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193)

这次的泰山之行,开始很顺利,到了泰山顶上的行宫,富察皇后身体骤然变差。

御驾从泰山下来后就暂住在济南的行宫,让皇后养病。

皇后的病并没有好转,反而愈加沉疴。

弘历陪着她,心里非常痛,却

笑着安慰她:“山东巡抚给朕推荐了一个名医,等你吃了他的药,一定会好起来的。”

皇后仿若无闻,怅然地看着窗外,“皇上,回京城吧。”

弘历道:“你的身子再也经不起马车颠簸了。”

皇后语气像年轻时一样俏皮,“那我们坐船,沿运河北上。”

“你到时候晕船怎么办?”

皇后笑道:“我现在头就是晕的,不怕晕船。皇上与我读苏学士的诗,我最喜欢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您让我最后任性一次吧。”

次日不顾众人的劝阻,帝后二人先行乘坐御舟北上,其余人稍后跟上。

此刻皇后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由侍从抬着上甲板才能看到大运河滚滚流水。

她的一生是被束缚的一生,下辈子当一只可以任游江海的小舟吧。

很快她就陷入昏迷之中,偶尔醒过来的时候,弘历问她还有什么未了之事?

她摇头说:“没有。”

皇后很快进入弥留阶段,眼前的丈夫、女儿在急切地呼唤她。皇后充耳不闻,仿佛不认识他们了一样,她喊她的乳娘:“妈妈,妈妈,我好冷,你抱抱我呀!”

何嬷嬷搂着她,富察皇后把头严严密密地埋在何嬷嬷的怀里,这一刻她就像回到了孩童时期。

何嬷嬷心如刀绞,轻轻地抚摸她的脊背,柔声安抚她:“你困了,嬷嬷抱着你睡一觉吧,睡醒了就好了。”

皇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

皇后的灵柩运回京城办丧礼,皇帝侍奉皇太后回京。

太后度量皇帝的神色,劝他节哀。

弘历道:“皇额娘放心,人生八大苦,爱别离苦,朕总会经历的,自然就看得开。”

他真的很平静,很淡然,没隔一天就来同太后请安,认真处理政务,脸上完全看不出丧妻之痛。

回到紫禁城之后,皇后的丧礼由内务府与礼部筹办。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身为真龙天子,不会有凡人的感情时,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人措不及防。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阿哥与三阿哥,这两人在嫡母的丧礼上,表现不是那么悲伤哀痛,被皇帝斥为不孝,并被当着王公大臣的面把他们踢出了储君的候选人。

紧接着有一大批官员因皇后丧礼受到重责。

这皇帝表面上平静,实际上内心已经在发疯了。

后宫众人人心惶惶,唯恐不小心就得罪了皇帝,以前的紫禁城头牌现在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煞神。

第117章 后宫富察皇后过世,前……

后宫富察皇后过世,前朝也不太平。

新年后,川陕总督张广泗兵分两路进剿大金川,清军损兵折将,以惨败收场。

小小一个金川,从去年打到今年都没有拿下,皇帝不免对张广泗愈加失望,在这种情况下,他派遣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讷亲前往西南前线经略战事,同时亦启用康熙晚年的名将岳钟琪协助作战。

前后夹击,乾隆十三年可谓是皇帝自登基以后最不顺遂的一年。

皇帝一整个暴躁无比,后宫嫔妃们的日子不太好过。

最不好过的就是纯贵妃了,皇帝惩罚三阿哥无异于当众给了她一巴掌。

实则大阿哥、三阿哥也不算做错了什么,皇后于他们是嫡母,本来就是情分有限,他们正常参加丧礼就够了,难道还能哭得比死了亲妈更难过?

就是皇帝自己,当年他嫡母孝敬宪皇后过世时,他自己也没哀痛得死去活来啊!

皇帝只是在找个借口发作罢了。

也就是嘉妃所出的四阿哥年纪小,今年还不足十岁,不然皇帝连四阿哥都能发作。

富察皇后过世本应该是后宫最不稳当,人心最为动乱的时候,现在乾小四几个大招放下来,人人安静如兔子,后宫一片宁静祥和。

纯贵妃、嘉妃明哲保身,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宫里,再不敢上蹿下跳。

这个时候像陆薇这样没有生育子女的嫔妃反而很安全,只需要正常按照祭祀流程去祭拜富察皇后就行,不用非要哭得死去活来,皇帝不会来找她们的茬。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富察皇后的丧礼非常隆重,完全是高规格办理,而且皇帝并没有没有按照惯例将富察皇后的金棺安置在静安庄的殡宫,而是停灵在了景山观德殿,只等着裕陵完工后再行迁入地宫。

丧仪完毕后,皇帝奉皇太后移居圆明园。

后宫无主,但后宫之事不能无人主持,太后再次以母后之尊帮皇帝儿子暂管后宫之事。

就像上回一样,太后当名义上的主事人,娴贵妃与陆薇则是实际上的干活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娴贵妃就如同开了挂一样,沉静稳重得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她对待其他嫔妃们愈发和蔼可亲,完全不拿任何架子,处理宫务,谦逊公正极了。

陆薇看着她,只觉得一个人的运气来真是挡都挡不住。

原本生有皇子的纯贵妃、嘉妃算是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可是现在子嗣反倒成了她们的劣势。

皇帝现在正处于敏感暴躁期间,看儿子十分不顺眼,他到底还是走上了他祖父康熙曾走过的路。

陆薇从现在的心理学分析,前朝后宫引发了乾小四的中年危机呗,当老子的开始忌惮即将长成的儿子。