏远了您?”
“疏远”,陆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两个字。
皇帝疏远她,大概发现被她牵着鼻子走啦?
她没去多想,“皇上的心思谁能琢磨得透,宫里的嫔妃们那么多,旧人新人来来去去,我不算什么呀。从前皇上也没对我另眼相看,所以现在也谈不上什么疏远。”
杏子想想当年盛宠的纯贵妃、怡嫔,顿时深以为然。
第99章 陆薇在现代时只知道五台……
陆薇在现代时只知道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他的还真没多了解。
作为汉人,她有限的佛教知识来源——《西游记》。
如来佛祖、观音大士,还有历史课本里著名的玄奘法师(非书里的唐僧!),再多就没有了。
因此,这次去五台山,她纯粹的目的就是游览中国大好河山。
陆薇以为的去五台山就只是单纯去五台山,然而皇帝是个精力无限充沛之人,在去五台山之前,突然想要去游幸香山静宜园,皇帝在静宜园待了两日后,然后再恭请皇太后驾临。
太后现在出远门都带着陆薇,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说乾小四现在对她高贵冷艳无情,但陆薇还是厚脸皮跟上了太后,出门游玩,干嘛不去?
静宜园的前身时康熙帝早年修建的香山行宫,经过几十年的修建,早已今非昔比。
去之前,陆薇以为静宜园再美也比不过畅春园、圆明园,去到之后才发现她错了。
静宜园位于京城西郊的太行山余脉上,虽然没有那么多精致的江南仿景,但它因山制宜,苍翠层叠、清泉石流,进入园中就让人感到深深的清、幽、静、凉。
园子里自是少不了宫阙楼台,轩榭寺庙,但皆点缀山林之中,毫不突出,主打的就是一个“天然”。
陆薇啧啧称赞,打趣道:“以后夏天倒不用去避暑山庄了,这里比避暑山庄更凉快!”
太后笑着对左右道:“瞧瞧,这还是世面见少了。静宜园虽好,但你却没说到点子上,这里景致最好的季节实则是在冬季,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即在此地。”
陆薇笑道:“老佛爷带我见世面,我们冬季等下雪的时候再来吧。”
太后乐呵呵地答应她:“行!”
今日原本是帝后二人侍奉太后游玩静宜园,这母子婆媳三人寒暄客套完毕,太后便开始召唤陆薇:“庆嫔去哪里了?”
大佬们游玩闲聊,小跟班庆嫔自然是跟在后面。
闻得太后召唤,陆薇上前搀住她的手臂,“老佛爷,我在这里呢。”
于是,格局就演变成陆薇扶着太后走在最前面,弘历与富察皇后跟在她们身后了。
一路上,陆薇与太后两人谈天说地。
帝后二人反倒沉默了许多。
弘历神色平静,看不出在想什么,富察皇后眉眼间略微有些疲惫,庆嫔侍奉太后很好,这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
她今年三十四岁了,生七阿哥让她元气大伤,从表面上看她身子恢复得还可以,实际上亏损严重。她精神短缺,容易疲惫,很多时候都强撑着自己。
幸亏有庆嫔在,她现在不用太过耗神去服侍太后。
行至途中,众人在翠微亭暂歇饮茶。
陆薇对着太后,两个人单独说话,可以。
但她还不至于察觉不到乾小四对她的冷淡,现在这种场合,她识趣就闭口不言。
太后是长辈,弘历是帝王,这两人都算是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如此,最辛苦的就是皇后了。
她一边要留神服侍太后婆母,另一边她的君王丈夫也不能落下。主持中馈的女主人必须八面周到,有条不紊,否则稍有差错,她就会落下不是。
太后、皇帝母子端坐闲聊,皇后则亲自安排宫人们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